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在明朝灭亡后的人生经历和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陈圆圆,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就此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有人说这是她与吴三桂之间的深深爱慕之情所致,也有人索性就将陈圆圆说成是“红颜祸水”。
陈圆圆的早年经历,可谓是极为坎坷的。
陈圆圆,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原本姓邢,但是其家境贫寒,从小便交由姨母抚育,所以就跟随了姨夫的姓氏,改名为“陈圆圆”。
陈圆圆自幼便聪明绝顶,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模样也愈发的美艳,可以说是惊艳乡里、远近闻名,于是他那见利忘义的姨夫便将他卖到了梨园之中,陈圆圆的凄惨境遇也便就此开始。
在一些民间野史中,陈圆圆被记载为“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从而引得了无数达官贵胄以及文人骚客为其爱慕与追求,这其中就包括了当时的江南名士冒辟疆。而陈圆圆也对冒辟疆一见钟情,两人随即坠入爱河。
然而,冒辟疆的数次爽约,让陈圆圆没有等来自己想要的爱情与安稳生活,反而因为久困梨园被崇祯宠妃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知晓,进而被掳到了北京。
由于女儿田贵妃已经离世,田弘遇非常担心自己在朝堂上的权势和地位会受到影响,因而他将陈圆圆等一众江南地区的美女佳丽带到北京,目的就是要进献给崇祯皇帝,希望借此能够保全自己。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陷入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崇祯已然无心于美色,就此拒绝了田弘遇的“好意”。
然而,田弘遇非常迫切的想要找到“靠山”,于是田弘遇看上了当时在辽东战场上已然名声大噪的吴三桂,希望借助吴家的*来保全自己的地位。就这样,田弘遇将吴三桂邀约到自己的府上,并让陈圆圆以歌妓身份为吴三桂表演。对于“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吴三桂早有耳闻,而当见到真人的时候,瞬间让吴三桂陷入对于陈圆圆的爱慕之中无法自拔。
"出群姬调丝竹,皆殊秀。一淡妆者,统诸美而先众音,情艳意娇。"
就这样,田弘遇将陈圆圆送到了吴三桂府上,陈圆圆在经历了早年一系列的坎坷之后,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稳度日的归宿。
可好景不长,随着李自成率兵攻克北京,便将所有的一切彻底打破了。
吴三桂投降清朝,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么?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正统明朝就此灭亡。
占领北京后,李自成随即对吴三桂展开了积极的劝降工作,不仅许以高官厚禄,更是为其送去了四万两白银的军饷以表诚意,除此之外,吴三桂本人也额外得到了李自成赠予的白银万两。于是,吴三桂选择接受李自成的招降,并率领大军向北京进发,准备前往拜见“新主”。
然而,就在部队行进至永平西沙河驿的时候,吴三桂遇到了从北京成功出逃的家仆,同时也收到了三个令他极为震怒的消息:自己的家被抄了,一家老小全部被关了起来;他的父亲吴襄遭到了刘宗敏的严酷“拷掠”,已经是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自己的爱妾陈圆圆也为刘宗敏霸占。听罢,吴三桂直接怒斥“李贼自送头来”,就此与李自成反目,并转而与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多尔衮进行接洽。
就这样,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的阵前,选择“剃发易服”,正式向清军投降,并带领着清军入关,大败李自成。
在不少民间野史和文学作品中,都对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有着这样的描述,他在听到自己的家被抄和父亲吴襄遭到拷掠的时候,只是面露气愤,可他听到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霸占后,则是拍案而起,大呼:“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随即决定投降清朝。而陈圆圆也因此被人扣上了“红颜祸水”的“帽子”。
然而,这些野史记载以及文学作品,大多出自“反清复明”人士之手,他们是要借此来讽刺吴三桂,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因而对于吴三桂进行了极力的贬低,使得陈圆圆也颇为无奈的背上了这个“黑锅”。
实际上,从吴三桂的角度来看,他对李自成的“降而复叛”,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一边安抚百姓,另一边则是组织对官员和富户们的“拷掠”,这既是李自成长久以来补充军需、粮饷的重要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整个大顺农民军政权的阶级本质与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所决定的。
反观吴三桂,他代表的就是明朝官僚士大夫和地主阶级的利益,且不说自己的家人遭受劫难,就是看到前明官员的下场,吴三桂必然也会对李自成敬而远之。毕竟,今天想着利用吴三桂就好言好语的招降,那么明天当吴三桂没有价值或者不再具有威胁的时候,会不会想对待前明官员一样,在对吴三桂进行迫害,到那个时候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吴三桂是全然没有还手的余地。况且李自成在吴三桂尚未彻底归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其家人下手,这更加引发了吴三桂的恐慌。于是这才有了吴三桂对于李自成的“降而复叛”。
由此可见,双方所处的阶级不同,矛盾本就不可调和,再加上李自成对于整个吴家的迫害以及其部将抢夺吴三桂爱妾陈圆圆,无疑是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加速了反目进程,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吴三桂对抗李自成的决心。
“三藩之乱”后,陈圆圆就此隐姓埋名的生活。
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战败后,仓皇逃回到了北京,草草举行了登基大典,便抛弃了所有的辎重和劫掠来的美色,连夜撤离。
紧跟着,吴三桂引领着清军进入北京城,并找到了陈圆圆,二人就此得以重新团聚。
在这之后,陈圆圆便跟随着吴三桂一路征战南下,最终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并且在云南开藩设府,陈圆圆也就此在云南昆明的平西王府安定了下来,继续受到吴三桂的宠爱。
可随着陈圆圆年龄的增长,也逐渐的年老色衰,吴三桂开始“移情别恋”了,加之其与吴三桂的正妻关系始终不相和谐,这也使得她就此真正的“看破红尘”,选择“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
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满清檄文,开始起兵*,“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六十七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然而吴三桂的皇帝梦仅仅维持了五个月的时间,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就病逝了。
就在吴三桂病逝前,他安排自己的孙子吴世璠继位的同时,也将自己在昆明的全部家小托付给了其帐下心腹马宝。
而马宝也没有辜负吴三桂的临终嘱托,在清军即将攻克昆明前,带着吴三桂的家眷成功出逃,就此隐居在贵州的深山之中,隐姓埋名生活了下来。这其中包括了吴三桂仅存的血脉、其子吴应麒,以及让当年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于是,留存下来的吴三桂家眷及后人,将这个全是吴姓人家的村子,命名为“马家寨”,为的就是感谢与纪念马宝的忠诚和付出。
而陈圆圆也跟随着生活在此,直至去世。
2010年6月的时候,贵州黔东南州地区传出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人们在岑巩县马家寨发现了一座清朝时期的陵墓,并且墓碑上刻有“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的字样。
消息一经爆出,遂有人断定,这便是陈圆圆的陵墓。
“聂”取义“双耳”,便是取了陈圆圆“邢”和“陈”这两个姓氏名称的偏旁,故而断定,陈圆圆在到达贵州隐居时,改姓为“聂”,而这座陵墓也自然而然的被认为是陈圆圆墓。可“聂”字在清朝的时候应该写作繁体字“聶”,并不是我们熟知的简体字“聂”。不过也有人说,这个“聶”的意思是“四耳”,即为“两双”,随之取义“双”的繁体字“雙”,故用“佳人”的“佳”,来代表“陈圆圆”的“园”,以此理由也认定这是陈圆圆墓。
然而,这些都只是后人的推测以及某些评论者的一家之言而已,至于陈圆圆在离开昆明后究竟生活如何,又是于何年何月去世的,现在依然是不得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