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顾的于谦,真的一心只为保全*?
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夺门之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朱祁钰突然病笃,朝中又无储君,人心离散。而此时的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左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沆瀣一气,意欲夺权,扶持已被尊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复位。
那么对于密谋发动夺门之变的众人,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知晓吗?答案是肯定的。《明史》中更是记载“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
也就是说,当时手握大权的于谦则大可以选择一举剿灭,但是在历史的风口,于谦却选择了听之任之,任由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自己也在朱祁镇复位之后,被原来被其压制的石亨、徐有贞一党构陷,与吏部尚书王文一同被处死。那么到底是何种原因会导致于谦这样选择呢?
首先,便是于谦一心保全*的拳拳之心。
当时的大明王朝,国有二帝,一位便是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另一位便是被尊为太上皇*宫闱的明英宗朱祁镇。
而导致这种原因的,莫不是数年前的一场土木堡之变,英宗朱祁镇为了能够与成祖朱棣一般展文韬武略,在太监王振的鼓动之下,发20万大军直指瓦刺也先。但是天气因素,粮草不继,众人反对之下,一场土木堡大败,60多位股肱之臣殉国,而英宗也被俘。
为了防止也先的讹诈,更为了大明国祚,时任兵部侍郎留守北京的于谦,力挽狂澜,力阻南迁拥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就任大宝,并且迅速的组织力量,将也先打败。虽然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时,重用于谦,经济也得恢复和发展,但是问题却浮现出来——明英宗朱祁镇竟鬼使神差的被放归了。在瓦刺,朱祁镇被处决过,各种被试图斩杀过,但是凭借他的“才华”最后都安然无恙,由此朱祁镇也有了不死皇帝的称赞。
都说国无二君,朱祁镇回归之后便被明代宗朱祁镇“软禁”,尊为太上皇。一个是正朔的太上皇,一个则是手握大权的景泰帝,于谦做的是为了国家大势,并没有支持明英宗,但当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之时,他不去阻止反而任由英宗复辟,如此一来便可以将正朔归位,而明朝的统治也可以更加稳固,不至于因为内乱而衰微。
其次,便是夺门之变的“合法性”。
明代宗朱祁钰的册立,乃是源自孙太后的诏书,实则乃是国殇之举。而参与夺门之变的石亨、孙太后等人册立的是正朔自明宣宗的英宗朱祁镇,如果按照封建礼法以及朱元璋确立的《皇明祖训》,夺回帝位又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最后,我们以阴谋论而言,即便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平定了这场夺门之变。那么当时明代宗朱祁镇,已经病入膏肓,而且其在景泰三年册立的太子朱见济,景泰四年便夭折了,此后便再无所出。此时的问题便是要册立谁为皇帝?
于谦忠心耿耿,他不是曹操,也不是司马懿,再事发之前,他还上书册立沂王朱见深为帝。而朱见深的另一个身份便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试问一个和前任皇帝一同*了父亲数年之久的权臣,会有一个何种结局?其实他的结局从一开始的为了国祚,支持明代宗朱祁钰上位,便已经写好了。
而在最后,于谦在听之任之之下,为了自己和他忠心的大明王朝交出了他认为最为合理的答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