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杆秤”的发明蕴含哲理!

程序员文章站 2022-11-04 22:43:15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杆秤背后的奥秘。杆秤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堪称“国粹”。杆秤由几个部件组成:一是秤杆,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并且整个秤杆上镶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 [详细]...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杆秤背后的奥秘。

  杆秤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堪称“国粹”。杆秤由几个部件组成:一是秤杆,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并且整个秤杆上镶有秤星;二是秤砣;三是秤盘。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杆秤”的发明蕴含哲理!

  秤砣也叫“权”,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杆称作“衡”,象征紫薇星座,“权衡轻重”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

  而古人的称重器械在规格上与现代不同,古人使用的“铁坨秤”以十六两为一斤,半斤等于八两。

  为什么我们的先祖会这样规定重量单位呢?其中又包含了哪些奥秘呢?

  关于这个“把十六两”定为一斤,有着一个广为人知的小故事。故事中记载道,当时秦国负责统一度量衡的不是秦始皇本人,而是丞相李斯,李斯其人极有才华,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在收到吩咐之后,很顺利地统一了货币的规制、量器的大小,还有基础重量单位的定夺。但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让多少两等于一斤比较合适?李斯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既然两的单位已经定下来,换算起来好像随意一点也没问题,但太随意了又有失考究。

  举棋不定的李斯遂去问了秦皇,秦皇不说话,大笔一挥写下几个小篆:天下公平。李斯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他灵机一动,数了这几个字的笔画,欣然决定用十六两作为一斤。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杆秤”的发明蕴含哲理!

  虽说故事是这么来的,但这种历史小趣闻明显有后世编纂的成分在内,没什么科学依据,不可考。

  事实上,探讨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实际的历史背景。

  首先文化上,老祖宗的这些东西,必定是有着充满哲学智慧的解释。古人认为,人的一生,从生至死亡,如果有福有禄长寿,就说明人生是圆满的。

  他们以星相作为测算命运、窥探天机的手段,星相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化。

  古人视“北斗七星”为帝王之星,主生杀、执生死;“南斗六星”为生命之星,主生灵、执正道;“福禄寿三星”为赐福之星,主福寿、执吉凶。

  这三大星相的总数为“十六”,因此古人将“十六”定为称量物体的基本单位。 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

  古人将象征着“生死、正道、吉凶”的数字刻在秤上,是为了告诫那些心术不正的生意人,生死正邪全在一念之间,切莫为了贪图一点蝇头小利而抛弃做人的原则。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杆秤”的发明蕴含哲理!

  少秤一两货物,福星便会减去你的一点福气;少称二两货物,寿星便会减去你的一点寿命。

  所以过去民间流传有“秤上亏心损阳寿,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

  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诫我们,要买卖公平,生财有道。因此秤在人们心目中被认为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的象征。三国时期诸葛亮曾说过:“我心如秤,不能随人低昂”,而这个说法已经超越了商市买卖,升华到了人格、品德的高度。所以奉劝各位生意人以诚为本、以义为先、多积阴德,少占便宜。

  古人认为北极主生,南极主死,天上的北极星指引方向,因此,定盘星是代表着北极星,十六两的星分别代表着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共十六星,并要求商人要公平交易,如果少给人一两,就表示坑人者无福,少给人二两少禄,少给人三两则短寿。

  八两为半斤,因此人们常常说“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人差不多。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杆秤”的发明蕴含哲理!

  当然,古人的智慧并不仅仅是观星探相那么简单,还跟当时的生产条件和制度有关系。

  首先当时标准参照物,一斤就是十六两。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国以黄金作为称量物体的单位。打个比方,秦始皇规定一尺为23厘米,那么一寸也就是2.3厘米。

  《汉书食货志》上说“黄金方寸为斤”,方就是尺,也就是23厘米,寸就是2.3厘米。用黄金打一个长23厘米、宽2.3厘米的立方体,测量出的重量等于十六两,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一斤。不过古人的“克数”与现代不同,所以古代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多一点。

  《三国演义》中关羽使用的冷艳锯有82斤重,实际上只有41斤,或者不到50斤。民国时期,民国*延用十六两制,但是将一两定为31.2g,一斤定为500克。

  直到1959年,我国才使用“十两制”,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称重单位。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杆秤”的发明蕴含哲理!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牵扯到一个进制问题,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在秤杆上用二进制显然要比十进制好用。大家不妨想一想,在秤杆上是十等分的刻度好制作还是十六等分的好制作?

  这里有些朋友估计会说是十等分,但其实是十六等分。因为在古代刻量工具缺乏的情况下,想做到等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最简单的就是对折,也就是二进制的一个雏形。既然是对折那就只能是二四八十六这样,所以才有了十六等分。

  先秦时期不论科技还是生产力都远远不如今天,就是杆秤也不普及,老百姓更多地使用简易的天平来称量。

  只要有一个一斤重的砝码(即“权”),运用天平原理,跟砝码一样重的物体就是一斤;如果物体比较轻,把砝码对半分,正好就是半斤;如果物体还是轻,继续平分,就是四分之一斤。如此步步逼近。

古代杆秤的背后有什么文化奥秘?“杆秤”的发明蕴含哲理!

  如果采用十进制的话,到四分之一斤这里就不是整数了,确定临时砝码的难度上升。所以斤两换算的进制采用二的次方数最为方便。

  如果不是这样,肯定早就用十进制了,毕竟好换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