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个有名的过河拆桥的皇帝!看看他们是怎么“拆”的桥?
历史上三个有名的过河拆桥的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灭六国之后,开始施行君主专制制度。从此之后,君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所以皇权也成为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控制力,不惜动用一切力量来消除可能存在的威胁,一般我们称这些力量为"帝王心术"。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看一下这三位过河拆桥的帝王,是如何动用"心术"来扫除威胁的。
事事不如人的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出生贫贱,在我们的印象之中,他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喜欢说大话,喜欢吹牛,但就是不干一件正事。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放荡不羁"的人,却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楚汉争霸中建立西汉,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那么刘邦究竟靠什么当上皇帝的?
"坐于帐中,谋划献策,我不比张良;巩固后方,支援粮草,我不比萧何;统兵百万,攻无不克,我不比韩信。但是,我能善用这三个旷世奇才,这才是我得到天下的真正原因。"——刘邦
至于刘邦为何能够当上皇帝,他自己就将原因讲了出来。万事不如人的他却能够将这些人全部管理好,并且让他们把自身的本领贡献到极致,这就是他能够得到天下的原因。
那他在当上皇帝之后,对于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们又是怎样对待的?
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随后向刘邦推荐了韩信这个人才,而刘邦也听从了萧何的建议,重用韩信。韩信不负众望,带领雄兵百万横扫沙场,大部分战役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举歼灭了齐国。
不过韩信却想邀功请赏,要求刘邦将他封为齐王,但是刘邦十分生气,又迫于韩信的赫赫战功也就随了他。这件事之后,刘邦就将韩信给恨上了,在他坐上皇位之后,先将韩信改封为楚王,随后又有人举报韩信谋反,但是证据不足,又将韩信从楚王变成了淮阴侯。
韩信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想要脱离刘邦干一番大事,他就鼓动陈烯一同*,两人里应外合。但是最终却被吕后设计擒拿,于长乐宫的钟室之中被杀,刘邦闻讯赶来,心情是欣喜和懊恼的。
欣喜的是终于铲除了一个心腹大患,懊恼的是立下卓越战功的大将就此陨落。不过,杀死韩信只是一个开端,随后刘邦又开始大力清除异姓王的*,就连张良和萧何也都有防范。
在当年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下*的很多大臣,不是贬就是杀,很少有人能够善终,狡兔死走狗烹莫过如此。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说完刘邦再来说一下宋太祖赵匡胤,相信我们对于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都知道。
在建立大宋之后,也就有了皇帝的通病,那就是怕一些战功赫赫的大臣对自家的皇位造成威胁,于是就想尽各种办法来收回兵权。
他摆设宴席宴请兵权在手的将领们前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匡胤开始了诉苦,说:"我虽然做了皇上,但却没有以前快乐,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将领们听了之后一脸茫然,随后赵匡胤又继续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都是很忠心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你们的部下要你们当皇帝,你们也会身不由己的"。
说到这里将领们恍然大悟,冷汗立马就浸湿了后背,急忙向赵匡胤寻求解释。
于是赵匡胤又说:"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追求的无非是荣华富贵,你们不如累计家业,绵延子孙后代,享天伦之乐,这样我们君臣相爱岂不美哉"。将领们听完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在第二天纷纷找借口上交了自己的兵权,有一些到地方任职,有一些直接辞官回乡,可以说赵匡胤没费一兵一卒就将兵权握在手,比起一些*功臣的皇帝来说,是厚道了一点。
明太祖朱元璋—特务机构锦衣卫
朱元璋应该是所有皇帝里面出身最贫穷的一个人。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怨四起,农民们纷纷起义,最终草根朱元璋脱颖而出,开创了大明王朝。在他登基之后,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杀戮大臣变得异常频繁,特别是"胡蓝案",牵扯人数高达4万多人,放在所有朝代都是空前绝后的。
胡蓝案的幕后黑手就是朱元璋建立的特殊机构-锦衣卫,目的就是为了扫平这些跟随他开国立功的大臣们,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在皇位上坐的安稳。
清代史学家赵翼是这样评断朱元璋的:"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虽有过激之处,却也指出了朱元璋滥杀无辜的事实,并且在朱元璋晚年还废除了丞相制,将所有的大权独揽一身,更加强了明朝君主专制制度。
这三位是运用帝王心术的代表性皇帝,看似手段有点残忍和卑劣,但是站在帝王的角度来想一下,似乎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君臣之战带给百姓们不必要的战乱之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