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哪些人可以纳妾?有何要求
中国的“纳妾制度”不只是一种社会风气和潮流,也是风俗习惯。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
“一夫一妻多妾制”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婚姻制度,不过在等级观念同样极为森严的古代,纳妾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权力。从汉朝至元朝,普通百姓并无纳妾权力,那是权贵阶层的特权,这种制度直到元朝时期才有所放松,因此能够纳妾的大部分都是家境富裕的权贵阶层。不过,凡事皆有例外,除了元朝以后制度方面的放松外,一些特殊时期,穷人也是有可能纳妾的。
“妾”不是你想纳就能纳,这是权贵阶级的特权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多妾制”是常见的一种制度。不过,制度归制度,“妾”不是你想纳就能纳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纳妾是有着特殊要求的。
汉朝规定,“功成受封,得备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庶人一夫一妇”,也就是说,只有为朝廷立下功劳、受到封赏的,才可以纳八妾,至于普通官员最多也只能纳两个妾。而到了普通老百姓,则只能坚持“一夫一妻”这种最基本的婚姻原则。
这种极为严格的等级管理方式,使得纳妾这种美事成为了权贵阶层特有的特权。在汉朝至元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制度都得以贯彻。商人算有钱吧,可就算商人想要纳妾,那也只能偷着来,从不敢明目张胆。
纳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权贵特权
这种制度直到元朝才开始改变,《元史》有载:(谭澄)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也就是说,元朝对于普通百姓纳妾,也有条件的予以了开放,这个条件就是如果你四十岁还没有孩子,那么便允许你纳妾延续血脉。明朝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延续,明朝规定“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纳妾都是权贵阶级的特权,普通百姓即使你再有钱,也没有这个权利,只能偷着来,而且一旦被发现,还得受罚。
能够纳妾的人,都一定是家境富裕之人吗?
既然纳妾是权贵阶层的特权,而且自南宋理学开始兴起以来,女子大多不再从事生产,要多养一口人,普通老百姓也负担不起。那么是不是说,凡是能够纳妾的,都是家境富裕之人呢?其实也不是,规定归规定、制度归制度,可凡是都有例外。
战乱年代百姓*
1、战乱年代。在战乱频发的年代,老百姓*,而官府对于百姓的约束在这种时期也就降到了最低,很多家破人亡的女子,为了一口饭吃、为了能够填饱肚子,给人当妾便也成了常有之事。在这一时期,虽然大多数女子还是落入了权贵阶层或是土豪富商手中,但同样有部分会被普通百姓取走,这些人要么是手工业者,要么是家中有几亩薄田,他们或许谈不上不富裕,但也算小有资财。
女子家贫,姐妹共嫁一人
2、女子家中穷困。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家中女儿较多,但家中贫困根本养不起,因而会有姐妹共嫁一人,一人为妻一人为妾的情况出现。另一种情况则是丈夫去世的寡妇,由于婆家家中穷困,而女子又无法从事生产,因此便会嫁给其他百姓为妾,这种情况婆家通常也是默许的。
海瑞便是贫寒官员代表
3、贫寒官员、文人。官员虽然是特权阶级,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仍然会涌现出不少的清廉官员,这些官员虽然算不上富裕,但纳妾之事却很常见。例如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在其去世之后,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丧事,却见其家中只有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不得不凑钱为其办理丧事,可见海瑞的确算得上贫寒,然而史料却明确记载,其先后娶了三任妻子许氏、藩氏、王氏,还有两名妾室韩氏、邱氏。
综上所述,虽说在古代能够纳妾的大部分都是权贵阶层,但普通百姓人家在元朝之后也有纳妾的权力,再加上诸多例外情况,倒也不能说凡是纳妾的,都是家境富裕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