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臣陈亮:51岁中状元,与辛弃疾关系如何?
说到陈亮,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公元1165年,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正担任江阴签判,一日,辛弃疾站在自家阁楼上眺望远方,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一位白衣男子策马过小桥,马儿好像中了邪一样,就是不肯过桥。男子连续三次驱赶,马儿到桥头边退了回来。男子下马,拔出腰间的配件,一剑斩落马头。然后男子头也不回,直接步行过桥。史载:
陈同甫来访,近有小桥,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徒步而行。
辛弃疾当年只有25岁,官场并未抹去他的棱角,他仰慕侠士,见到此男子如此豪气,连忙下楼,打算结交这位白衣男子。巧合的是,这位白衣男子也是来找辛弃疾的,二人见面后,辛弃疾才知道,这位男子名叫陈亮,字同甫。二人都有报效家国之意,惺惺相惜,当天举杯畅饮,相谈甚欢,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辛弃疾为人豪迈,但性格孤傲,很少有他看得上眼的朋友,他愿意和陈亮成为至交好友,可见陈亮的确有过人之处。
陈亮比辛弃疾小三岁,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祖上家财万贯,但到了他这一代却有些拮据。陈亮的母亲14岁时便生下陈亮,因为母亲年轻,他主要靠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熟读经史。《宋史》云:
陈亮生而目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陈亮和辛弃疾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满腹才学,都主张对北方用兵,收复中原。然而,陈亮的人生却比辛弃疾还要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可惜都未考中,作为一个爱国人士,他只能以平民的身份来抨击秦桧等人,最终名声大噪。宋孝宗欲招揽陈亮入朝,陈亮到京城后,得知是奸臣曾觌举荐的自己,他连夜*逃走。因此遭到曾觌的记恨。后来曾觌以陈亮“言涉犯上”为由,将陈亮抓捕入狱,陈亮被打得体无完肤,亏得辛弃疾大声疾呼,宋光宗下诏赦免陈亮。
回家后的陈亮,因为家仆杀人,再一次被捕入狱,辛弃疾通过丞相王淮的关系,才救出陈亮。
10年后,陈亮参加同乡人的宴会,结果有人中毒而死,因为陈亮和死者坐在同一桌,当时朝中权贵正好想置陈亮于死地,便陷害说是陈亮下毒。陈亮因此第三次入狱,这一次,又是辛弃疾多方游走,帮陈亮离开大狱。
辛弃疾三次救陈亮,一方面是因为陈亮确实冤枉,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爱惜陈亮之才。陈亮对辛弃疾虽然充满敬佩,但他却讹诈过辛弃疾一次。
原来,辛弃疾在淮地任将军时,陈亮来找辛弃疾,二人畅谈国家大事,豪情万丈,挥斥方遒。辛弃疾当天实在太兴奋,多饮了几杯,便对陈亮说:
“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
这句话的意思是:钱塘(杭州)一带地理位置危险,其实朝廷不应该把国都定在这里。若金人占领了牛头山,天下的援军都进不来,京城就危险了。而且,若金人掘开西湖之水来灌城,京城的人都将变成鱼鳖。
辛弃疾身为朝廷将领,说这些话实在有些大逆不道,但因为喝醉了,不觉得自己失言,还继续侃侃而谈。而陈亮却借机离席,偷走了辛弃疾的马,连夜逃跑。
陈亮为何要逃呢?因为陈亮认为,辛弃疾一旦酒醒过来,为了避免他的话流传出去,说不定会杀陈亮灭口。
听闻陈亮逃跑,辛弃疾大惊不已,连续几天都睡不好觉。没过几天,陈亮突然派人带来一封信,说要找辛弃疾借钱十万,并且在信中委婉地说了辛弃疾那晚酒后失言。辛弃疾当时惊骇不已,连忙取了十万钱“借”给了陈亮。
在今天看来,辛弃疾虽然酒后失言,但陈亮却有“讹诈”的嫌疑。辛弃疾毕竟是陈亮的救命恩人,陈亮为何要讹诈辛弃疾呢?
不久后,辛弃疾突然明白了陈亮的意思:辛弃疾酒后失言,被陈亮听到“把柄”,内心难免不放心。而陈亮却讹诈辛弃疾,主动向辛弃疾借钱,从而把“坏名声”的把柄留给辛弃疾。这样一来,辛弃疾和陈亮算达成默契,都要为对方保守秘密。陈亮太了解辛弃疾,他此举,实际上是要让辛弃疾放心他,他不会乱说的。
果然,后来辛弃疾和陈亮和好如初。陈亮51岁那年,再一次进京赶考,竟然铁树开花,考中了状元。只可惜,陈亮的满腔抱负还没实现,便病逝了,享年52岁。
陈亮去世后,辛弃疾非常悲痛,作《祭陈同父文》来纪念陈亮,文中悲痛写道:
“而今而后,欲与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耶?”
终辛弃疾一生,陈亮都是他的至交好友。辛弃疾一生壮志未酬,但有一个懂他的朋友,也算聊有安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