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tomcat调优及设置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3-03 19:43:49
...

Tomcat在各位JavaWeb从业者常常就是默认的开发环境,但是Tomcat的默认配置作为生产环境,尤其是内存和线程的配置,默认都很低,容易成为性能瓶颈.

幸好Tomcat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下文介绍一下Tomcat优化,可以分为内存,线程,IO.

一:Tomcat内存优化,启动时告诉JVM我要一块大内存(调优内存是最直接的方式)

Windows 下的catalina.bat

Linux 下的catalina.sh 如:

JAVA_OPTS='-Xms256m -Xmx512m'
-Xms<size> JVM初始化堆的大小

-Xmx<size> JVM堆的最大值 实际参数大小根据服务器配置或者项目具体设置.

二:Tomcat 线程优化 在server.xml中 如:

<Connector port="80" protocol="HTTP/1.1" maxThreads="600" minSpareThreads="100" maxSpareThreads="500" acceptCount="700"
connectionTimeout="20000"  />

maxThreads=“X” 表示最多同时处理X个连接

minSpareThreads=“X” 初始化X个连接

maxSpareThreads=“X” 表示如果最多可以有X个线程,一旦超过X个,则会关闭不在需要的线程

acceptCount=“X” 当同时连接的人数达到maxThreads时,还可以排队,队列大小为X.超过X就不处理

三:Tomcat IO优化

1:同步阻塞IO(JAVA BIO) 同步并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one connection one thread 想想都觉得恐怖,线程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当然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

2:JAVA NIO:又分为同步非阻塞IO,异步阻塞IO 与BIO最大的区别one request one thread.可以复用同一个线程处理多个connection(多路复用).

3:,异步非阻塞IO(Java NIO2又叫AIO) 主要与NIO的区别主要是操作系统的底层区别.可以做个比喻:比作快递,NIO就是网购后要自己到官网查下快递是否已经到了(可能是多次),然后自己去取快递;AIO就是快递员送货上门了(不用关注快递进度)。

B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比较小且固定的架构,这种方式对服务器资源要求比较高,并发局限于应用中,JDK1.4以前的唯一选择,但程序直观简单易理解.

NIO方式适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短(轻操作)的架构,比如聊天服务器,并发局限于应用中,编程比较复杂,JDK1.4开始支持.

AIO方式使用于连接数目多且连接比较长(重操作)的架构,比如相册服务器,充分调用OS参与并发操作,编程比较复杂,JDK7开始支持.

在server.xml中

<Connector port="80" 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Protoco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URIEncoding="UTF-8" 
    useBodyEncodingForURI="true" 
    enableLookups="false" 
    redirectPort="8443" />

实现对Tomcat的IO切换.

四:大杀器APR

APR是从操作系统级别来解决异步的IO问题,大幅度的提高性能. (http://apr.apache.org/).
APR(Apache Portable Runtime)是一个高可移植库,它是Apache HTTP Server 2.x的核心.能更好地和其它本地web技术集成,总体上让Java更有效率作为一个高性能web服务器平台而不是简单作为后台容器.

在产品环境中,特别是直接使用Tomcat做WEB服务器的时候,应该使用Tomcat Native来提高其性能.如果不配APR,基本上300个线程狠快就会用满,以后的请求就只好等待.但是配上APR之后,并发的线程数量明显下降,从原来的300可能会马上下降到只有几十,新的请求会毫无阻塞的进来.

在局域网环境测,就算是400个并发,也是一瞬间就处理/传输完毕,但是在真实的Internet环境下,页面处理时间只占0.1%都不到,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页面传输.如果不用APR,一个线程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一个用户,势必会造成阻塞。所以生产环境下用apr是非常必要的.

安装Apache Tomcat Native Library,直接启动就支持apr(http://tomcat.apache.org/native-doc/)它本身是基于APR的. 具体安装方法可以参考其他博客和文章. 排除代码问题Tomcat优化到这个层次,可以应对大部分性能需求.

最后一句话"再牛B的服务器,也顶不住一个傻B的代码".优化的前提条件是良好的代码质量和设计.

Tomcat 下4个配置文件详解

Tomcat 的配置文件由4个 xml 文件构成,context.xml、web.xml、server.xml、tomcat-users.xml 这4个文件。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功能与配置方法,下列将逐一介绍这几个文件的配置:

一、context.xml 文件

Context.xml 是 Tomcat 公用的环境配置,tomcat 服务器会定时去扫描这个文件。一旦发现文件被修改(时间戳改变了),就会自动重新加载这个文件,而不需要重启服务器。推荐在 $CATALINA_BASEconf/context.xml 中进行独立的配置。因为 server.xml 是不可动态重加载的资源,服务器一旦启动了以后,要修改这个文件,就得重启服务器才能重新加载,而context.xml 文件则不然。

下面是context.xml文件的配置

<Context path="/eml" docBase="eml" debug="0" reloadbale="true" privileged="true">

    <WatchedResource>WEB-INF/web.xml</WatchedResource>

    <WatchedResource>WEB-INF/eml.xml</WatchedResource> #监控资源文件,如果web.xml || eml.xml改变了,则自动重新加载改应用。

    <Resource name="jdbc/testSiteds"   #表示指定的jndi名称
    auth="Container"   #表示认证方式,一般为Container
    type="javax.sql.DataSource"
    maxActive="100"   #连接池支持的最大连接数
    maxIdle="40"     #连接池中最多可空闲maxIdle个连接
    maxWait="30000"   #连接池中连接用完时,新的请求等待时间,毫秒
    username="txl"    #表示数据库用户名
    password="123456"   #表示数据库用户的密码
    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表示JDBC DRIVER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Site" />   #表示数据库URL地址

</Context>

context.xml的三个作用范围

  1. tomcat server 级别:

在$CATALINA_BASE/conf/context.xml 里配置,如果你在这个地方配置、那么这个配置文件将会被所有的webApp共享 。

  1. Host 级别:

C A T A L I N A B A S E / c o n f / C a t a l i n a / CATALINA_BASE/conf/Catalina/ CATALINABASE/conf/Catalina/{hostName} 里添加 context.xml,继而进行配置,这个配置将会被这个主机上的所有webapp共享。

  1. web app 级别:

C A T A L I N A B A S E / c o n f / C a t a l i n a / CATALINA_BASE/conf/Catalina/ CATALINABASE/conf/Catalina/{hostName} 里添加 ${webAppName}.xml,继而进行配置。

此时,path="",

webAppName 即为 path属性的值,也就是访问的虚拟目录。

另:tomcat 服务器文件中的 $CATALINA_BASE/webapps 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夹都是一个应用。这个时候不需要自己动手配置,服务器默认将文件夹名映射成虚拟目录名称。还可以通过 $CATALINA_BASE/webapps/{App}/META-INF/context.xml 来配置,这个是在web应用中自己添加的,配置和其它一样。

标签是使用,

二、web.xml文件

Web应用程序描述文件,都是关于是Web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所有Web应用的 web.xml 文件的父文件。

<web-app >
 <filter></filter>
 <filter-mapping></filter-mapping>
 <servlet></servlet>
 <servlet-mapping></servlet-mapping>
 <session-config></session-config>
 <mime-mapping></mime-mapping>
 <welcome-file-list></welcome-file-list>
 </web-app >
<!--
filter 配置Servlet过滤器
filter-name 定义过滤器的名字。当有多个过滤器时,不能同名
filter-class 指定实现这一过滤的类,这个类负责具体的过滤事务
-->
<filter>
<filter-name>SampleFilter</filter-name>
<filter-class>mypack.SampleFilter</filter-class>
</filter>

<!--
filter-mapping 设定过滤器负责过滤的URL
filter-name 过滤器名。这里的名字一定要和filter中的过滤器名匹配
url-pattern 指定过滤器负责过滤的URL
-->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SampleFilter</filter-name>
<url-pattern>*.jsp</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
servlet 配置Servlet.
servlet-name 定义Servlet的名字
servlet-class 指定实现这个servlet的类
init-param 定义Servlet的初始化参数和参数值,可有多个init-param。在servlet类中通过getInitParamenter(String name)方法访问初始化参数
load-on-startup 指定当Web应用启动时,装载Servlet的次序。
当值为正数或零时:Servlet容器先加载数值小的servlet,再依次加载其他数值大的servlet.
当值为负或未定义:Servlet容器将在Web客户首次访问这个servlet时加载它
-->
<servlet>
<servlet-name>SampleServle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mypack.SampleServlet</servlet-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initParam1</param-name>
<param-value>2</param-value>
</init-param>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
配置servlet映射(下面代码为SampleServlet指定的相对URL为"/sample":
servlet-name 指定servlet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应该和<Servlet>元素中定义的名字匹配。
url-pattern 指定访问这个servlet的URL。只需给出相对路径。
-->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ampleServlet</servlet-name>
<url-pattern>/sample</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配置session session用来设定HttpSession的生命周期。单位(秒)-->
<session-config>
<session-timeout>30</session-timeout>
</session-config>

<!--配置Wel0come0文件清单-->
<welcome-file-list>
<welcome-file>login.jsp</welcome-file>
<welcome-file>index.htm</welcome-file>
</welcome-file-list>

该文件基本不用配置,Tomcat7 支持 Servlet3.0 注解定义,无需配置 web.xml。为了使 Tomcat 能够运行 CGI,必须注释掉 CGI 的那段。

更多细节请参考:http://blog.163.com/ny_lonely/blog/static/18892427320136925044357

三、server.xml文件

server.xml是对tomcat的设置,可以设置端口号,添加虚拟机这些的,是对服务器的设置

下面则是server.xml配置文件的详解:

<Server port="8005" shutdown="SHUTDOWN">
  <Listen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startup.VersionLoggerListener" />
  <Listen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security.SecurityListener" />
  <Listen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core.AprLifecycleListener" SSLEngine="on" />
  <Listen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core.JasperListener" />
  <Listen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core.JreMemoryLeakPreventionListener" />
  <Listen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mbeans.GlobalResourcesLifecycleListener" />
  <Listen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core.ThreadLocalLeakPreventionListener" />
  <GlobalNamingResources>
  <!-- 全局命名资源,来定义一些外部访问资源,其作用是为所有引擎应用程序所引用的外部资源的定义 --!>
    <Resource name="UserDatabase" auth="Container"
              type="org.apache.catalina.UserDatabase"
              description="User database that can be updated and saved"
              factory="org.apache.catalina.users.MemoryUserDatabaseFactory"
              pathname="conf/tomcat-users.xml" />
  </GlobalNamingResources>
  <!-- 定义的一个名叫“UserDatabase”的认证资源,将conf/tomcat-users.xml加载至内存中,在需要认证的时候到内存中进行认证 -->
  <Service name="Catalina">
  <!-- # 定义Service组件,同来关联Connector和Engine,一个Engine可以对应多个Connector,每个Service中只能一个Engine --!>
    <Connector port="80"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
    <!-- 修改HTTP/1.1的Connector监听端口为80.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的请求,只能通过HTTP传递给tomcat。还可以设置server与URIEncoding参数 -->
    <Connector port="8009" protocol="AJP/1.3" redirectPort="8443" />
    <Engine name="Catalina" defaultHost="test.com">
    <!-- 修改当前Engine,默认主机是,www.test.com  -->
    <Realm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realm.LockOutRealm">
        <Realm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realm.UserDatabaseRealm"
               resourceName="UserDatabase"/>
    </Realm>
    # Realm组件,定义对当前容器内的应用程序访问的认证,通过外部资源UserDatabase进行认证
      <Host name="test.com"  appBase="/web" unpackWARs="true" autoDeploy="true">
      <!--  定义一个主机,域名为:test.com,应用程序的目录是/web,设置自动部署,自动解压    -->
        <Alias>www.test.com</Alias>
        <!--    定义一个别名www.test.com,类似apache的ServerAlias -->
        <Context path="" docBase="www/" reloadable="true" />
        <!--    定义该应用程序,访问路径"",即访问www.test.com即可访问,网页目录为:相对于appBase下的www/,即/web/www,并且当该应用程序下web.xml或者类等有相关变化时,自动重载当前配置,即不用重启tomcat使部署的新应用程序生效  -->
        <Context path="/bbs" docBase="/web/bbs" reloadable="true" />
        <!--  定义另外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虚拟主机),访问路径为:www.test.com/bbs,该应用程序网页目录为/web/bbs   -->
        <Valve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valves.AccessLogValve" directory="/web/www/logs"
               prefix="www_access." suffix=".log"
               pattern="%h %l %u %t "%r" %s %b" />
        <!--   定义一个Valve组件,用来记录tomcat的访问日志,日志存放目录为:/web/www/logs如果定义为相对路径则是相当于$CATALINA_HOME,并非相对于appBase,这个要注意。定义日志文件前缀为www_access.并以.log结尾,pattern定义日志内容格式,具体字段表示可以查看tomcat官方文档   -->
      </Host>
      <Host name="manager.test.com" appBase="webapps" unpackWARs="true" autoDeploy="true">
      <!--   定义一个主机名为man.test.com,应用程序目录是$CATALINA_HOME/webapps,自动解压,自动部署   -->
        <Valve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valves.RemoteAddrValve" allow="172.16.100.*" />
        <!--   定义远程地址访问策略,仅允许172.16.100.*网段访问该主机,其他的将被拒绝访问  -->
        <Valve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valves.AccessLogValve" directory="/web/bbs/logs"
               prefix="bbs_access." suffix=".log"
               pattern="%h %l %u %t "%r" %s %b" />
        <!--   定义该主机的访问日志      -->
      </Host>
    </Engine>
  </Service>
</Server>

1、元素:
  是整个配置文件的根元素。表示整个Catalina容器。

属性:
  className:实现了org.apache.catalina.Server接口的类名,标准实现类是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Server类;
  Port:Tomcat服务器监听用于关闭Tomcat服务器的命令(必须);
  Shutdown:发送到端口上用于关闭Tomcat服务器的命令;

2、元素:
  连接器,负责接收客户的请求,以及向客户端回送响应的消息。

HTTP连接器:

属性:
  allowTrace:是否允许HTTP的TRACE方法,默认为false;
  emptySessionPath:如果设置为true,用户的所有路径都将设置为/,默认为false;
  enableLookups:调用request、getRemoteHost()执行DNS查询,以返回远程主机的主机名,如果设置为false,则直接返回IP地址;
  maxPostSize:指定POST方式请求的最大量,没有指定默认为2097152;
  protocol:值必须为HTTP1.1,如果使用AJP处理器,该值必须为AJP/1.3;
  proxyName:如这个连接器正在一个代理配置中被使用,指定这个属性,在request.getServerName()时返回;
  redirectPort:如连接器不支持SSL请求,如收到SSL请求,Catalina容器将会自动重定向指定的端口号,让其进行处理;
  scheme:设置协议的名字,在request.getScheme()时返回,SSL连接器设为”https”,默认为”http”;
  secure:在SSL连接器可将其设置为true,默认为false;
  URIEncoding:用于解码URL的字符编码,没有指定默认值为ISO-8859-1;
  useBodyEncodingForURI:主要用于Tomcat4.1.x中,指示是否使用在contentType中指定的编码来取代URIEncoding,用于解码URI查询参数,默认为false;
  xpoweredBy:为true时,Tomcat使用规范建议的报头表明支持Servlet的规范版本,默认为false;
  acceptCount:当所有的可能处理的线程都正在使用时,在队列中排队请求的最大数目。当队列已满,任何接收到的请求都会被拒绝,默认值为10;
  bufferSize:设由连接器创建输入流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默认情况下,缓存区大的大小为2048字节;
  compressableMimeType:MIME的列表,默认以逗号分隔。默认值是text/html,text/xml,text/plain;
  compression:指定是否对响应的数据进行压缩。off:表示禁止压缩、on:表示允许压缩(文本将被压缩)、force:表示所有情况下都进行压缩,默认值为off;
  connectionTimeout:设置连接的超时值,以毫秒为单位。默认值为60000=60秒;
  disableUploadTimeOut:允许Servlet容器,正在执行使用一个较长的连接超时值,以使Servlet有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它的执行,默认值为false;
  maxHttpHeaderSize:HTTP请求和响应头的最大量,以字节为单位,默认值为4096字节;
  maxKeepAliveRequest:服务器关闭之前,客户端发送的流水线最大数目。默认值为100;
  maxSpareThreads:允许存在空闲线程的最大数目,默认值为50;
  minSpareThreads:设当连接器第一次启协创建线程的数目,确保至少有这么多的空闲线程可用。默认值为4;
  port:服务端套接字监听的TCP端口号,默认值为8080(必须);
  socketBuffer:设Socket输出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1表示禁止缓冲,默认值为9000字节;
  toNoDelay:为true时,可以提高性能。默认值为true;
  threadPriority:设JVM中请求处理线程优先级。默认值为NORMAL-PRIORITY;

例如:

1 <Connector
2 port=“8080” maxHttpHeaderSize=“8192” maxThreads=“150” minSpareThreads=“25” maxSpareThreads=“75” enableLookups=“false”
3 redirectPort=“8443” acceptCount=“100” connectionTimeout=“20000” disableUploadTimeout=“true” />
AJP连接器:
  用于将Apache与Tomcat集成在一起,当Apache接收到动态内容请求时,通过在配置中指定的端口号将请求发送给在此端口号上监听的AJP连接器组件。

属性:
  backlog:当所有可能的请求处理线程都在使用时,队列中排队的请求最大数目。默认为10,当队列已满,任何请求都将被拒绝;
  maxSpareThread:允许存在空闲线程的最大数目,默认值为50;
  maxThread:最大线程数,默认值为200;
  minSpareThreads:设当连接器第一次启动时创建线程的数目,确保至少有这么多的空闲线程可用,默认值为4;
  port:服务端套接字的TCP端口号,默认值为8089(必须);
  topNoDelay:为true时,可以提高性能,默认值为true;
  soTimeout:超时值;

3、元素:
为特定的Service处理所有的请示。每个Service只能包含一个Engine元素,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此Service所有的连接器收到的请求,向连接发回响应,并最终显示在客户端。至少有一个元素,必须至少有一个属性的名字与defaultHost指定的名字相匹配。

属性:
  className:实现org.apache.catalina.Engine接口,默认实现类为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Engine类;
  defaultHost:默认主机名,值必须与的name值相匹配;
  name:指定Engine的逻辑名字(必须);
  jvmRoute:在负载匀衡中使用的标识符,必须唯一;

例如:

1

4、元素:
表示一个虚拟主机,为特定的虚拟主机处理所有请求。

属性:
  appBase:设定应用程序的基目录,绝对路径或相对于%CATALINA_HOME%的路径名;
  autoDeploy:指示Tomcat运行时,如有新的WEB程序加开appBase指定的目录下,是否为自动布署,默认值为true;
  className:实现了org.apache.catalina.Host接口的类,标准实现类为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Host类;
  deployOnStartup:Tomcat启动时,是否自动部署appBase属性指定目录下所有的WEB应用程序,默认值为true;
  name:虚拟主机的网络名(必须);

标准Host实现类org.apahce.catalina.core.StandardHost支持的附加属性:

deployXML:为false将不会解析WEB应用程序内部的context.xml,默认值为true;
  unPackWARs:虚拟主机指定临时读写使用的目录的路径名,不设,Tomcat会在%CATALINA_HOME%/work目录下提供一个合适的目录;

1
2
配置虚拟主机:
3 <Hostname=“xxx” appBase="/test">
4 <Contentpath=" " docBase=“www/”/>
5

5、元素:
一个WEB应用程序,处理当前WEB应用程序的所有请求,每一个必须使用唯一的上下文路径。

属性:
  className:实现了org.apache.catalina.Context接口的类,标准实现类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Context类;
  cookies:是否将Cookie应用于Session,默认值为true;
  crossContext:是否允许跨域访问,为true时,在程序内调用ServletContext.getContext()方法将返回一个虚拟主机上其它web程序的请求调度器;默认值为false,调 径用  getContext()返回为null;
  docBase:绝对路径或相对于Host的appBase 属性的相对路径;
  privileged:为true,允许Web应用程序使用容器的Servlet;
  path:指定上下文路径。一个虚拟主机中,上下文路径必须唯一;
  reloadable:为true,Tomcat运行时,如果WEB-INF/classes和WEB-INF/lib目录中有改变,Tomcat会自动重新加载该WEB应用程序。虽方便,但开销也大,默认值为false,我们在调用可以打开,发布后再关闭;
  cacheMaxSize:静态资源缓存最大值,以KB为单位,默认值为10240KB;
  cachingAllowed:是否允许静态资源缓存,默认为true;
  caseSensitive:默认为true,资源文件名大小写敏感,如果为false大小写不敏感;
  unpackWAR:默认为true;
  workDir:为WEB应用程序内部的Servlet指定临时读写的目录路径名。如没有设置,则Tomcat会在%CATALINA_HOME%/work目录下提供一个合适的目录;

一个 server 有一个 service,一个 service 里有多个 connector 和一个 engine,不同的 connector 除了端口可能不同,协议也可能不同。多个connector 对应一个 engine。  engine 代表我们应用程序的容器。一个 engine 中有一个到多个 host,一个host 代表我们的一个虚拟主机。host 里又有一个到多个 context,一个 context 代表了一个应用程序的虚拟子站点。

四、tomcat-users.xml

Tomcat Manager是Tomcat自带的、用于对Tomcat自身以及部署在Tomcat上的应用进行管理的web应用。Tomcat是Java领域使用最广泛的服务器之一,因此Tomcat Manager也成为了使用非常普遍的功能应用。

在默认情况下,Tomcat Manager是处于禁用状态的。准确地说,Tomcat Manager需要以用户角色进行登录并授权才能使用相应的功能,不过Tomcat并没有配置任何默认的用户,因此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用户配置之后才能使用Tomcat Manager。

Tomcat Manager的用户配置是在Tomcat安装目录/conf/tomcat-users.xml文件中进行管理的。

Tomcat Manager的用户配置非常简单,下面我们以一个具体的配置为例:

<tomcat-users>
   <role rolename="manager-gui"/>
   <role rolename="manager-script"/>
   <user username="tomcat" password="tomcat" roles="manager-gui"/>
   <user username="admin" password="123456" roles="manager-script"/>
</tomcat-users>

如上所示,我们只需要在tomcat-users节点中配置相应的role(角色/权限)和user(用户)即可。一个user节点表示单个用户,属性username和password分别表示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属性roles表示该用户所具备的权限。

user节点的roles属性值与role节点的rolename属性值相对应,表示当前用户具备该role节点所表示的角色权限。当然,一个用户可以具备多种权限,因此属性roles的值可以是多个rolename,多个rolename之间以英文逗号隔开即可。

稍加思考,我们就应该猜测到,rolename的属性值并不是随意的内容,否则Tomcat怎么能够知道我们随便定义的rolename表示什么样的权限呢。实际上,Tomcat已经为我们定义了4种不同的角色——也就是4个rolename,我们只需要使用Tomcat为我们定义的这几种角色就足够满足我们的工作需要了。

以下是Tomcat Manager 4种角色的大致介绍(下面URL中的*为通配符):

manager-gui
允许访问html接口(即URL路径为/manager/html/)
manager-script
允许访问纯文本接口(即URL路径为/manager/text/
)
manager-jmx
允许访问JMX代理接口(即URL路径为/manager/jmxproxy/)
manager-status
允许访问Tomcat只读状态页面(即URL路径为/manager/status/
)
从Tomcat Manager内部配置文件中可以得知,manager-gui、manager-script、manager-jmx均具备manager-status的权限,也就是说,manager-gui、manager-script、manager-jmx三种角色权限无需再额外添加manager-status权限,即可直接访问路径/manager/status/*。

配置tomcat的时候遇到了以下问题:

1.刚开始需要用户名密码,不知道用户名和密码是什么,但是输入什么都不正确。

解决办法:

自己在tomcat-users.xml中按格式添加用户 conf文件夹里面

默认是注释掉了的,这主要是考虑到服务器的安全,如果是本地测试,去掉以下这段注释,然后重启动服务器,再输入


   <role rolename="tomcat"/>

    <role rolename="role1"/>

    <user username="tomcat" password="tomcat" roles="tomcat"/>

    <user username="both" password="tomcat" roles="tomcat,role1"/>

    <user username="role1" password="tomcat" roles="role1"/>

用户和密码都一目了然了。

2.进入manager界面之后,显示的是403 Access Denied。

解决办法:

在conf/tomcat-users.xml文件中看到这么一段话:

NOTE: By default, no user is included in the “manager-gui” role required

to operate the “/manager/html” web application. If you wish to use this app,

you must define such a user - the username and password are arbitrary.

也就是说,为了考虑安全,tomcat默认还是没有manager-gui的管理权限的,如果想要使用manager

的话,需要自行加入管理权限(角色)。

需要加一个这样的权限(角色)

  <role rolename="manager-gui"/>

然后再加到需要的用户名中去

  <user username="tomcat" password="tomcat" roles="tomcat,manager-gui"/>

这样OK了。

相关标签: 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