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微软拥抱低代码,程序员们要“失业”?
那么,巨头布局,资本支持,低代码好时代快要来临的同时,程序员们是不是就要失业了?本篇作者就对此话题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
今年年初,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接受《钛媒体》专访时说:“2021年的潮流就是低代码开发。”
只需要拖拽操作或者几行基础代码,就能完成以往需要程序员才能搭建的各类应用系统,对效率要求较高的企业而言,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这正是低代码甚至无代码平台诞生的内在动力。由于其现实需求庞大,这个赛道正逐渐成为数字化浪潮里新的被追逐对象。未来五年,国内无代码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逼近50%,巨头布局,资本支持,低代码的好时代也许要来了。
一、谁在支持低代码?
10月18日,无代码开发平台轻流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老股东腾讯、新进创投继续加码——今年3月,腾讯刚领投了其数千万元a+轮融资。
腾讯的投资或许与彼时钉钉年度发布会上强调应用开发平台新定位,并且进一步整合钉钉宜搭、氚云、简道云等钉钉生态内的低代码开发产品有关。
要知道,目标是打通阿里云和钉钉底层能力与技术、将企业原有it系统与钉钉连接的“钉钉宜搭”在2020年12月才正式推出,一个月后便实现了战略地位升级。此外,阿里还战略投资了另一家低代码平台创业公司奥哲网络。
由此,巨头支持成为低代码发展的第一个因素。阿里、腾讯的低代码建设是为了补全自身生态。钉钉在10月初的未来组织大会上宣布,截至8月31日,钉钉平台的“钉应用”数超过150万,较年初增长三倍,其中低代码应用8个月增长86万个。这既满足了组织型客户的需求,又提升了企业对平台的粘性。
网易有数帆轻舟低代码平台,华为应用魔方appcube与华为生态形成协作,百度智能云旗下爱速搭和腾讯直系的云微搭weda都在公测阶段。微软和西门子旗下平台这两年也相继进入中国。
巨头有了,创业公司也有了,资本顺势进入,资金支持成为低代码行业发展的第二支柱。铅笔道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国内低/无代码企业近70家。行业投融近三年金额约15亿,赛道上的公司总估值近70亿,光轻流一家就在2021年之前获得了四轮融资。
本质上,巨头和资本看中的,还是企业在开发上存在的实际问题。
市场机构gartner预计,2021年市场对于应用开发的需求将五倍于it公司的产能——细分需求太多,程序员不够用了,而且这还没有包含后续的维护、迭代等资源支出。这时,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即应用程序平台即服务,核心是低代码带来的一站式服务)诞生了。
轻流ceo薄智元认为:
世界500强企业,碍于总部的管控,上一套新的系统非常麻烦,他们会用轻流的平台解决一些小系统的问题。腰部企业会用轻流打造核心业务系统,小微企业会用轻流来打造差异化竞争的部分。
这就体现了当前低代码服务的三大优势:
- 易部署,适合不同体量企业的it环境。
- 高效率,满足具体业务人员的需求。
- 复用带来边际成本降低,能接受相对低客单价的产品,中小企业也能为低代码企业带来利润空间。
现实需求是低代码产业发展的终极原因。在这背后是数字化趋势下,企业内部it、销售、财务等各部门拥有了寻求更高沟通与协作效率的条件。尤其是业务人员可以凭借低代码平台搭建自己需要的产品系统,更加精准,开发成本也更低。
在形势一片大好下,低代码行业似乎成了数字化浪潮的“天选之子”,但与此同时,它是否真的能做到代行程序员的职责呢?
二、无代码或许会到来,但“去程序员”不会发生
甲子光年发布的《低代码市场调研报告》(2021)指出,近几年it开发人才支出不断走高,但相应的开发效率提升并没有明显进步,反倒是在时间、沟通等多方面成本增长。
不过,“去程序员”将不会因为低代码的流行而发生,即使进化到无代码也不行,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不妨设想到了全面低代码甚至无代码阶段,以apaas为核心的产品要完全代替程序员需要什么条件:
- 开发期,业务人员自主搭建应用底层。
- 使用中,自主满足个性化需求。
- 建立后,保持迭代更新。
底层是低代码的基础,这是它能做到的,但另外两项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方面,b端产品永远是底层为先,满足个性化需求要么加钱,要么自己二次开发,这与低代码本意相违背,也使从业公司变成了一个传统的软件企业,低代码名存实亡。
另一方面,在使用后保持迭代更新对原本的搭建者而言是一件完全不同维度的事。究其原因,apaas不是saas,后者是免维护的。但对低代码开发的应用而言,涵盖的内容越多,系统越复杂,最终会超出原始创建者的能力范围,造成工作效率再一次下降。毕竟,他本身就不是专业程序员。
低代码的终极痛点是,对非it人士,它确实有满足80%需求的能力,但如果基于这种乐观预期放弃剩下的20%,一旦到了关键节点,使用者很可能要付出超过80%的成本去补全它。
因为在任何的一个完整生态中,必然有日常使用不起眼、开发者不关注,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部分,尤其是b端产品强调底层通用性,更容易发生整体结构的问题。而低代码关注的是日常高频重复需求,释放这一部分生产力。
那如果有企业将同样多的精力放在容易被忽视的需求,为目标客户做好全套it服务呢?
这不叫低代码,这叫“外包”。
低代码的本意是提高效率,起到关节的润滑作用,而不是把所有难题通通丢给第三方去解决。始终牢记,低代码企业要关心的并不是企业所有的it产品问题,而是低代码所能触及并容易发生的问题。低代码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是对程序员工作的补充,而非代替。
三、结语
如果说低代码概念和产品的缘起都来自企业对效率的要求提升,那么有部分人士认为无代码时代到来后程序员就会走向失业的观点,无疑陷入了“提高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砍掉中间环节”这一粗暴认知。尤其是对中大型企业而言,“能跑就行”几乎不可能成为重要应用系统组件的实施标准。
在美股研究社看来,低代码的兴起反而为数字化趋势下企业效能增长提供了一种思路——如果一个沟通链带来了效率损失,那就尽可能让它融为一体。说大家都能听懂的话、做大家都能看懂的事,赋能而非代替,这才是低代码的应用目标,也是低代码企业应该要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 从一介草莽做到大将军 韩信最后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 大约二十分钟后,来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