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新能源最强盟友,竟然是被出尔反尔的任正非逼出来的
谁能想到,如日中天的华为新能源,曾是任正非最不受宠的孩子。
1993年,任正非为寻找电源解决方案赴美考察,一家名叫cp的电源公司吸引了他的注意。该公司生产的电源不仅技术先进,且体积小、效率高,在国际市场上占比第一。
受到启发的任正非回国后,立刻与全国21家省会城市邮电系统联合成立了深圳莫贝克通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效仿cp为华为配套电源产品与解决方案。作为回报,华为承诺莫贝克每年投资回报率不低于33%。
事实上,在华为的规划中,莫贝克并不承担盈利任务,员工薪水、股东分红等开支均由华为买单。
可想而知,任正非不可能容忍自己的事业中长期存在这样一个寄生虫,于是很快就有了进一步动作。
1995年,刚刚入职华为的李玉琢被任正非任命为莫贝克总经理,一接手就被老板叫到了办公室。
“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莫贝克做成中国第一。”任正非说。
李玉琢惊住了,要把一个刚刚成立两年的公司做到金字塔尖,开什么玩笑?那时他没有预料到,更要命的指示还在后头。
几个月后,任正非再一次对李玉琢开口了。而这次,他要求把莫贝克做成“亚洲第一”。
“不是中国第一吗?”李玉琢傻傻地问。
“我说过这样的话吗?”任正非答。
这是李玉琢第一次领教什么叫做华为的风格,但还没完,此后任正非的一系列决定,都在步步紧逼着这个外表儒雅的男人内心的狼性。
不久,李玉琢就收到任正非的亲笔信:“华为不再买莫贝克的电源了,太贵,我们买国外的,比你们便宜。”
亲父子,明算帐。此时的李玉琢已经相信,要是没有绝对的优势,完全有可能被任正非舍弃。
他咬咬牙对员工说:“华为市场不能丢。第一,尽快研究降低二次电源成本,质量不能降半点,但材料成本电路设计成本必须大降;第二,销售部要开发更多客户;第三,主动找华为采购部谈判,同意降价。”
最后,莫贝克参考国外竞品价格,把价格降低了几乎一半。
已经够绝了吧,还有更绝的。几个月后,任正非再次找到李玉琢,表示莫贝克员工都在华为拿工资,“这不合适吧?”
李玉琢当即反问:当年说的是到莫贝克创业,并且保证待遇三年不变,为何出尔反尔?
任正非却说:“三年不变是工资不降低,不是华为开支三年。你们要做独立公司,能养活自己的员工。”
一时间血气上涌李玉琢说出了一句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好!从5月份之后我们自己开工资。”
但任正非仍是面不改色:“不是五月份,从今年1月份所有我替你发的工资都要退回来。”
后来李玉琢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那真是一段疯狂的日子”。
作为华为最不受宠的孩子,从1996年5月起,莫贝克开始自立自强,到1996年底,抛去退还给华为的工资,莫贝克整整盈利5000万元。
在年会上,疯狂、释然与骄傲交织,李玉琢流下泪水。任正非步步紧逼,活生生把曾经的寄生企业逼成了现金奶牛。
不久后,莫贝克更名“华为电气”,并在千禧年以30%的中国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通信电源生产商。
然而,它的成功却没能动摇领导层的战略决定。彼时,任正非等领导层认为,通讯领域竞争日益激烈,需要集中所有力量,非核心业务必须剥离。
2001年,任正非在那篇著名的《华为的冬天》里写道:“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相应的,华为电气则被作价7.5亿美金的价格转让给艾默生,并改名为安圣电气。
时光荏苒,过去十余年,相当一部分安圣的核心骨干离职创业。他们创办的公司中,已有多家在a股上市,这批创业者被称为“华为电气-艾默生”系。
他们与华为的关系从未割裂。2008年,华为重启能源业务,他们就是最强大的产业联盟资源。
直到今年,主打新能源和能源数字化的华为数字能源公司成立,他们依然与之并肩,在极端不确定的外部条件下开疆扩土,创造新的奇迹。
上一篇: 注册资本1亿,频繁对接车企,王健林也要入局新能源?
下一篇: 武则天立碑为什么不刻字呢?有哪些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