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26 14:48:54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2年,秦军攻打韩国。束手无策的韩国向赵国求援。而秦国此时真正目标是夺取赵国。... [详细]...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打韩国。束手无策的韩国向赵国求援。而秦国此时真正目标是夺取赵国。

  赵孝成王决定派45万大军“抗秦援韩”,统帅是战功卓著的廉颇。面对强秦,廉初战不利,于是帅军退守,一守就是三年。远道而来的秦军难克赵军,粮草补给困难。为摆脱困境。便开始实施范睢提出的反间计。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听信谗言的赵孝成王准备用赵括替换廉颇,此议在赵国*内部得到一致通过,而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蔺相如,也并非支持廉颇,只是不放心由惯于纸上谈兵的赵括去顶替廉颇。

  那么,老当益壮老英雄廉颇为什么得不到赵国*内部的支持呢?

  强秦以60万大军攻韩,赵国以45万“胡服骑射”精锐防守,在当时,攻守双方的均衡值约为2:1,赵军在军力对比上并不吃亏。但是秦国经济实力雄厚,物资储备充足;而赵国的综合国力却明显处于劣势,无法支持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显然,依靠持久战取胜秦国,对赵国来讲只决对不是上策。

  持续三年的与秦军对抗,没有有效地消弱秦军的军事实力的实践,证明了廉颇提出的“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策略的错误的。而对惯于纸上谈兵的赵括来讲,其结果不仅自己马革裹尸,还导致赵军“数十万之从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面对强秦,廉颇第一忽略了国家实力这一软肋,第二没有提出清晰、积极的战略计划,第三没有提出彻底打败秦军的配套措施,最终把自己的国家拖入了与强秦相争的持久战之中,因此失去了赵国*内部信任和支持,再加上范睢反间计的得手,廉颇终于无功而返。

  其实,能攻善守的廉颇,在“抗秦援韩”初战失利之后,如果能够主动退守以集聚力量,拉长秦军战线后主动出击;或者从45万大军有分出部分有生力量,通过侧面出击、断敌粮草,攻秦之要害;最后取得“抗秦援韩”战争的胜利,应该说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往往留给我们更多的是遗憾与惋惜——廉颇老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