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Hibernate?
程序员文章站
2023-12-13 09:07:52
在我做过的很多项目的过程中,我一直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困扰我,那就是持久层的开发。持久层的开发一般来说要么用cmp,要么用jdbc+dao。 cmp就不用说了,它对我来说...
在我做过的很多项目的过程中,我一直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困扰我,那就是持久层的开发。持久层的开发一般来说要么用cmp,要么用jdbc+dao。 cmp就不用说了,它对我来说是一种失败的实践,而jdbc+dao也存在很多的困难,我很难做到把关系表记录完整的映射到持久对象的关系上来,这主要体现在多表的关系无法直接映射到对持久对象的映射上来,可能是一个表映射多个持久对象,有可能是多个表映射一个持久对象,更有可能的是表的某些字段映射到一个持久对象,但是另外一些字段映射到别的持久对象上。而且即使这些问题都处理好了,也不能直接按照对象的方式来对持久对象(po)编程,因为存在1:n关系的持久对象的查询其实就是1+n次对数据库的sql,我曾经有一次失败的持久层设计,结果是某个关联很多其它持久对象的po一查询就是5n+1次 sql,速度慢的不得了,最后不得不整个修改底层设计,最后等于是完全抛弃了对象设计,完全是按照表字段进行操作。
但是这样做非常难受,因为系统的设计是从需求设计,系统设计这样自顶而下的,结果都到了详细设计阶段了,被持久层映射问题限制,不得不自底向上修改设计方案,又回到了按照过程进行编程的老路上来,非常的糟糕。
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最后终于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对象和关系的映射问题。实际上自从oop编程流行以后,就存在这个难题了,所以才有人提出关系数据库进行重新设计,改用对象数据库,但实际上关系数据库并没有被淘汰,于是就只能在上层的应用层找解决方案。这时候我明白了我需要的实际上是一种 orm产品。
我最早想到的orm就是jdo,于是我下载了两个jdo产品,准备认真的学习一下,但是研究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对jdo非常的失望,原因如下:
1、 jdo没有一个好的开源免费实现,好的产品都是商业产品,并且在国内没有销售和技术支持。这就造成了jdo只有学习之用,不能把它用在实际项目中,否则的话,你把软件卖给客户的时候,还要告诉他,你还要另外去买一个国外的软件产品,并且在国内没有技术支持,出了持久层的问题,我们也解决不了,请你自己打国际长途去解决问题,你认为客户能答应吗?
2、jdo不是一个轻量级封装,它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的持久层框架,但是还很不完善,造成了jdo 感觉比较笨重,很多操作方式令人觉得烦琐和古怪。这加重了程序员学习和编程的负担,而且封装的太多会造成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一旦出现报错信息,调试起来非常困难,你很难准确的定位错误究竟出在哪里,封装的越轻,问题越容易定位,越容易解决,封装的越重,问题越复杂,越找不到原因,cmp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出了错误,调试起来非常困难和麻烦。
3、jdo的标准很不完善,存在重大缺陷。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po不能脱离pm(相当于 hibernate的session)而存在,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会造成编程的时候进行大量vo的拷贝操作,烦琐极了;另外一个重大缺陷是静态的 pojo的enhancer,不能运行期动态enhance,无法进行增量编译和调试,编程和调试起来非常烦琐,每次都要手共运行一个工具对pojo进行 enhance;此外还有一些缺陷,例如jdoql不完善,映射关系的表达不够强大等等。
4、jdo产品的分裂。这个问题也比较严重,由于jdo1.0标准的缺陷,而jdo2.0标准还遥遥无期,而各个jdo厂商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除了在易操作性和性能上的提高之外,想要吸引客户,就必须有自己的产品特色。那么1.0标准的缺陷正好给了他们发挥的舞台,每个厂商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标准的缺陷,然而这却造成了jdo 产品事实上的分裂。这种分裂严重到什么程度?我可以简单举个例子:你写好的pojo,用一种jdo的enhancer进行enhance过以后得到的 po,在另一个jdo产品上跑不起来。这很像当年unix的分裂,结果就是二进制代码级的不兼容,而只能在c源代码级兼容。现在的jdo也有这样的趋势,就像app server的差别一样,一个在weblogic上开发好的ejb,移植到websphere,你一定需要重新进行配置。
我心目中的orm最好有如下的特点:
1、开源和免费的license,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研究源代码,改写源代码,进行功能的定制。
2、轻量级封装,避免引入过多复杂的问题,调试容易,也减轻程序员的负担。
3、具有可扩展性,api开放,当本身功能不够用的时候,可以自己遍码进行扩展。
4、开发者活跃,产品有稳定的发展保障。
抛弃了jdo以后,我根据上面的原则,先后排除了toplink,cocobase,castor等,最后选择了apache ojb和hibernate。
ojb的排除很容易做出,一是因为它的文档太简单,太少;二是因为ojb计划下一个版本全面支持jdo,它的api会有重大变动,所以现阶段学习ojb是个错误,等它的api稳定了以后再学习不迟。
hibernate的发现是很偶然的事情,只是在别人提到jdo的产品中,附带提了提而已,但当我开始研究hibernate之后,我发现终于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orm了。
hibernate 完全符合我上面提到的标准之外,也解决掉了jdo的所有缺陷,而且方式之优雅令人赞叹。hibernate的文档也是非常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它不仅仅是 hibernate的功能介绍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一个持久层设计的最佳实践的经验总结,文档里面的例子,文档里面的总结全部都是最佳设计的结晶。我认真的把hibernate读下来的感觉就是,不单单把hibernate掌握住了,而且对持久层的设计的经验都长了一大块,以前可从来没有觉得持久层的设计还有那么多的学问,也由此感觉到gavin绝对是一个大牛人。
当然选择hibernate最最重用的原因是hibernate是一个我能够完完全全驾驭的了的软件。hibernate的源代码非常少,而且写的非常简洁,我总觉得挺奇怪的,这么少的源代码能够实现这么多的功能,是个奇迹。 hibernate的源代码树分的很清楚简单,源代码很易读,我一旦碰到文档中没有讲到的问题,或者文档中提到但是我搞不清楚的地方,我就去源代码中找,所有的问题都豁然开朗,而且让我对hibernate的运行原理和细节搞的特别清楚,好像hibernate就像自己写的代码一样,很清楚的知道,怎么写程序可以让hibernate运行效率最高,最省内存,程序出了错误,很清楚的知道是什么地方的问题,怎么解决。所以用hibernate让我特别放心,我能够驾驭它,而不像那些过于复杂的软件,本身框架就复杂的很,再加上不开源,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但是这样做非常难受,因为系统的设计是从需求设计,系统设计这样自顶而下的,结果都到了详细设计阶段了,被持久层映射问题限制,不得不自底向上修改设计方案,又回到了按照过程进行编程的老路上来,非常的糟糕。
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最后终于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对象和关系的映射问题。实际上自从oop编程流行以后,就存在这个难题了,所以才有人提出关系数据库进行重新设计,改用对象数据库,但实际上关系数据库并没有被淘汰,于是就只能在上层的应用层找解决方案。这时候我明白了我需要的实际上是一种 orm产品。
我最早想到的orm就是jdo,于是我下载了两个jdo产品,准备认真的学习一下,但是研究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对jdo非常的失望,原因如下:
1、 jdo没有一个好的开源免费实现,好的产品都是商业产品,并且在国内没有销售和技术支持。这就造成了jdo只有学习之用,不能把它用在实际项目中,否则的话,你把软件卖给客户的时候,还要告诉他,你还要另外去买一个国外的软件产品,并且在国内没有技术支持,出了持久层的问题,我们也解决不了,请你自己打国际长途去解决问题,你认为客户能答应吗?
2、jdo不是一个轻量级封装,它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的持久层框架,但是还很不完善,造成了jdo 感觉比较笨重,很多操作方式令人觉得烦琐和古怪。这加重了程序员学习和编程的负担,而且封装的太多会造成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一旦出现报错信息,调试起来非常困难,你很难准确的定位错误究竟出在哪里,封装的越轻,问题越容易定位,越容易解决,封装的越重,问题越复杂,越找不到原因,cmp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出了错误,调试起来非常困难和麻烦。
3、jdo的标准很不完善,存在重大缺陷。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po不能脱离pm(相当于 hibernate的session)而存在,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会造成编程的时候进行大量vo的拷贝操作,烦琐极了;另外一个重大缺陷是静态的 pojo的enhancer,不能运行期动态enhance,无法进行增量编译和调试,编程和调试起来非常烦琐,每次都要手共运行一个工具对pojo进行 enhance;此外还有一些缺陷,例如jdoql不完善,映射关系的表达不够强大等等。
4、jdo产品的分裂。这个问题也比较严重,由于jdo1.0标准的缺陷,而jdo2.0标准还遥遥无期,而各个jdo厂商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除了在易操作性和性能上的提高之外,想要吸引客户,就必须有自己的产品特色。那么1.0标准的缺陷正好给了他们发挥的舞台,每个厂商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标准的缺陷,然而这却造成了jdo 产品事实上的分裂。这种分裂严重到什么程度?我可以简单举个例子:你写好的pojo,用一种jdo的enhancer进行enhance过以后得到的 po,在另一个jdo产品上跑不起来。这很像当年unix的分裂,结果就是二进制代码级的不兼容,而只能在c源代码级兼容。现在的jdo也有这样的趋势,就像app server的差别一样,一个在weblogic上开发好的ejb,移植到websphere,你一定需要重新进行配置。
我心目中的orm最好有如下的特点:
1、开源和免费的license,我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研究源代码,改写源代码,进行功能的定制。
2、轻量级封装,避免引入过多复杂的问题,调试容易,也减轻程序员的负担。
3、具有可扩展性,api开放,当本身功能不够用的时候,可以自己遍码进行扩展。
4、开发者活跃,产品有稳定的发展保障。
抛弃了jdo以后,我根据上面的原则,先后排除了toplink,cocobase,castor等,最后选择了apache ojb和hibernate。
ojb的排除很容易做出,一是因为它的文档太简单,太少;二是因为ojb计划下一个版本全面支持jdo,它的api会有重大变动,所以现阶段学习ojb是个错误,等它的api稳定了以后再学习不迟。
hibernate的发现是很偶然的事情,只是在别人提到jdo的产品中,附带提了提而已,但当我开始研究hibernate之后,我发现终于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orm了。
hibernate 完全符合我上面提到的标准之外,也解决掉了jdo的所有缺陷,而且方式之优雅令人赞叹。hibernate的文档也是非常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它不仅仅是 hibernate的功能介绍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一个持久层设计的最佳实践的经验总结,文档里面的例子,文档里面的总结全部都是最佳设计的结晶。我认真的把hibernate读下来的感觉就是,不单单把hibernate掌握住了,而且对持久层的设计的经验都长了一大块,以前可从来没有觉得持久层的设计还有那么多的学问,也由此感觉到gavin绝对是一个大牛人。
当然选择hibernate最最重用的原因是hibernate是一个我能够完完全全驾驭的了的软件。hibernate的源代码非常少,而且写的非常简洁,我总觉得挺奇怪的,这么少的源代码能够实现这么多的功能,是个奇迹。 hibernate的源代码树分的很清楚简单,源代码很易读,我一旦碰到文档中没有讲到的问题,或者文档中提到但是我搞不清楚的地方,我就去源代码中找,所有的问题都豁然开朗,而且让我对hibernate的运行原理和细节搞的特别清楚,好像hibernate就像自己写的代码一样,很清楚的知道,怎么写程序可以让hibernate运行效率最高,最省内存,程序出了错误,很清楚的知道是什么地方的问题,怎么解决。所以用hibernate让我特别放心,我能够驾驭它,而不像那些过于复杂的软件,本身框架就复杂的很,再加上不开源,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