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技

马克·赫德:甲骨文要成为云计算领导者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15 21:05:12
甲骨文这家以数据库软件业务起家的公司,在短短数年间动用400多亿美元、收购70多家公司,从年收入100多亿美元达到400亿美元,其竞争目标锁定到IBM。甲骨文的轨迹,是传统IT巨头转型的模板之一。甲骨...

甲骨文这家以数据库软件业务起家的公司,在短短数年间动用400多亿美元、收购70多家公司,从年收入100多亿美元达到400亿美元,其竞争目标锁定到IBM。甲骨文的轨迹,是传统IT巨头转型的模板之一。

甲骨文并不是云计算最积极的倡导者,但这家IT业界最好斗的企业嘴里总是强调“同类最佳”,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全力进军云计算领域。“甲骨文不光要进军云计算领域,还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甲骨文联合总裁马克·赫德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马克·赫德此前担任惠普CEO,其极强的执行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帮助惠普度过经济危机,也带领惠普成为全球IT业最大规模的企业。这位“管理控”上任甲骨文之后,也被改造成一名“激情战士”,在采访中,他总是对竞争对手表示出不屑。

另类融合之路

收购并不是甲骨文独有的特色,近几年传统IT巨头都在忙着收购,惠普、IBM、戴尔、甲骨文、SAP等都是收购的主角。伴随收购发生的,就是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地变化。业内更愿意将这种趋势称为“软硬一体化”或是“垂直整合”,也就是一家IT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从软件到硬件的全套解决方案。

在2009年,甲骨文以比IBM出价更高的74亿美元抢购到SUN之后遭遇到的问题是,硬件的利润要比软件低很多,而且SUN直接带来甲骨文的硬件收入也并不理想。但甲骨文更看重这种软硬一体化带来的整合价值。

前不久,IBM发布了PureSystem系统,这也正是整个行业走向软硬结合的一个佐证。“很多厂商想模仿甲骨文推出一体机的概念,但它们的能力又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软硬件一体。”马克认为,“甲骨文通过开发兼容自己数据库的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将会拥有任何单个企业都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在每个开发阶段,都对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进行优化和测试,从而保证产品能够实现最佳的性能、最好的用户体验和最好的可再用性。”

甲骨文每位高管口中总在强调“同类最佳”,这当然需要用户给出结论。但通过对70多家企业的疯狂并购,甲骨文确实已经成为行业内产品线最为完整的公司。IBM、惠普提供云基础设施,但基于此之上的应用软件很少。SAP有丰富的应用,但缺乏基础设施。

产品线的完整、统一,是几家IT巨头共同的方向。甲骨文的路有点像PC业的苹果,在业界都大肆为云计算摇旗呐喊时,甲骨文更为推崇苹果的APP(应用商店)模式。

过去六七年间,甲骨文一边忙着收购,一边将这些收购来的产品整合,推进融合应用体系。目前甲骨文涵盖七大领域的100多项融合应用模块。甲骨文应用软件产品市场副总裁Jon Ekoniak这样评述融合应用的特色:模块化、标准化、开放;配置容易,易于扩展,不需要IT部门帮忙;定价透明,单独或者套装都可以;融合应用内部各模块之间没有不兼容问题;融合应用鼓励第三方一起开发,就像安卓,多方参与多方共赢。

这些听上去有点难懂,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企业级的APP。甲骨文的一体机就像苹果手机或是iPad这样一个终端,企业用户需要什么应用,下载、付费就可以应用。

与其他IT巨头还有一个很大不同的是,甲骨文的服务业务比重较低。IBM、惠普、戴尔的最大笔收购几乎都是对服务咨询厂商的收购,而甲骨文的收购都围绕技术和产品展开。“这是我们有意而为之的战略。”虽然服务咨询业务的利润通常更丰厚,但马克认为分享给合作伙伴对甲骨文的业务更有帮助。“甲骨文自己的工程师全球只有2万人,而合作伙伴有26万名员工,我们希望生态系统更健康。”

疯狂并购背后的深层解读

IT业界技术不断演进,竞争的边界也一次次被重新划定。IBM、惠普、戴尔、甲骨文的大笔收购,都是希望打破存在了几十年的产业界限,顺应云计算的趋势,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甲骨文2005年启动了收购战略,要么花钱让这个竞争对手消失,要么让这个竞争对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去挑战下一个更大一些的对手。而分析甲骨文每次收购的对象时我们更发现 “第一法则”,就是吃掉每一个细分领域中排名靠前的家伙。业内用“魔鬼般的理智与疯狂”来形容甲骨文前进的路径。这种“斩首”式收购,看似冲动、无章,其实也有着其深层的用意。

2005年,甲骨文以103亿美元收购仁科,打破之前企业管理软件三巨头(SAP、甲骨文、仁科)的格局,甲骨文与仁科合二为一。之后2006年,甲骨文收购全球最大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企业Siebel,使得自己在管理软件的产品线得到完善。2008年,甲骨文又以85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中间件软件企业BEA,不仅使得自己的基础软件进一步领先,还向IBM打出一记重拳。此前,甲骨文的竞争对手是单纯的管理软件巨头SAP,此后其成为跨界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IBM也成为其竞争对手。与IBM、惠普更直接的对抗是在2009年,以74亿美元收购SUN之后。当日,在被甲骨文收购的那一天,SUN公司CEO乔纳森·舒瓦茨称:甲骨文对SUN的收购将使整个业界重新洗牌。

“拉里的心中早就有一幅蓝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甲骨文内部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作为甲骨文的创始人和科技界最桀骜不驯的人,拉里·埃里森的收购不仅是为了进攻,他跟乔布斯是多年的好友,他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他们的想法有着相似之处。

这些年来,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时,如果遇到甲骨文无法提供、依靠自己研发难以达到的技术或产品,甲骨文就采取通过收购以期尽快实现战略布署。甲骨文产品市场集团副总裁Bob Shimp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甲骨文的收购是为了弥补我们在某方面产品上的不足,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策略,但是其他厂商很难复制我们的这一收购策略。”

并购是很多企业在扩张或是转型中常用的策略,但并不是都可以成功。思科曾是IT业界的并购狂人,也曾一度获得成功。但终因盲目多元化和对技术方向的把握偏失,而造成目前的困境。

在解读甲骨文这种疯狂并购的时候,马克强调其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快速整合。甲骨文内部有一个整合的贯穿全球各个分公司的整体系统架构,能够让甲骨文非常短时间内把被收购企业的管理和产品、客户加入甲骨文内部。财务、人事甚至是对外的客户关系管理,都可以快速整合进甲骨文的系统之内。“几乎所有的收购都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整合。”在马克看来,快速有效整合是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收购是另一种形式的研发投入。“甲骨文是一个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公司,我们珍视知识产权。我们不像某些公司那样,成为服务公司。”马克指出,甲骨文与IBM、惠普、戴尔大力转型服务选择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做出的每一项举措,都是以努力增强我们的技术能力为目标,并以努力增强我们将技术转化成知识产权的能力为目标,这样可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甲骨文通过收购不断跨界,与IBM、惠普、戴尔形成正面竞争。但一向特立独行的拉里,并不希望甲骨文成为跟他们一样的公司。马克强调:“我们不像任何公司,做自己,做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