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15 19:46:24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代陶楼的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制陶应该说是我们人类祖先最早掌握的一门手工技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后来,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到西汉时期,我国陶瓷艺术已经成熟,而且出... [详细]...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代陶楼的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制陶应该说是我们人类祖先最早掌握的一门手工技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后来,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到西汉时期,我国陶瓷艺术已经成熟,而且出现了浮雕图像相结合,其艺术性、实用性达到了一个高度。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山东是我国古代陶器发源地之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的大批灿烂夺目的陶器更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制陶技术方面,是当时各国技艺最高的国家之一。两汉时期,山东的制陶业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是全国制陶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今天我们来说说在汉墓中发现的一种陶器——陶楼。这是一种什么器具呢?

  陶楼,顾名思义,即用陶土制作而成的楼房,常被当作墓葬品陪葬。但汉代陶楼造型逼真,结构合理,制作工艺精巧,对各个部件的表现都十分考究,不仅是汉代建筑的再现,更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为何在汉代人的墓葬中会出现这种器物呢?原来主要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实用。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怕自己死后没地方住,便用缩小版的亭台楼榭随葬。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墓葬制度十分严格,生前用什么,死后也就葬什么。那些出土的汉代墓葬可以说是整个大汉王朝的写照,陶楼不语,承载着大汉曾经的辉煌与壮丽。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考古人员发现,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某些较大的墓葬中就有了陪葬用的陶制建筑物模型。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它们用来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汉代人喜欢在墓中陪葬“高楼呢”?从历史现实看,两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常自行兴建大型塔楼,有的高达九层。高楼的盛行,是军事守卫的需要,便于观察敌情。陪葬的陶楼无非是模仿了现实中的楼,构造的却是人死后世界的幻象。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另一种是信仰。这与汉代人崇尚高台有关。汉代道学家公孙卿说过“仙人好楼居”。汉代人相信西北的高楼上居住着不死的神仙,人死后可以升入仙界,神仙在天上,住在高大的楼上可以与神仙相沟通。

  由此看来,汉墓中陈列陶楼,是汉代人理想观念的再造,是汉代人根据神仙信仰而想象创造出来的。故汉代贵族豪强生前热衷于修建高楼,死后也要把生前享用的高楼制成模型进行随葬。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为表达这一观念,在制造陶楼时,人们便在制作过程中加上了理想中的内容。因此,如今发现的汉代陶楼除了高度上的夸张外,大部分还在其构件上多了诸如瑞兽、凤鸟等装饰。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如在山东宁津县就曾出土汉代墓葬陶楼,如今收藏在德州市博物馆。这座陶楼长64厘米,宽36厘米,通高144厘米,为仿木建筑的灰陶质明器。今人认为,它就是两千年前的古人供逝者享用的“房产”。

汉朝人陪葬“高楼”是怎么回事?汉代陶楼是怎么形成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文章,请点关注、收藏或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