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入洛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对南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端平入洛,是南宋政权建立以来,宋人对夺回失地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尝试。金国被消灭后,南宋发动北征,希望收复此前沦陷的三京,也就是:洛阳、商丘、开封三城。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参加这场战争的宋军折戟沉沙,惨淡收场,最终,此次行动更是成为了蒙宋战争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有历史爱好者认为,倘若这场战争中南宋能派遣名将孟珙指挥,那么,其结果一定会大不相同。根据史料的记载来看,孟珙、史嵩之等人均认为:蒙古与南宋之间的国力有天壤之别,即便这场战争能够成功,亦无法防御蒙古人的反扑。
说起来,“端平入洛”这一战略理论是金国人首先提出的,这套战略体系与金人早年制定的“拒关守河”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金国*被压缩到黄河以南,仅能以河南一隅作为根据地,凭借天险拒守,成功*了蒙古的南下之路。最后,若不是蒙古自南宋借道,恐怕一时间蒙古无法奈何金国。不过,当时金国人使用这套战术时,三峰山地区驻扎了至少二十万名金兵。
这也就是说,如果南宋想要照抄这份战略,起码要在冬季黄河结冰前部署十五万名宋军。以当时南宋衰落的国力及低效的行政能力来看,就算将南宋所有的兵力都抽调出来,也不超过十五万。所以,完成这一战略计划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除了不懂得军事的宋理宗和一些疯狂的主战派之外,朝中老臣并不同意执行这一战术。
当时进入中原夺回失地,主要可以沿着两条战略线路进军,它们分别是淮西和襄阳。宋理宗制定的战术是兵分两路。然而,在实施作战计划时仅有不到七万名淮军参与了这次行动,史嵩之等人拒绝接受调遣,并未响应圣旨。虽然,史嵩之的行为饱受后世历史爱好者诟病,但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来看史嵩之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从两淮地区进军中原,尚有河道可运输粮饷。但若从襄阳进军,则要面临“必须负载二十钟而致一石,亦恐未必能达”的窘境。既然襄阳补给线的效率低得可怕,还不如放弃这场高概率会失败的军事行动,保留实力。遗憾的是,宋理宗根本没有看清当时的战场形势,一意孤行地派赵葵、全子才两位将军自淮西进入中原。
当时正值酷暑,所以,蒙古人的主力大多驻扎于黄河以北,仅有一部分投降蒙古的金人驻守在河南。所以,这六万名宋军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汴京及商丘。尝到了胜利的甜头后,这支入洛军兵分两路,两个梯队加快速度向洛阳进发。因为蒙古人在此前的战争中挖开了黄河河堤,以至于黄河决口洪水氾滥,黄河流域的道路普遍泥泞不适合运输,所以,当时宋军的补给线已成问题。
蒙古人在收获了情报之后,派出先锋部队在洛阳城外的龙门镇进行偷袭。在此期间,由杨谊率领的第二梯队因大意轻敌遭到蒙古骑兵的突袭,仅一回合便被打得全军覆没。
在另一片战场上,蒙古主帅塔察儿率领的三万蒙古骑兵与宋军的第一梯队打得有来有往,战况相当胶着,“杀四百余人,夺团牌三百余,至午不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南宋淮军在野战期间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重甲兵、弓弩手足以与蒙古骑射手抗衡。
然而,在龙门镇一战中,宋军的第二梯队全灭,所以,宋军第一梯队需要面临的远不止眼前的蒙古军队,还有一支战斗力强横的骑兵部队。更让宋军无法承受的是,蒙古人凭借机动性这一优势*了粮道,企图与宋军打持久战。无奈之下,宋军不得不向南方撤退,却在半途中遭到蒙古骑兵的截击,死伤殆尽。
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
经此一役,南宋王朝损失了接近四万名野战军,大量粮草、军饷在运输途中损毁、被截,以至于,南宋失去了与蒙古抗衡的最后一点家底。更可怕的是,原本保持着微妙关系的蒙宋两国,因为,宋理宗的主动开战而翻脸,蒙古人获得了南征的口实。
就在第二年,仅野战兵就出动了十几万的蒙古军团,顺理成章地对南宋展开了全面攻势,使得南宋陷入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中。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这场战争的发动就是一个错误,宋理宗等主战派的无知让南宋放弃了最后的生机。
也是因为这场战争,宋理宗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端平入洛的失败给了他很沉重的打击,先前一度高涨的热情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消极保守,并且贯穿在他之后的朝政中。宋孝宗虽然隆兴北伐失利,还是和虞允文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在治理内政上也颇有作为。宋理宗则在这次挫折后再也没有打起精神,余玠之死、刘整之叛等等南宋灭亡的种子就是在宋理宗当政的后期埋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