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ful API 规范
前言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 表现层状态转化. 如果一个架构符合REST原则,就称它为RESTful架构。
概念
REST的名称"表现层状态转化"中,省略了主语。“表现层"其实指的是"资源”(Resources)的"表现层"。所谓"资源",就是网络上的一个实体,或者说是网络上的一个具体信息。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种服务,总之就是一个具体的实在。
你可以用一个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种资源对应一个特定的URI。要获取这个资源,访问它的URI就可以,因此URI就成了每一个资源的地址或独一无二的识别符。所谓"上网",就是与互联网上一系列的"资源"互动,调用它的URI。
表现层(Representation)
"资源"是一种信息实体,它可以有多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把"资源"具体呈现出来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现层(Representation)。
URI只代表资源的实体,不代表它的形式。严格地说,有些网址最后的".html"后缀名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个后缀名表示格式,属于"表现层"范畴,而URI应该只代表"资源"的位置。
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应该在HTTP请求的头信息中用Accept和Content-Type字段指定,这两个字段才是对"表现层"的描述。
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
互联网通信协议HTTP协议,是一个无状态协议。这意味着,所有的状态都保存在服务器端。因此,如果客户端想要操作服务器,必须通过某种手段,让服务器端发生"状态转化"(State Transfer)。而这种转化是建立在表现层之上的,所以就是"表现层状态转化"。
客户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协议。具体来说,就是HTTP协议里面,四个表示操作方式的动词:GET、POST、PUT、DELETE。
它们分别对应四种基本操作:GET用来获取资源,POST用来新建资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PUT用来更新资源,DELETE用来删除资源。
综述
- 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这种资源的某种表现层;
- 客户端通过四个HTTP动词,对服务器端资源进行操作,实现"表现层状态转化"。
注意事项:
最常见的一种设计错误,就是URI包含动词。因为"资源"表示一种实体,所以应该是名词,URI不应该有动词,动词应该放在HTTP协议中。
另一个设计误区,就是在URI中加入版本号. 因为不同的版本,可以理解成同一种资源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应该采用同一个URI。版本号可以在HTTP请求头信息的Accept字段中进行区分
但是, 将版本号放在HTTP头信息中不够直观, 不如放到URL中方便. Github 采用这种做法。
设计
-
协议: 使用HTTPS协议.
-
域名: 部署到专用域名之下. 例如:
https://yujian95.cn/api/
-
版本(Versioning): 将API版本号放入URL. 例如:
https://yujian95.cn/api/v1/
或https://api.yujian95.cn/v1/
-
路径(Endpoint): 路径又称"终点"(endpoint),表示API的具体网址。在RESTful架构中,每个网址代表一种资源(resource),所以网址中不能有动词,只能有名词,而且所用的名词往往与数据库的表格名对应。一般来说,数据库中的表都是同种记录的"集合"(collection),所以API中的名词也应该使用复数。
-
HTTP动词: 对于资源的具体操作类型,由HTTP动词表示。
- GET(SELECT):从服务器取出资源(一项或多项)。
- POST(CREATE):在服务器新建一个资源。
- PUT(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改变后的完整资源)。
- PATCH(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改变的属性)。
- DELETE(DELETE):从服务器删除资源。
- HEAD:获取资源的元数据。
- OPTIONS:获取信息,关于资源的哪些属性是客户端可以改变的。
-
过滤(Filtering): API应该提供参数,过滤返回结果。参数的设计允许存在冗余,即允许API路径和URL参数偶尔有重复。
- ?limit=10:指定返回记录的数量
- ?offset=10:指定返回记录的开始位置。
- ?page=2&per_page=100:指定第几页,以及每页的记录数。
- ?sortby=name&order=asc:指定返回结果按照哪个属性排序,以及排序顺序。
- ?animal_type_id=1:指定筛选条件
-
状态码(Status Codes): 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状态码和提示信息,常见的有以下一些(方括号中是该状态码对应的HTTP动词)。
- 查看完整 Http 状态码
- 200 OK -
[GET]
:服务器成功返回用户请求的数据,该操作是幂等的(Idempotent)。 - 201 CREATED -
[POST/PUT/PATCH]
:用户新建或修改数据成功。 - 202 Accepted -
[*]
:表示一个请求已经进入后台排队(异步任务) - 204 NO CONTENT -
[DELETE]
:用户删除数据成功。 - 400 INVALID REQUEST -
[POST/PUT/PATCH]
:用户发出的请求有错误,服务器没有进行新建或修改数据的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 401 Unauthorized -
[*]
:表示用户没有权限(令牌、用户名、密码错误)。 - 403 Forbidden -
[*]
表示用户得到授权(与401错误相对),但是访问是被禁止的。 - 404 NOT FOUND -
[*]
:用户发出的请求针对的是不存在的记录,服务器没有进行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 406 Not Acceptable -
[GET]
:用户请求的格式不可得(比如用户请求JSON格式,但是只有XML格式)。 - 410 Gone -
[GET]
:用户请求的资源被永久删除,且不会再得到的。 - 422 Unprocesable entity -
[POST/PUT/PATCH]
当创建一个对象时,发生一个验证错误。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
:服务器发生错误,用户将无法判断发出的请求是否成功。
-
错误处理(Error handling): 如果状态码是4xx,就应该向用户返回出错信息。一般来说,返回的信息中将error作为键名,出错信息作为键值即可。
{ "error": "Invalid API key" }
-
返回结果: 针对不同操作,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结果应该符合以下规范。
- GET /collection:返回资源对象的列表(数组)
- GE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单个资源对象
- POST /collection:返回新生成的资源对象
- PU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 PATCH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 DELETE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一个空文档
-
Hypermedia API: 即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连向其他API方法,使得用户不查文档,也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例如,向
api.example.com
的根目录发送请求,就会得到这样一个文档. Hypermedia API的设计被称为HATEOAS。- link属性,用户读取这个属性就知道下一步该调用什么API了。
- rel表示这个API与当前网址的关系(collection关系,并给出该collection的网址)。
- href表示API的路径。
- title表示API的标题。
- type表示返回类型。
{"link": { "rel": "collection https://www.example.com/zoos", "href": "https://api.example.com/zoos", "title": "List of zoos", "type": "application/vnd.yourformat+json" } }
-
其他: API的身份认证应该使用OAuth 2.0框架。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格式,应该尽量使用JSON,避免使用XML。
实践
/**
* @file: GroupController
* @author: <a href="https://yujian95.cn/about/">YuJian</a>
* @description: 分组管理模块
* @date: Created in 10/12/19 2:12 PM
* @modified:
* @version: 1.0
*/
@Api(value = "/user", tags = "分组管理模块")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user")
@CrossOrigin
public class UserGroupController {
@Resource
private IUserGroupService groupService;
@Resource
private IAdminService adminService;
@Resource
private IUserBasicInfoService infoService;
@ApiOperation("添加分组")
@RequestMapping(value = "/group",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
public CommonResultDTO createGroup(@RequestBody GroupParam param) {
if (groupService.insert(param)) {
return CommonResultDTO.success();
}
return CommonResultDTO.failed();
}
@ApiOperation("删除分组")
@RequestMapping(value = "/group/{groupId}", method = RequestMethod.DELETE)
public CommonResultDTO deleteGroup(@PathVariable Integer groupId) {
if (groupService.count(groupId) == 0) {
return CommonResultDTO.validateFailed();
}
if (groupService.delete(groupId)) {
// 删除,同时修改原有成员分组
return CommonResultDTO.success();
}
return CommonResultDTO.failed();
}
@ApiOperation("编辑分组")
@RequestMapping(value = "/group/{groupId}", method = RequestMethod.PUT)
public CommonResultDTO updateGroup(@PathVariable Integer groupId, @RequestBody GroupParam param) {
if (groupService.count(groupId) == 0) {
return CommonResultDTO.validateFailed();
}
if (groupService.update(groupId, param)) {
return CommonResultDTO.success();
}
return CommonResultDTO.failed();
}
@ApiOperation("获取分组信息")
@RequestMapping(value = "/group/{groupId}",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CommonResultDTO getGroup(@PathVariable Integer groupId) {
if (groupService.count(groupId) == 0) {
return CommonResultDTO.validateFailed();
}
TbUserGroup group = groupService.get(groupId);
if (group == null) {
return CommonResultDTO.failed();
}
return CommonResultDTO.success(group);
}
@ApiOperation("分页: 查找分组信息")
@RequestMapping(value = "/group/list/{pageNum}/{pageSize}",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CommonResultDTO searchGroup(@PathVariable Integer pageNum, @PathVariable Integer pageSize,
@RequestParam Integer status, @RequestParam(required = false) String keyWord) {
if (status > 1 || status < -1) {
return CommonResultDTO.validateFailed();
}
return CommonResultDTO.success(CommonPageDTO.restPage(groupService.list(keyWord, status, pageNum, pageSize)));
}
@ApiOperation("设置状态")
@RequestMapping(value = "/list/status", method = RequestMethod.PUT)
public CommonResultDTO updateGroupStatus(@RequestParam Integer status, @RequestParam List<Integer> list) {
if (list.size() == 0 || status > 1 || status < -1) {
return CommonResultDTO.validateFailed();
}
return CommonResultDTO.success(groupService.updateStatus(status, list));
}
}
参见
下一篇: RESTful 规范与接口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