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对后世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我国的一项选官措施,最开始是三国时代魏国的陈群提出的,经过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图)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浅述九品中正制的历史得失及其对现代人事制度的影响与启迪。
一部《三国演义》让三国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脍炙人口,许多人喜欢三国历史的跌宕起伏,喜欢英雄的文武盖世。但其实《三国演义》中很多东西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就文学方面而言,这部书无疑是成功的。三国是一个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英雄不仅是大众眼中叱咤疆场的马上骄子,许多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史之人亦是英雄的典范。创建九品中正制的陈群就是其中的一员。
对于九品中正制的产生,《三国演义》当中有过描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内部桓灵昏聩误国,十常侍乱政;外部是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黄巾平定后,各方诸侯举兵自立,*已失去管辖地方的权力。待到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此时的*已是象征的存在,有名无实,官员的任命与选拔全掌握在曹操的手中。经过多年的混战,诸侯相继被歼灭,历史进入三国鼎立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为了取得世族大家的支持登上皇帝位,批准了由陈群制定的得到众人认可的九品中正制。
在汉代,人才的选举是以一种现在称之为“乡举里选”的制度,也就是地方上的推选,地方官员在自己的辖区内寻找廉洁孝道之人向*推送,亦称“举孝廉”。孝廉必须是在乡居里甲中大家公认的贤人。举荐进京的人还需通过*的一番考试,据此安排相应的官职。然而到了三国时期,经过了长期的混战,*与地方联系早已中断,地方也是一片混乱,原有的乡村里甲制度已经破裂,乡举里选业已无法实施,*内部顿时没有了用人标准。在乱世明显的重武轻文,武官的乱用与文官的排挤,使很多士族大家不满,而当时士族豪门又是*与地方*最大的阶层,因此曹丕为了僭越为帝,不得不取得士大夫阶层的支持,而最大的利器就是选举制的的改革,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此制大体,是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中国的*向来是一丛众,一丛贤。至于贤人是否真贤,中正是否中正,则与此制度无关。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为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上没有一项制度是经久不衰的,九品中正制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此项制度的弊端也显示出来。首先各方人争做中正,全国人才集中到*,地方无才,地方行政效率降低,思想文化也渐趋落后。地方垮台,*自然无法独存。其次吏部在人才的任免方面全部依据中正评语,则官吏的升黜之权皆在中正,致使时人竞相追逐此等权利,而无暇顾及其他职位之实事。最后世家大族通过中正控制朝廷官吏的任免,致使当时为官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造就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后人大多批评九品中正制,其实制度往往没有对错与好坏,关键是使用的对象和时机,墨守成规、不切实际,终将会付出代价。
反观今日,九品中正制对现代的人事制度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才的选拔、官员的任免同样需要广大民众的评定与推举。人事的安排都是有客观标准的,秉持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好的制度,如今的制度都是向西方学来的,然而历史证明西方所提出的的*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九品中正制就隐含了*的影子。纵观九品中正制的制度生涯,它是失败的,失败在制度本身的缺陷,本身就是一个解决一时弊端的临时制度却被沿用了数百年。对于现代的人事制度而言,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顺应时代潮流,形成*与地方协调统一,公平合理、相互制衡的人事制度。
九品中正制已成为历史,作为产生于乱世的名政,对现代的影响与启迪将是持续与深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 被人嘲笑的范进,他中举之后会变得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