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11)-让自己成为领袖和榜样
故事一、做好榜样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不但要象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在构建执行力的组织中,管理者自身因素非常重要,企业所有员工往往将管理者行为作为自身的参考物,将他看成风向标,所以优秀的管理者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要积极参与,身先士卒。如果管理者在会上大讲特讲某件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号召官大员工加班加点,而管理者自己却正常上下班,行为懒散,漫不经心,员工会作何感想呢?
管理者要只有自己积极参与才能带动员工的共同负责,这就要求广大管理者身体力行,你的身影要经常的出现在员工的视线范围之内。这样,员工才会受你的影响,以你为榜样
故事二、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各某大学心里学系学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教请来的德语老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
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的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瓶子。说这是他发明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是否有气味,味道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手来。
对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闻出来气味了呢?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权威,受人敬重,则所得话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重言贵”
同样的道理,在企业团队管理中,作为一个管理者,就应该有自己的权威,该严肃的时候就要严肃。否则下属犯了错误也不会得到响应的惩罚,制度就将不健全。你应该有的训话也被看成儿戏,一切的东西都被看成玩笑,那么你这个*是极其不合格的。时间长了,你的工作就举步维艰了。
威信不高的领导*,开展工作便会如逆水行舟,是不是遇到人为的阻力和压力,常常会陷入说话无人听、做事无人跟的尴尬的境界,从一定程度上讲,领导工作就是一个发挥自身威信所产生的力量的工作,领导艺术就是不断的提高自身威信的艺术,而一个不善于树立个人威信的领导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更别说创造优良的业绩了。
领导的一言一行都被下属看在眼里,领导怎那么做,下属就喜欢怎么做,领导怎么想,下属就喜欢怎么想。因为领导在下属心中是正确的标志,领导都做了,那肯地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如果一个领导做的好,那么在下属心目中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做的不好,那么就是瞎说推脱责任的好人选。
那么作为一个领导,应该在哪方面注意自己呢?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思想魅力。其次,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再次,要养成激情和理性的风格。
对与激情来说,马云在IT界绝对是个标志性的人物,他带领阿里巴巴连续5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的B2网站。时下大紫大红的马云对事业从满激情的同时,始终保持的罕见的理性,这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马云称在《杨澜访谈录》说过“我觉得我真的不聪明。我从小读书、各种小孩玩的技巧,我都不在行。别人把你当应英雄,你千万别把自己当英雄,那样可能麻烦就大了,英雄不是别人说的,名气是别人给的,对吧?”。
要当一个号领导是不容易的,要培养出自己的威信,让员工觉得你可信赖,可学习,愿意跟着你干。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魅力才能够让员工死心塌地,否则员工就会产生“谋反”之意。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有的素质
1、作为一个管理者,最有效让下属认可的方式是和他们同进同退,在团队开发中起到带头的作用,千万别把自己当领导,一定不要高看自己
2、要想做好一个管理者,自己要有一定的实力,你可以技术非常牛、或着沟通交流能力很强、或者人员关系特别好. 关系也是实力的一种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10)-你还在崇拜交付速度吗?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9)-善用员工的缺陷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7)-不可奖励员工错误的行为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6)-看学历更要看能力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5)-授权与控制的管理技巧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4)-善用员工的优点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3)-不要吝惜赞美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2)-留个缺口给下属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1)-沟通从倾听开始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博客 java进阶网 www.javady.com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 by dyllove98 @ http://jlins.iteye.com/
关注@我的新浪微博
关注@我的腾讯微博
上一篇: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1)-沟通从倾听开始
下一篇: 哲理故事与管理之道(3)-不要吝惜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