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平衡二叉树以树形打印来描述插入、删除的流程
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温习下平衡二叉树,同时添加了树型打印的接口,让平衡二叉树的添加和删除更容易理解。
接下来的篇幅很长,需要有很多的耐心,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往下看吧。
通俗的来说:
二叉树就是节点度最大为2的树,也就是最多包含两个子树,左子树和右子树,包含了空树。
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是在二叉树的基础上进行了规整,满足以下规则:
1)节点的值是能够进行大小比较的。
2)如果节点的左子树不为空,则左子树上的节点都比该节点小。
3)如果节点的右子树不为空,则右子树上的节点都比该节点大。
4)节点的左、右子树同时也是二叉排序树。
看完规则,那满足二叉排序树的树有很多,如下列图:
图1 图2
图3 图4
上面的图都满足二叉排序树,左边的节点都比右边的节点小,我们知道二分查找的最好时间复杂度为O(log2n),而二叉排序树的查找类似于二分查找,要么找左边,要么找右边。
在上述的图中,图1中如果要寻找节点5,则必须将整个树全部遍历一遍,才能比较找到5这个节点,图2花的步数会少一些,图3和图4就花费的步数就更少了。
所以为了让二叉排序树也能像二分查找一样,保持接近于最好的时间复杂度O(log2n),则二叉排序树的深度越少越好,这样就有了平衡二叉树(AVL)。
平衡二叉树其实就是所有节点的左右子树高度相差不超过1的二叉排序树,包含空树。
所以平衡二叉树是要满足二叉排序树的规则的,所以平衡二叉树只是二叉排序树的一个约定的特例,就比如皇帝柑之于柑橘,只是好吃了一点而已。
左右子树的高度差都不超过1,没有要求是左边高还是右边高,那就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注:(有的以高度为0开始,这里高度以1开始,也就是空节点高度为0,一个节点的高度为1)
如果一样高则高度一致,所以高度差为0;
如果左边高则左边比右边高,满足平衡二叉树高度不超过1,我们把高度差记为1(左子树高度减去右子树高度);
如果右边高则右边比左边高,满足平衡二叉树高度不超过1,我们把高度差记为-1(左子树高度减去右子树高度);
这就是平衡因子的概念,平衡因子是相对于每一个节点而言的,概括就是左高减右高,如果要求出平衡因子,那么肯定是某个节点的平衡因子,求解得出来的平衡因子也是相对
某一个节点而言的。接下来我们讨论下这三种情况,并且解释下平衡因子的标识,以下三种情况以高度差来表示平衡因子。
1)两边一样高,也就是高度差为0,如下图
图5 图6
在图5和图6中,
首先看下图5,单个节点构成一棵二叉树,只有根节点,根节点没有左节点和右节点,所以图5中节点高度差为0。记录为下图
再看图6,首先根节点有了两个子节点,也可以称为子树。首先1节点和3节点属于叶子节点(树上度为0的节点,没有左右子树,长得和图5中的节点很像),
所以1节点和3节点的高度差为0。
再来看2节点,2节点左边有一个1节点,所以左边的高度为1,同理,右边的3节点的高度也为1,高度差为两边
高度差,1-1=0。
2)左边高,也就是左边的高度比右边高1,如下图
图7 图8
先看图7,图中有两个节点,1节点属于叶子节点,没有左右子树,1节点的高度差为0,然后看2节点,2节点左边有一个1节点,左边高度为1,
右边是没有节点的,高度为0,所以高度差为1-0=1。
在图7的基础上补上节点3和4形成图8,节点1和4属于叶子节点,高度差为0, 2节点高度差为1,我们先标上已知的高度差
然后看下3节点,左边子树包含了1节点和2节点,高度为2,右边只有一个4节点,高度为1,所以高度差为2-1=1,所以图中
节点2和节点3的左子树都比右子树高1。
3)右边高,也就是右边的高度比左边高1,但是按照平衡因子计算方法,左高减右高,所以高度差是-1,如下图
图9 图10
在图9中,我们根据前面查看的示例,可以发现右边肯定是比左边高的,还是来标高度差,首先1节点和4节点不用说了
属于叶子节点,所以1节点和4节点的高度差为0,还要补充的是,我们查看高度差,采取从我们理解的下到上来标识,先叶子节点,
然后逐层上升。
然后3节点的高度,左边高度为0,右边有一个4节点,所以高度差为0-1=-1,同理2节点的左边子树高度为1,右边高度为2,所以
高度差为1-2=-1。
讨论完这三种情况,我们找一个平衡二叉树来标识平衡因子,下面还是按照平衡因子来说,我们来标识图11的平衡因子
图11
标完的图如下:
可能-1的标识不是很清晰,看框的大小吧,-1的框比1的框要大一些的。
说完平衡因子,接下来说下二叉排序树,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平衡二叉树也是属于二叉排序树,只是对高度做了限制,所以平衡二叉树的添加和删除都是和二叉排序树一样的
只是当添加和删除了节点之后,还是二叉排序树,但是可能不满足平衡二叉树的要求,所以就会有后续的旋转啥的。先说二叉排序树的添加和删除,以添加起头。
二叉排序树添加节点
首先最先加入的节点肯定是根节点,我们以上面的图11为例,我们插入的顺序定为{5,2,1,4,3,6,7},先插入5节点,
插入2节点,先和5进行比较,按照二叉排序树的要求,比节点小,就往左走,比节点大,就往右走,那么和节点一样大呢
那就不要了,不加入二叉排序树了。因为2比5小,所以往左找,发现没有左节点,2节点就作为5的左节点。
插入1节点,比5小,往左,比2小,再往左,没找到节点就添加
插入4节点,比5小,往左走,比2大,往右走,没找到节点就添加
插入3节点,比5小,往左走,比2大,往右走,比4小,往左走,没找到节点就添加
插入6节点,比5大,往右走,没找到节点就添加
插入7节点,比5大,往右走,比6大,往右走,没找到节点就添加
这样就和图11是一致的了,如果我们在图11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些节点来说明有相同节点如何处理。那么插入队列就改成
{5,2,1,4,3,6,7,9,8,7},加入了后面的9,8,7三个节点,先插入9和8.
然后插入7节点,比5大,往右走,比6大,往右走,发现和已存的节点7相等,取消插入,直接丢弃。
所以最后的二叉排序树是
图12
二叉排序树添加的代码
首先二叉树的节点的定义如下:
1)结构体定义
typedef struct _BiTree { int node_data;//节点值 int bf;//平衡因子 struct _BiTree *left;//左子树指针 struct _BiTree *right;//右子树指针 _BiTree(int data) : node_data(data), bf(0),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BiTreeType, *BiTreeTypePtr;
2)二叉排序树插入节点
我们回想之前的插入节点的逻辑:如果树为空,则添加节点为根节点,不为空,则查找后续节点,如果比查找节点小往左找,如果比查找节点大则往右,
如果存在查找节点等于预插入的节点,则丢弃预插入的节店,如果不存在,直到找到树的最下面,也就是最后找到nullptr,则插入节点。
插入的代码按照之前画的图的思路,
1)先判断是不是空树,空树直接添加,
2)如果不是空树,则要找到合适位置,如果节点存在,则不添加,
3)反之节点不存在,接着往下找,每一次查找,小于查找节点往左找,大于查找节点往右找,最后添加节点。
bool InsertNode(BiTreeTypePtr &bi_tree, int data) { /*根节点*/ if (bi_tree == nullptr) { BiTreeTypePtr node = new BiTreeType(data); bi_tree = node; return true; } /*在已存的二叉树中查找节点,如果不存在,就找到合适的位置加入节点*/ BiTreeTypePtr p = nullptr; if (!SearchBBST(bi_tree, data, nullptr, p)) { BiTreeTypePtr node = new BiTreeType(data); if (p->node_data > data) { p->left = node; } else { p->right = node;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搜索的代码如下:小往左,大往右,找到nullptr表示走到头
bool SearchBBST(BiTreeTypePtr bi_tree, int data, BiTreeTypePtr parent, BiTreeTypePtr &choose_node) { /*找到了最后为空的位置,没有找到节点,记录父节点,方便添加*/ if (nullptr == bi_tree) { choose_node = parent; return false; } else if (bi_tree->node_data == data) { choose_node = bi_tree; return true; } else if (bi_tree->node_data > data) { return SearchBBST(bi_tree->left, data, bi_tree, choose_node); } else { return SearchBBST(bi_tree->right, data, bi_tree, choose_node); } }
二叉排序树删除节点
插入节点就是在二叉树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就添加节点,如果节点存在就丢弃节点,插入成功的节点都是叶子节点。接下来是删除节点,删除节点和插入不一样,
删除的节点可能是叶子节点,也有可能不是叶节点,存在左子树或者右子树,又或者两者都有,这样删除节点之后,子树必须接上来,继续组成一个二叉排序树。
当然如果节点不存在,找不到就没得删了。
接下来说删除节点的4个情况:以图12为例
1)删除的是叶子节点
比如删除的是1、3、8节点,这几个节点是没有子树的,以删除8节点为例
找到8节点,删除
2)删除的节点存在左节点,没有右节点
比如删除4节点,4节点存在左边的3节点,右边是空的
3)删除的节点存在右节点,没有左节点
比如删除6,7节点,6节点存在右边的7节点 , 7节点存在右边的9节点,而左边是空的
以删除7节点为例
所以前三种情况中,删除节点之后,都是让节点的左节点或者右节点节点顶上来,叶子节点也是如此,可以认为叶子节点的左右节点
为空,删除叶子之后,空给了叶子节点的父节点。这时候父节点也变成了叶子节点
4)删除的节点存在左节点和右节点
比如删除2节点,2节点存在左边的1节点和右边的3节点,同时存在左子树和右子树的节点删除的时候,会跟前三种情况不一样,
原则是这样的,如果删除的节点同时存在左子树和右子树,则让该节点的前继节点或者后继节点来代替该节点,然后删除前继节点或者
后继节点,前继节点:数值比删除节点小并且大小最接近删除节点的值,后继节点:数值比删除节点大并且大小最接近删除节点的值。
这里以后继节点来演示,首先看如何找后继节点,因为找后继节点,所以是要比节点大,那就往右走,再要找到大小最接近删除节点的值,
那就是找右边最小的值。找小的值就往左边找。
那找后继就是往右边找最左边的值。
那找上图2节点的后继节点先往右,找到了3节点,再往左,发现没有节点了,所以3就是要找的节点
这种情况是在3节点之后没有节点了,那再以其他情况解析下
图13
比如删除图13中的2节点,先往右找到5,然后往左找,一直找,会找到最左边的3节点
找到了后继节点,则删除有左子树和右子树的节点的如下图:
复杂一点的就是:
二叉排序树删除节点的代码
删除节点需要分4种情况,但是删除叶子节点的情况,跟只有左子树或者右子树的逻辑一致,可以按照后者来理解,也就是删除叶子节点的时候
将叶子节点的左子树或者右子树给父节点,反正最后都会成为nullptr。
1)首先要找到删除的节点,找不到都是扯淡,找节点跟添加时候的搜索是一样的,都满足一样的规则,小往左,大往右
2)判断左子树是否为空,如果为空,标记父节点,将指向父节点的指针指向右子树,这时候可以想象,如果右子树为空,相当于删除的是叶子节点
如果右子树不为空,则就是上面图中右子树顶上来的情况
/*左为空,删除父节点,右顶上*/ BiTreeTypePtr tmp; if (nullptr == bi_tree->left) { tmp = bi_tree; bi_tree = bi_tree->right; delete tmp; tmp = nullptr; }
3)同理,右边的处理和左边一致,右边为空,左边不为空
/*右为空,删除父节点,左顶上*/ BiTreeTypePtr tmp; if (nullptr == bi_tree->right) { tmp = bi_tree; bi_tree = bi_tree->left; delete tmp;
tmp = nullptr; }
4)左子树和右子树都不为空的情况:找后继,右边找最小的值。后继节点替换删除节点,删除后继节点
/*先往右找大的节点*/ BiTreeTypePtr p = bi_tree->right; BiTreeTypePtr tmp = p; /*往左找最接近的值,后继值*/ while (nullptr != p->left) { tmp = p; p = p->left; } /*后继节点的值给删除节点,然后后继节点的父节点左子树指向后继节点的右子树*/ bi_tree->node_data = p->node_data; tmp->left = p->right; delete p; p = nullptr;
其中有一句tmp->left = p->right;
这句的意思是后继节点的父节点指向后继节点的右子树,因为在此刻后继节点是找到的最左边的值,
是肯定没有左子树的,但是可能有右子树,这时候删除后继节点,右子树得接上父节点。
所以上面while中tmp = p;就是在保存后继节点的父节点。
在前面的图中
上两图都是没有右子树的,加上代码中是找到最左边的值,所以后继节点是没有左子树的,所以这种情况就相当于节点的子树都没有,等同于叶子节点,删了就直接删了
但是如果有右子树的情况呢,我们加上一个3.5的点,在3节点替换了删除节点,删除3节点,那么3.5节点就需要接上3的父节点,不然后面的
数据就全丢了,因为后面的节点是属于3的节点,不管多大,都应该是比3的父节点小的,所以后面的所有节点都应该放在4的左子树上。
删除的代码总结起来如下:
bool DeleteNode(BiTreeTypePtr &bi_tree, int data) { if (nullptr == bi_tree) { return false; } else if (bi_tree->node_data > data) { return DeleteNode(bi_tree->left, data); } else if (bi_tree->node_data < data) { return DeleteNode(bi_tree->right, data); } else { /*左为空,删除父节点,右顶上*/ BiTreeTypePtr tmp; if (nullptr == bi_tree->right) { tmp = bi_tree; bi_tree = bi_tree->left; delete tmp; } else if (nullptr == bi_tree->left) { /*右为空,删除父节点,左顶上*/ tmp = bi_tree; bi_tree = bi_tree->right; delete tmp; } else { /*先往右找大的节点*/ BiTreeTypePtr p = bi_tree->right; tmp = p; /*往左找最接近的值,后继值*/ while (nullptr != p->left) { tmp = p; p = p->left; } /*后继节点的值给删除节点,然后后继节点的父节点左子树指向后继节点的右子树*/ bi_tree->node_data = p->node_data; tmp->left = p->right; delete p; } return true; } }
这时候可能有疑问,说添加节点为什么不直接搞成递归,还准们搞了一个搜索接口在里面,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的。
那么二叉排序树的搜索、添加、删除的代码综合如下:
先补上makefile,然后弄上代码,本人懒了一下,所有的验证代码都写在了构造函数中,没有写在main函数中。
如果对makefile不了解,在linux下创建一个文件,命名makefile,拷贝下面的makefile中的内容到创建makefile中,然后将代码
拷贝到main.cpp中,直接敲命令make就可以进行编译
注:如果linux中gcc版本过低,就是通过gcc -v查看到的版本发现低于4.7的,可以按如下方式做
1)将makefile中-std=c++11删除
2)将nullptr改为NULL
3)to_string可以用如下代码代替
#pragma once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stream> using std::string; using std::stringstream; template <typename ValType> string ToString(ValType val) { stringstream ss; ss << val; return ss.str(); }
makefile和代码如下:
CC := g++ EXEC = bbst_test RELEASE = ./ INCLUDES = -I. \ CFLAGS = $(INCLUDES) -Wall -O3 -std=c++11 LIBS = -L$(RELEASE) CPPPATH = ./main.cpp $(EXEC): $(CC) -o $(EXEC) $(CFLAGS) $(CPPPATH) $(LIBS) clean: rm -rf *.o $(EXEC)
#include <string>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map> using std::string; using std::cout; using std::endl; using std::map; using std::to_string; typedef struct _BiTree { int node_data; int bf; int height; int position; int splice; struct _BiTree *left; struct _BiTree *right; _BiTree(int data) : node_data(data), bf(0), height(0), position(0), splice(0),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BiTreeType, *BiTreeTypePtr; class BBST { public: BBST() { int arr[] = {49, 38, 65, 97, 76, 13, 27, 50}; // int arr[] = {2,1,0,3,4,5,6,9,8,7}; m_bi_tree_depth = 0; m_root_ptr = nullptr; for (unsigned i=0; i<sizeof(arr)/sizeof(arr[0]); ++i) { InsertNode(m_root_ptr, arr[i]); } PromptExistBiTree(); } ~BBST() { Destory(m_root_ptr); } private: void Destory(BiTreeTypePtr &bi_tree) { if (bi_tree) { Destory(bi_tree->left); Destory(bi_tree->right); delete bi_tree; bi_tree = nullptr; } } bool SearchBBST(BiTreeTypePtr bi_tree, int data, BiTreeTypePtr parent, BiTreeTypePtr &choose_node) { if (nullptr == bi_tree) { /*找到了最后为空的位置,没有找到节点,记录父节点,方便添加*/ choose_node = parent; return false; } else if (bi_tree->node_data == data) { choose_node = bi_tree; return true; } else if (bi_tree->node_data > data) { return SearchBBST(bi_tree->left, data, bi_tree, choose_node); } else { return SearchBBST(bi_tree->right, data, bi_tree, choose_node); } } bool InsertNode(BiTreeTypePtr &bi_tree, int data) { /*根节点*/ if (bi_tree == nullptr) { BiTreeTypePtr node = new BiTreeType(data); bi_tree = node; return true; } /*在已存的二叉树中查找节点,如果不存在,就找到合适的位置加入节点*/ BiTreeTypePtr p = nullptr; if (!SearchBBST(bi_tree, data, nullptr, p)) { BiTreeTypePtr node = new BiTreeType(data); if (p->node_data > data) { p->left = node; } else { p->right = node;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bool DeleteNode(BiTreeTypePtr &bi_tree, int data) { if (nullptr == bi_tree) { return false; } else if (bi_tree->node_data > data) { return DeleteNode(bi_tree->left, data); } else if (bi_tree->node_data < data) { return DeleteNode(bi_tree->right, data); } else { /*左为空,删除父节点,右顶上*/ BiTreeTypePtr tmp; if (nullptr == bi_tree->right) { tmp = bi_tree; bi_tree = bi_tree->left; delete tmp; } else if (nullptr == bi_tree->left) { /*右为空,删除父节点,左顶上*/ tmp = bi_tree; bi_tree = bi_tree->right; delete tmp; } else { /*先往右找大的节点*/ BiTreeTypePtr p = bi_tree->right; tmp = p; /*往左找最接近的值,后继值*/ while (nullptr != p->left) { tmp = p; p = p->left; } /*后继节点的值给删除节点,然后后继节点的父节点左子树指向后继节点的右子树*/ bi_tree->node_data = p->node_data; tmp->left = p->right; delete p; } return true; } } void PromptExistBiTree() { m_level_str_map.clear(); m_bi_tree_depth = 0; MarkNodeHeight(m_root_ptr, 0); MarkBinaryTree(m_root_ptr, GetRootPosition(m_bi_tree_depth)); SpliceBiTreeStr(m_root_ptr); PaintBiTree(); } void MarkNodeHeight(BiTreeTypePtr &bi_tree, int height) { if (bi_tree == nullptr) { return; } bi_tree->height = height; if (height > m_bi_tree_depth) { m_bi_tree_depth = height; } if (bi_tree->left != nullptr) { MarkNodeHeight(bi_tree->left, height + 1); } if (bi_tree->right != nullptr) { MarkNodeHeight(bi_tree->right, height + 1); } } void MarkBinaryTree(BiTreeTypePtr &bi_tree, int position) { if (bi_tree == nullptr) { return; } bi_tree->position = position; bi_tree->splice = GetRootSplice(m_bi_tree_depth - bi_tree->height); // cout << bi_tree->height << ":" << bi_tree->splice << ":" << bi_tree->position << ":" << bi_tree->data << endl; if (bi_tree->left != nullptr) { MarkBinaryTree(bi_tree->left, position - GetRootPosition(m_bi_tree_depth - bi_tree->height - 1) - 1); } if (bi_tree->right != nullptr) { MarkBinaryTree(bi_tree->right, position + GetRootPosition(m_bi_tree_depth - bi_tree->height - 1) + 1); } } void SpliceBiTreeStr(BiTreeTypePtr &bi_tree) { if (bi_tree != nullptr) { string p_str = FindLevelStr(bi_tree->splice); if (!p_str.empty()) { p_str.append(bi_tree->position - p_str.size(), ' '); } else { p_str.append(bi_tree->position, ' '); } p_str.append(to_string(bi_tree->node_data)); m_level_str_map[bi_tree->splice] = p_str; #if 1 if (bi_tree->height != m_bi_tree_depth) { int brance_splice = GetRootPosition(m_bi_tree_depth - bi_tree->height - 1); for (int i=1; i<=brance_splice; ++i) { string brance_str = FindLevelStr(bi_tree->splice - i); if (!brance_str.empty()) { brance_str.append(bi_tree->position - brance_str.size() - i, ' '); } else { brance_str.append(bi_tree->position - i, ' '); } if (bi_tree->left != nullptr) { brance_str.append("/"); } else { brance_str.append(" "); } if (bi_tree->right != nullptr) { brance_str.append(i*2 - 1, ' '); brance_str.append("\\"); } m_level_str_map[bi_tree->splice - i] = brance_str; } } #endif if (bi_tree->left != nullptr) { SpliceBiTreeStr(bi_tree->left); } if (bi_tree->right != nullptr) { SpliceBiTreeStr(bi_tree->right); } } } void PaintBiTree() { int splice = -1; while ((splice = SelectLowestNode()) != -1) { cout << m_level_str_map[splice] << endl; m_level_str_map.erase(splice); } } int SelectLowestNode() { int mininal_num = -1; for (auto map_pair : m_level_str_map) { if (map_pair.first > mininal_num) { mininal_num = map_pair.first; } } return mininal_num; } int GetRootPosition(int height) { return abs(GetPrintSide(height, 1) * 3 - 1); } int GetRootSplice(int height) { int splice_num = GetPrintSide(height, 1) * 3 - 1; return (splice_num > 0) ? splice_num : 0; } int GetPrintSide(int height, int side) { if (height <= 0) { return 0; } else if (height == 1) { return side; } else { return GetPrintSide(height-1, side*2); } } string FindLevelStr(int splice) { string tmp_str; for (auto node : m_level_str_map) { if (node.first == splice) { return node.second; } } return tmp_str; } private: BiTreeTypePtr m_root_ptr; int m_bi_tree_depth; map<int, string> m_level_str_map; }; int main() { BBST bb_st; return 0; }
代码中的PromptExistBiTree为打印接口,会以树形打印数据,可以在你想调试的代码的位置打印数据,比如可以放在插入接口中
打印逻辑如下图,可以对着代码看
运行完的结果应该如下:
平衡二叉树
接下来就是平衡二叉树的操作了,前面的理解清楚再来看最好了
我们拿前面结果中的二叉排序树来标记平衡因子
可以看到38这个节点的平衡因子已经不再有效范围内了,高度差已经达到2了。所以为了让二叉排序树能够变成平衡二叉树,就需要
将38的平衡因子降到有效范围之内(-1、0、1),那么就是接下来说的事情------旋转
旋转的4种情况先列举出来:
1)单次右旋转,(找左,右变左,父变右),
先标下图的平衡因子
那么平衡因子右问题的是3节点,那么找左就是找问题节点3的左节点,因为左边高,所以肯定是存在左节点的。
找到左子节点为2,然后右变左是子节点的右子树变成父节点的左子树,最后父变右就是父节点变成子节点的右节点。
在变动完成后,调整平衡因子就可以了
用图来演示就是:
I.找左
II.右变左
因为2的右节点为空,所以将3的左节点置空
III.父变右
父节点变成右节点,也就是3节点变成2节点的右节点,
重新调整下平衡因子
接下来还是演示一下存在右节点的的操作
4节点的平衡因子为2,不属于有效范围,右旋转,首先找左
右变左,2的右节点3变成父节点4的左节点
父变右
重新标识平衡因子
可以看出来,当平衡因子为正的时候,进行右旋转
void R_Rotate(BiTreeTypePtr &bi_tree) { cout << " right rotate " << endl; BiTreeTypePtr tmp = bi_tree->left;//找左 bi_tree->left = tmp->right;//右变左 tmp->right = bi_tree;//父变右 bi_tree = tmp;//节点接上 }
2)单次左旋转,(找右,左变右,父变左)
直接图来标识,
当平衡因子为负的时候,进行坐旋转
子节点存在左节点的情况可以自己验证下,这里就不演示了
void L_Rotate(BiTreeTypePtr &bi_tree) { cout << " left rotate " << endl; BiTreeTypePtr tmp = bi_tree->right;//找右 bi_tree->right = tmp->left;//左变右 tmp->left = bi_tree;//父变左 bi_tree = tmp;//节点接上 }
3)先右旋后左旋
为什么会有这个旋转呢,先按照单旋转来演示下,如果存在以下情况:
按照之前的问题节点的平衡因子-2,为负,左旋转
可以看到依旧是不符合要求,再进行右旋转,会发现又变回了最开始的情况,可以大家自己试一试
碰到这种情况,再看看图中的平衡因子,会发现跟单次旋转的不一样,单次旋转的问题节点和子节点的平衡因子
是同符号的,也就是同为正或者同为负。
而刚才的图中问题节点和子节点的平衡因子符号是相反的,互为正负。
这样就需要两次旋转,怎么旋转呢,先看子节点的平衡因子,还是正-右转,负-左转
那么重新以上图来演示
这时候先看子节点,3节点的平衡因子为1,则右转,右转的支点为3节点。这时候3变成支点之后,那么右转就要按照右转的规则
这时候可以发现,这已经跟前面单次左旋转的情况是一样的,负-左转,然后支点变成了之前的父节点1
按照单次左转的操作,大家可以试一下。这样最后得到的结果也是前面单次旋转得到的结果
4)先左旋后右旋
还记得前面3)先右旋后左旋的开始,单次旋转无法解决问题的结果,结果如下图
可以看出平衡因子互为正负,那么先看子节点的,负-左转,然后父节点正-右转,直接以图来标识
可以看到旋转完了之后,就能达到平衡的状态了
平衡二叉树添加节点
那接下来就是平衡二叉树添加节点,平衡二叉树添加节点和二叉排序树添加节点都是一样的,还是找合适的位置,
但是平衡二叉树较二叉排序树更严格,所以添加完节点之后还是需要考虑平衡性的。我们还是以二叉排序树用的节点来演示
节点为:{49, 38, 65, 97, 76, 13, 27, 50}
1)根节点
2) 添加节点38
3)添加节点65
4)添加节点97
5)添加节点76
平衡因子子节点1,正-右转,父节点-2,负-左转
6)添加节点13
7)添加节点27
平衡因子子节点-1,负-左转,父节点2,正-右转
8)添加节点50
最后调整完的样子是这样的,跟二叉排序树完成时候的样子还是差别一些的
那下面开始讲解代码怎么弄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添加节点会引起一连串的变化,从节点到根节点的一条路上的节点的平衡因子都可能发生了改变,因为影响平衡因子的就是子树的高低
所以其他没有发生子树改变,所以不会发生平衡因子改变。而从根节点一路找下来的这条路都会发生子树发生变化,所以这一路的根节点的平衡因子可能会发
生变化。
当我们添加完节点的时候,刚好处于树的最下端,这时候去改变这条路上的节点平衡因子,可以一路按照查找的路径返回回去,这就是递归的好处。
接下来我们要从代码角度讨论,所以先定义三个变量来标识正常的平衡因子
#define LH 1 //左高
#define EH 0 //等高
#define RH -1 //右高
我们分析当添加一个节点,如果父节点之前是EH,则再添加节点高度会增加1层
如果父节点是LH,在右边添加节点,或者父节点是RH,在左边添加节点,则高度不会添加,但是父节点的平衡因子会变成EH
如果父节点是LH,接着在左边添加节点,则LH会接着添加一层,会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同理,如果父节点是RH,接着在右边添加节点,则RH会接着添加一层,会出现不平衡的状态
这时候就需要旋转,旋转是为了让节点的层次减一,变成之前的平衡状态,这时候相当于添加了节点,高度还是没有增加
以图说明问题
1)父节点是EH,添加左节点或者右节点,高度会增加
我们可以看到往左边加肯定是左边会高,右边加肯定是右边高
2)如果父节点不是EH,而是某一边高,然后添加另外一边,保持节点平衡了,高度不变
3)如果父节点不是EH,是某一边高,然后接着往高的一遍添加
或者
或者,可以看到的是树的高度没有增加,经过旋转了之后,高度是重新跟之前一样了
或者
或者 也同上面,高度是没有增加的
接下来讨论下平衡因子的变化,首先添加进去的叶子节点的平衡因子肯定是0.
如果没有旋转,平衡因子的变化很好计算,首先叶子节点添加叶子节点,叶子节点的平衡因子由EH变为LH或者RH
如果是已经有左节点或者右节点,再添加另外一边的节点,则将父节点的平衡因子改为EH
如果有旋转,则存下以下的情况,左边高,右旋转,左右旋转
1)右旋转
或者
或者
可以看到添加的节点的平衡因子最后还是0,要么变成了父节点,带两个子节点,要么还是作为叶子节点,但是之前的父节点65
的平衡因子变为了0,子节点50也变成了0,也就是问题节点和子节点都变成了0,
这里的插入节点往上是依次累加到问题节点,如果不是累加到问题节点,而是像下面
这样插入节点是经过两个LH的节点了才到问题节点,这样的可以扩展开
上一篇: php防止恶意刷新与刷票的方法
下一篇: Mongodb 权限控制以及角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