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无疾骤崩”,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早年他随朱棣参与“靖难之役”,并成功帮朱棣夺取了皇位。永乐二年(1404年),在大学士解缙、黄淮等人的强烈要求下,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成为大明王朝的储君。
从皇太子到皇帝虽然只有一步之遥,但朱高炽的这一步却走了整整二十年,期间还多次遭其二弟汉王朱高煦的挖坑陷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蒙古回师途中去世,朱高炽奉遗诏即皇帝位,史称明仁宗。
朱高炽登基后立即着手解决朱棣在位时期的诸多苛政,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短短几个月时间,大明王朝就从民生凋敝的状态下迅速走出,全国各地都出现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然而就当大家以为明朝将在这位仁君的带领下走向富强时,朱高炽却突然驾崩,从登上皇帝宝座到去世仅八个多月时间。
根据《明仁宗实录》中的记载,朱高炽在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日还接见了来自云南的土司,十一日突感“不豫”,十二日“不豫”变为了“大渐”,即病危的意思,当晚便在饮安殿驾崩了。从健康到去世前后就三天时间,史料中也没有说明死亡原因。因此,明仁宗朱高炽的“无疾骤崩”就成了明朝前期一桩让人费解的谜案,后世对于他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雷劈说
当时的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所以明朝发生的大事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中往往都会有记载。根据《李朝实录》中的说法,一个叫赵忠佐的朝鲜使者在明仁宗驾崩几个月后来到北京,他到处打听消息,终于得到一份关于明仁宗死因的“绝密内参”,里面赫然提到三个字:“天震之”,也就是说被雷劈死了。那么这种说法靠谱吗?其实仔细推敲就能发现完全站不住脚。
被雷劈的先决条件需要在室外,或是在室内紧贴与室外连接的金属物品。明仁宗身为皇帝不太可能在雷雨天跑到室外去放飞自我,而紫禁城的宫殿又都是木质结构,完全不导电。所以根本不具备雷劈条件。由此可见“天震之”的说法应该是那些对明仁宗怀有恶意的人凭空杜撰出来的。
二、皇太子朱瞻基弑父说
另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就是皇太子朱瞻基弑父,其依据是当时朱瞻基被派往南京考察迁都事宜,两京相隔一千一百多公里。以古代的交通条件,从北京派人赶到南京通知朱瞻基,然后朱瞻基再赶往北京,一来一回怎么都得一个月以上,可朱瞻基却在六月初三抵达北京。从明仁宗“大渐”开始算起一共只花了二十二天时间,由此推断朱瞻基是早知此事并提前安排返京。
从正常情况来看,朱瞻基的返程时间确实过快,但也没达到不可能的程度。明朝的驿站系统已经非常发达,在遇上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采用跑一站,换一马的方式完成信息传递,这样一来马匹就能一直以最大速度冲刺。在没有遇到意外耽搁的情况下,二十二天时间在两京跑个来回完全不成问题。
此外,弑君这种事情是天下第一大阴谋,期间出现的意外情况难以想象。如果真是朱瞻基策划此事,他怎么都得亲自坐镇京师指挥才行,断不可能跑到南京坐享其成。
三、误服毒药说
明朝正德年间翰林编修陆釴在他编著的《病逸漫记》中写道:“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这里对明仁宗之死提出两种说法,一是之前提到的被雷劈死,二是宫里有人在食物中下毒打算毒死张皇后,结果却让明仁宗意外中招。那么误服毒药是说法靠谱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古代皇帝、皇后的日常饮食都有极其严格的审查,不仅每餐用什么材料都有详细记录,而且还有专人先行试吃验食。要想在食物中下毒谋害皇帝或皇后不仅难度很大,而且风险极高,一查就能查出哪个环节有鬼。除非是权臣当道,皇权式微,否则谁敢用这种成功率极低的招数。所以误服毒药的说法也几乎不可能。
那么明仁宗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其实最大可能也是吃错了药,但却不是误服毒药。
皇帝和普通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而且皇帝在情欲方面可以随心所欲,所以更容易纵欲过度,把身体掏空。为了补充精力,皇帝会寻求各种“老中医”偏方。而底下的大臣们想要讨好皇帝,往往也会拿出各种独家秘方邀功。
当时有个叫孙汝敬的御史在自己的私人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先皇帝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憸壬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先帝在位不足一年去世,都怪那些奸佞小人进献金石药方所致。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明仁宗确实对偏方情有独钟,平时也没少胡乱服用各种丹药。
古代丹药基本都是一些重金属和矿物质的合成品,少量服用会让人感到精神振奋(其实是中枢神经中毒现象),长期却能置人于死地。明仁宗登基后白天忙于政务,晚上忙于床笫之欢,日夜连轴转。一边吃错药,一边又纵欲过度,再加上他身体本来就过于肥胖,几个因素叠加一起从量变到质变,终于一下子就击倒了这位想要励精图治的帝王。
综上所述,夜读史书认为造成明仁宗死亡的幕后黑手就是吃错药和纵欲过度。明朝史官不能在史书上说皇帝是死于这些原因,所以才用“不豫”、“大渐”来含糊其辞,结果却反而给后人造成了无疾骤崩,死因成谜的困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 电脑蓝屏祸起散热 硬盘故障两例分析与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