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day 13】内置函数01
程序员文章站
2024-01-23 11:29:58
1、python3.6.2 一共有 68个内置函数2、分成6个大类 1、反射相关-4个 2、面向对象相关-9个 3、作用域相关--2个 1、globlas() #注意:最后是s,复数形式 查看全局作用域中的全局变量的名字--返回的是字典 2、locals() #注意:最后是s,复数形式 查看当前位置 ......
1、python3.6.2 一共有 68个内置函数
2、分成6个大类
1、反射相关-4个
2、面向对象相关-9个
3、作用域相关--2个
1、globlas() #注意:最后是s,复数形式
查看全局作用域中的全局变量的名字--返回的是字典
2、locals() #注意:最后是s,复数形式
查看当前位置中变量的名字--返回的是字典
1、当前位置是函数内,就是查看局部作用域中的局部变量的名字
2、当前位置是函数外,就是查看全局作用域中的全局变量的名字(和globals()一样)
取决于当前位置是函数内还是函数外
4、迭代器、生成器相关-3个
1、range()
主要用于for循环,进行循环遍历
2、iter() 和__iter__()
001 __iter__()
1、可迭代的: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可迭代类型的(可迭代的)--iterable
就看这个对象或者类的全部方法中是否包含__iter__(),包含就是可迭代的
li1 = [1,2]
print('__iter__' in dir(li1)) #true 就说明对象li1是可迭代的--iterable
2、可迭代的数据类型:str list tuple dict set open() range(3)
3、迭代器:it1 = li1.__iter__() #这里it1就是迭代器--iterator
002 iter() #内部执行依然用的是__iter__()
li1 = [1,2]
it1 = iter(li1) #这里的it1就是迭代器--iterator
it1 = li1.__iter__() #和上面等效
def iter(args):
return args.__iter__()
小结:
it1 = iter(li1) #这里的it1就是迭代器--iterator 参数是可迭代对象
it1 = li1.__iter__()
写法
迭代器1 = iter(可迭代对象) #对象作为参数传入
迭代器2 = 可迭代对象.__iter__() #对象调方法
3、next()和__next__()
001 __next__()
迭代器或者生成器向下取值,只能向下取值,不能后退
1、迭代器向下取值
li1 = [1,2]
it1 = li1.__iter__() #迭代器
it1.__next__() #取值一次
next(li1) #和上面等效
2、生成器向下取值
gen = (i for i in range(3)) #产生一个生成器
gen.__next__() #取值一次
next(li1) #和上面等效
002 next() #内部执行依然用的是__next__()
小结:
迭代器对象.__next__() #对象调方法
next(迭代器对象) #对象作为参数传入 和上面是等效的
生成器对象.__next__() #对象调方法
next(生成器对象) #对象作为参数传入 和上面是等效的
5、其他-12个
1、输入输出--2个
input()
print()
2、内存相关--2个
id() :输出对象的内存地址
hash()
数据结构--重点理解--及其重要--必须理解掌握
1、列表(数组):list(array)
有索引号,有位置的一组数据
优点:查询根据索引号,效率非常高
缺点:删除一个元素或者新增一个元素,其他所有的元素都要移动位置,效率非常低
2、链表:
概念:由数据和后面的指针组成,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的位置,一个接一个
类比:火车每一节车厢就是数据-装人,
车厢后面的连接处的车钩就是指针-指向下一节车厢
优点:新增一个元素到指定位置,比如新增一个元素到位置2和位置3之间,
只需要把位置2后面的指针,指向新元素,然后把新元素的指针指向位置3即可完成;
删除一个指定位置的元素,比如删除位置4的元素,
只需要将位置3后面的指针指向位置5即可
上述不管是新增还是删除一个元素,都不需要向列表一个,整个列表其它元素的位置都要偏移
所以,新增或者删除的效率非常高
缺点:查询的效率比较低
原因:要找到位置3的数据,需要找到位置2的指针,
找到位置2后,还需要找到位置1的指针
就是每次查询一个元素,都需要查询到这个元素的起点元素才行
3、哈希表:hash()
概念:由列表和链表2部分组成
第一排是列表
第二排是列表的每个元素下面都连接着链表
原理:哈希表在每次存储的时候,把对象(比如-alex)交给hash()算法计算出一个数值-哈希值,
根据这个数值,存储到对应的列表的索引号位置
比如:存储过程: 'alex'=5
'alex'这个变量经过hash()算法计算出的数值是5,那么就存储到索引号是5的位置(属于列表),
'alex'这个变量不是直接存放在索引号5这个位置,
而是放在列表中索引号是5这个位置下面的链表的数据中
查询-取值过程:
下一次,取值或者查询、查找'alex'这个变量的时候,依然会根据对象交给hash()算法
计算出-哈希值(这里是5),然后直接取找5这个位置
备注:这里的5这个位置-或者索引号,就是'alex'这个变量在内存空间的内存地址--房间号
优点:由于兼具列表和链表,所以新增、删除、查询的效率都非常高
缺点:哈希表都比较的大,比如有100个索引号(内存编号)位置,只存储了10个数值,其余90个位置是空的,
就浪费了90%的空间
比较耗费空间--内存(就是以空间换时间)
备注:空间换时间
空间上:浪费内存空间
时间上:快,效率高
应用:字典的存储就是--哈希表
哈希表中列表存储的是字典的key,链表存储的是字典的value
目前基本数据结构:列表(数组),链表,哈希表-dict(堆栈、队列、树)
基本数据类型:bool int(float) str list tuple dict set
3、文件操作相关
open()
4、查看帮助
help()
5、查看对象或者类有哪些内置方法
dir()
6、查看变量名是否是可以被调用的,用来区分普通变量和函数名
callable()
7、模块导入相关
__import__() #用的较少 一般是import os
8、字符串类型代码的执行
01 eval() 参数是字符串,返回的是去掉字符串两端的引号
#1 将字符串形式的列表,转换成列表
s1 = "['jack','tom']" #字符串转换成了列表,去掉了两端的双引号
print(eval(s1)) #['jack', 'tom']
#2 将字符串形式的字典,转换成字典 应用场景:前后端传递数据的json串就是--字符串形式的字典
s2 = "{'name':'jack','age':123}" #字符串转换成了字典,去掉了两端的双引号
print(eval(s2)) #{'name': 'jack', 'age': 123}
#3 将字符串形式的数字,转换成数字int
s3 = '12'
print(eval(s3)) #12
print(type(eval(s3))) #<class 'int'>
#4 将字符串形式的数字表达式,转换表达式的结果-int 应用场景:计算器
s4 = '1+2+3'
print(eval(s4)) #6
print(type(eval(s4))) #<class 'int'>
2 exec() 可以执行字符串的代码,只是执行,没有返回值(可以变相获得返回结果
print(exec('1+2+3')) #none 没有返回值,所以是none
print(exec('a=1+2+3')) #none 没有返回值,所以是none,但是'a=1+2+3' 相当于a=6 注意点
print(exec('a=6')) #none 没有返回值,所以是none,和上面等效 变相获取返回结果
print(a) #6
eval()和exec()之间的区别
1、前者有返回值
2、后者没有返回值(部分情况,可以变相获得返回值)
3 compile() 将字符串类型的代码编译. 代码对象能够通过exec语句来执行或者eval()进行求值
参数1:存放字符串类型的代码
参数2:py文件的文件路径,类型是str
代码存放的⽂文件名, 当传⼊了第一个参数的时候, 这个参数给空就可以了
参数3:模式,一共是3个,类型是str
1、模式1--eval模式,对应计算表达式,有返回值的,列表或者字典去掉双引号
2、模式2--exec模式,没有返回值的,比如for循环
3、模式3--single模式-交互模式,比如:含有input的
上述参数1和参数2是二选一的
如果用了参数1,参数2就是空字符串''
compile(source, filename, mode)
参数
source -- 字符串或者ast(abstract syntax trees)对象。。
filename -- 代码文件名称,如果不是从文件读取代码则传递一些可辨认的值。
mode -- 指定编译代码的种类。可以指定为 exec, eval, single。
返回值
返回表达式执行结果
compile()和---exec()、eval()的区别
1、前者多了多代码的编译,最后还是要用到后者
2、后者少了编译的动作,直接运行代码
6、基本数据类型相关-38个
1、和数字相关--14个
1、数字类型--4个
1、bool()
true 1及其他非空的,包括空格
false 0 none null '' [] () {} set()
2、int() #整数
3、float() #小数
4、complex() #复数
整数+小数=有理数
无理数:无限循环小数 比如:pi 1/3
有理数+无理数=实数
虚数:-1的平方根就是虚数
实数+虚数=复数
2、进制转换--3个
1、bin() --十进制转二进制
0b开头表示二进制
0b101就是5
2、oct()--十进制转八进制
0o开头表示八进制
0o11就是9
3、hex() --十进制转十六进制
0x开头表示十六进制
0x11表示11
3、数学运算--7个
1、abs() --求绝对值
2、divmod(arg1,args2) --求商和余数
参数1是被除数,参数2是除数
3、pow(args1,args2) --求args1的args2次方
4、round(args1[,args2]) --四舍五入
将参数1进行四舍五入,参数2不是必须,如果参数2写了3,就是保留3位小数
注意:小数的四舍五入可能不准确
print(round(4.12345,2)) #4.12 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
print(round(4.5)) #4 因为4.5在计算机中可能是4.49999999999
print(round(9.5)) #10 因为9.5在计算机中可能是9.50000000001
5、sum(iterable[,int|float])
1、参数是可迭代的-iterable
2、参数2可以不写,默认是0
3、参数1的元素和参数2可以是int,也可以是float
4、返回的是iterable中元素的和,然后加上参数2
5、注意:1:参会1如果不是iterable,就会报错
print(sum(1,2)) #报错 typeerror: 'int' object is not iterable
6、注意点2:参数1是字符串的时候
s1 = '123' #当s1 = 123的时候,会自动把int123转换成str-'123'
print(s1,2) #123 2
6、max(arg1,arg2...argn)
max(iterable)
1、如果是多个位置参数,则返回其最大值
位置参数推荐是int或者float,不推荐字符串
2、如果参数是iterable,则返回其元素中最大值
7、min(arg1,arg2...argn)
min(iterable)
1、如果是多个位置参数,则返回其最小值
位置参数推荐是int或者float,不推荐字符串
2、如果参数是iterable,则返回其元素中最小值
2、和数据类型相关--24个
1、数据集合--3个
1 set()
2 frozenset()
set和frozenset的区别 类似 列表和元组
set是可变类型,可以增删改
frozenset是不可变类型,不能增删改
不可变类型(可哈希的)可以作为字典的key
可变类型(不可哈希的)不能作为字典的key--会报错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set'
不可变数据类型:str int|float bool tuple frozenset
可变数据类型:list dict set
3 dict()
2、相关内置函数--8个
1 len(iterable) 求长度 -ok 1 代码注释-help 2 官网 3 cainiao
1、参数是可迭代的-iterable
str list tuple dict set range()
2 sorted(iterable,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排序
1、参数1是可迭代的-iterable
2、后面的3个参数都是必选的(不写都有默认值)
1、reverse=false,默认升序
reverse=true,是降序
2、参数3--key
默认是none
比如:列表的元素是元组,按照元组的第二个元素进行排序
3、sorted()函数是将原迭代的对象复制了一份,而没有修改原对象本身
sorted()函数适用于所有的可迭代的类型--iterble
sort()方法是列表的内置方法,对列表本身进行了修改
sort()方法只适用于列表
4、注意点:参数4是reverse,自动提示出来的是reversed,要区分
3 enumerate(iterable, start=0) 枚举
1、参数1是可迭代的-iterable
2、参数2表示索引的起始值
4 any(iterable)
any相等于or--或者
1、其参数中的元素有一个是true,结果就是true;
2、只有全部元素都是false,才是false;
3、如果是空列表、空元组,也是false;
4、0 none '' [] () {} set() false是false;其余都是true
0 none false 空--'' [] () {} set()
5、any的参数是可迭代的对象-iterable
5 all(iterable)
all相等于and-并且,与
1、其参数中的全部元素都是true,结果才是true;有一个是false,结果就是false
2、0 none '' [] () {} set() false是false;其余都是true
0 none false 空--'' [] () {} set()
3、all的参数是可迭代的对象-iterable
4、参数是空列表或者空元组,返回是true--特殊点
6 zip([iterable1, iterable2,...])
1、将2个或者2个以上可迭代对象的对应位置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
返回一个迭代器(可以转换成列表,也可以直接遍历循环)
2、如果可迭代对象的元素个数不相等,打包成元组的时候,以最少元素的为准
--水桶效应
3、序列
1、列表和元组
list() #把参数转换成列表类型
tuple() #把参数转换成元组类型
2、翻转和切片
reversed() #把参数转换成迭代器,把迭代器转换成列表,元素就是反转的
#参数是可迭代类型-iterable
slice() #切片,不常用,了解即可,推荐li1[0:2]写法
3、字符串相关
1、str() #转换成字符串类型
2、format() #参数是int或者float,返回str
1、把int转成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返回str
2、把小数float,保留几位小数,返回str
3、bytes() #把str转换成utf-8的字节
参数是str,返回的是字节(b开头的十六进制)
4、bytearray() #把字符串的字符取出来,转换成ascill数字
参数是str,返回的是数字(0-255之间的ascii数字)
5、ord() #把字符转换成ascii码或者数字
参数是字符,返回是0-255的ascii的数字及255以上的数字
6、chr() #把数字转换成字符
参数是0-65536之间的数字,返回的是字符(英文、中文及其他字符)
7、ascii() #判断字符是否在ascii表中
参数是字符,返回的是字符本身(如果是ascii中),如果不是在ascii中,就返回 \u 开头的
8、repr() #原封不动的输出, 引号和转义字符都不起作用
参数是字符串,返回的是字符串(带引号,转义字符不起作用)
上一篇: Golang中的路由使用详解
下一篇: CSS 阴影动画优化技巧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