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

程序员文章站 2022-10-30 11:55:06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一举夺取了后周的天下。因为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上位后对武将带兵就十分忌惮,... [详细]...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一举夺取了后周的天下。因为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上位后对武将带兵就十分忌惮,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巧妙的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把武将的兵权都夺走了。

  就这样还不放心,开始从制度上压制武将,抬高文臣。于是重文轻武,遂成了两宋的风气。

  这样一来他是放心了,可惜就是这个重文轻武的国策,却害惨了宋朝300年。

  早年的大将曹翰,晚年曾写过一首诗:“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意思是南征北战立下那么多战功,现在为了生存,却要卖宝刀去换钱谋生了。

  诗作虽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宋朝的武将地位不高,待遇差却是不争的事实。

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

  刘法

  宋神宗时期有一位武将,他的名字叫刘法。敌人一提起他的名字,简直如雷贯耳,但在宋朝廷这里,却没有任何地位。为何这么说?我们先看看他的对手对他的记载:“(西夏)诸将畏刘法勇,莫敢当其锋。”(《西夏书事》)

  再看看地方志的记载:“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陕西通志》)

  但《宋史》中没有他的传记,所以,我们今天的人,关于刘法,他的年龄、籍贯、家世,什么都不详。这位北宋的一代名将,已经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虽然关于刘法的一些事迹,都零零星星散见于《西夏书事》中,但

  今天我们就凭目前有限的史料,来还原一下这位名将当年的风采。

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

  西夏兵

  公元1088年(宋哲宗元佑三年)三月,北宋的塞门寨,受到西夏人的攻击。

  塞门寨也叫做土门,这里距延州城(陕西延安市)87公里,是延州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此寨地处要冲位置,西行可长驱大漠直捣西夏巢穴,东进则可夺取延州以图中原,所以说是宋和西夏双方必争的一个战略要地,双方经常在这里鏖战。

  这次的激战中,宋军守寨的大将米赟阵亡。

  主将一阵亡,对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宋军士兵顿时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危急时刻,宋朝的救兵来了,刘法领兵猛攻西夏的洪州(今陕西靖边县),“斩掳五百余、焚荡族帐万二千、获孳畜铠仗万三千”,一举扭转了战局。

  战后,刘法由鄜延路第三将副将,升为第三将主将,军阶如京使,这个职务在元丰改制后被定为正七品的武官。

  虽然此时的刘法官职还不是很显赫,但有了独自领兵作战的权力,随着战功的累积,使他逐渐成为西北边境的一员猛将。

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

  激战

  公元1098年(宋哲宗元符元年),刘法与苗履统兵至大沙堆等处,斩敌首八百级,获牛马牲畜万余,受到通令嘉奖。

  当年九月,又转战至田家流等地,先后斩首数千级。在此战中刘法一马当先,冲锋陷阵,以至于身负重伤。战后因军功升任客省使,品阶为从五品。

  次年,已经成为鄜延路钤辖官的刘法再次出塞,转战神鸡流、乌延等地先后斩首四千余级,威震陕西。

  此时,北方的辽国已经崛起,它不甘寂寞,要拥有话语权,他掺和进宋朝和西夏的纷争中。在辽国的调解下,宋朝和西夏开始和谈,战事暂时平息。

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

  童贯

  但这种和平环境没有维持几年,在公元1115年(政和五年),宋夏这对冤家的边境形势又开始恶化了。

  “政和五年二月……庚午,以童贯领六路边事。”(《宋史·本纪》)

  此时童贯是以太尉的身份,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这么高级别的官员前来指挥大军作战,可见朝廷的重视程度。

  此时已是熙河经略安抚使的刘法,他的这一路大军,在抵达古骨龙后遇到了西夏右厢军主力数万铁骑,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

  早已成名多年的刘法,还是雄风不减当年,亲领主力迎战,并派遣赵隆为奇兵突击,最终重创西夏军,斩首数千级之多。按照《西夏书事》的记载:“刘法直抵石骨龙,夏右厢兵数万迎战,大败,被杀三千余人。”

  此仗打完后,在古骨龙修筑了极具战略价值的震武军城,位置大致在今天的甘肃永登附近,是河湟和河西的一个战略枢纽。

  占据住震武军城后的第二年(公元1116年)春天,刘法和种师道再次一西一东联袂出击,刘法猛攻仁多泉城,种师道领兵围攻藏底河。

  此时刘法的威名已经令西夏人胆寒了,西夏李察哥亲王的部队不敢应战,仁多泉城守军稍作抵抗,在久无援兵情况下投降了。

  打下仁多泉城的刘法,下令屠城,斩首三千余级。

  “仁多泉城降于熙河将刘法,法屠之……. 法受而屠之,死者三千余人。”(《西夏书事》)

  东线的种师道也在八天内攻克了藏底河,斩首七千级。

  第二次藏底河战役和仁多泉之战宋朝几乎占据了绝对优势,然而一输再输的西夏人并不甘心失败,开始酝酿反击。

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

  攻城

  公元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三月,童贯赶到了泾原路开始酝酿新的大反攻,准备一举荡平西夏,童贯派刘法去进攻西夏的朔方(今陕西靖边北)。

  到朔方就进入西夏的腹地了。此时刘法审时度势,他认为西夏军队虽经几次重创,但元气未伤,贸然出兵进入敌人腹地,胜算不大,不愿冒险进兵。

  但童贯可不听他这一套,看到刘法抗拒命令,就强迫道:“你在京城时,亲自领命,说一定能成功,现在认为难以成功,为什么?”(“君在京师时,亲受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宋史· 童贯传》)。

  面对童贯的威逼,刘法无奈之下,只好率兵两万先至统安城。不料在这里,和早有准备的西夏晋王李察哥所带领的重兵,发生了遭遇战。

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

  李察哥

  李察哥将他的军队列为三阵,以阻挡刘法的前军,同时,另派一支精锐骑兵,翻过一座山头,绕到刘法军队后面进行夹击。

  双方激战了长达7个小时,刘法的前军杨惟忠、后军焦安节、左军朱定国等,都战败了。刘法只好组织仅剩的中军和右军进行决死反击,但终因兵力悬殊,惨败而逃。

  他们利用夜色突围,大约走了70里路,想通过珠固峡撤退时,被西夏兵发现了,顿时将他们团团围住。

  在乱军中,刘法一不留神,连人带马掉下山崖,双腿折断。

  在混战中宋军士兵发现他们的主将不见了,熙河猛将翟进带领部下数次冲进西夏军阵,到处寻找刘法,但始终也没有找到,只好领兵突围而去。

  此时,正好有一个西夏别瞻军(后勤部队)士兵,他在通过山崖下时,发现了受伤的刘法,于是就上前杀死了他。

  曾经百战百胜、威震西陲的一代名将,却是这么一个死法,不觉令人唏嘘。

  当刘法的首级被送到李察哥手里后,惺惺相惜的他,不禁叹息道:

  “刘将军前败我古骨龙、仁多泉,吾尝避其锋,谓天生神将,岂料今为一小卒枭首哉!其失在恃胜轻出,不可不戒。”(《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十二》)

  之后察哥带领西夏军一路烧杀劫掠,宋朝军民、役夫死难者近十万人之多。

  统安之战,成了宋夏最后的一场大规模会战。北宋在即将灭亡西夏的关口,功败垂成,着实令人叹息。

  统安城一战宋军惨败,而童贯为了逃脱罪责,隐瞒了这次战败的真相,居然向皇帝报捷!

  后又指责刘法违反其“节制”,让刘法承担了败军丧师之罪,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史上的千古冤案。

  当时的名臣李纲气愤不过,撰写《吊国殇文》以祭奠,为刘法鸣冤。

刘法为宋捐躯,为何史记中没有刘法的传记?

  苗刘兵变

  结语:

  一代名将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滚滚红尘中,连《宋史》上都没有留下传记,恐怕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此战过后,宋朝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河北辽金战场,刘法因为被指责违反了“节制”,没有受到追赠,自然对他的待遇就降低了很多。

  二、靖康年间,金兵攻下东京汴梁,大肆劫掠,由此造成了史料的损失,可能有关西夏战事的史料也遭到兵火的焚毁。

  三、受儿子的牵连

  刘法的儿子刘正彦后来参与了“苗刘兵变”,兵变失败后逼迫皇帝赵构赐予他们免死铁卷,赵构玩了一个花招,在铁券上写道“除大逆外,余皆不论”。

  后来刘正彦被韩世忠所擒获,受“磔刑”后弃于世,这个磔刑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碎尸万段了。这在比较宽容的宋朝,是属于极端的酷刑了。

  在《宋史·叛臣传》里,刘正彦也被记录为“不知何许人”,叛臣的父亲刘法,被官方有意识的忽略,也就不奇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