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爆发于是何?朱棣最后能力挽狂澜是如何做到的?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在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一开始可谓占据劣势,在兵力上,燕王朱棣最巅峰的时候,不过30万人,而建文帝则拥有百万大军,兵力悬殊非常大。并且,朱允炆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其登基称帝是名正言顺的。
所以,与此相对应的是,燕王朱棣在*后,根本不敢把矛头直接对向朱允炆,只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因此,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自然是占据绝对优势和上风。不过,因为犯了三个非常关键的错误,最后的结果是朱棣由藩王登基称帝。一定程度上,就建文帝的三个致命失误,只有少犯一个,靖难之役的走向都会发生发生改变。
一、建文帝过于妇人之仁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对于当年的项羽,纵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妇人之仁,显然成为项羽最终自刎乌江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对应的是,建文帝的能力,自然无法和项羽相提并论,所以,其仍然过于妇人之仁,无疑是加快了自己的败亡。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力求 “毋负朕有杀叔父名” ,从而成全自己宽厚仁义的名声。但是,这也让燕王朱棣在白沟河之役、东昌之役等多次战役中侥幸逃脱。
进一步来说,如果建文帝可以杀伐果断一点,靖难之役很可能用不到一年时间就结束了。或许,建文帝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仁慈,从而让朱棣可以悔悟。但是,对于已经迈入万丈深渊的朱棣,自然是再也不能回头了。因此,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和燕王,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了。在此基础上,再谈妇人之仁,只会贻笑大方。
二、建文帝在识人用人上出现失误
在三国时期,即便是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也因为错用了马谡,导致蜀汉第一次北伐中原功亏一篑。这说明在识人用人上,只要犯一个错误,都会影响全局。靖难之役中,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朱允炆把60万兵力全部交给他。结果,李景隆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丧师数十万,以致攻守形势逆转,最终被夺职召回。对于朱允炆来说,一开始不能发现李景隆的真实能力,也就算了,但是,在和朱棣的较量过程中,李景隆的水平已经暴露无遗了,结果,朱允炆还是优柔寡断,等到形势难以挽回的时候,才把他召回京城。
对于朱允炆的宽容,李景隆却恩将仇报。等到燕军逼近南京时,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致使南京失守。还有很多建文帝重用和信任的将领,诸如张信、李友直等人都出现了叛变的现象,暗中勾结朱棣。一定程度上,建文帝的识人用人能力,还不如蜀汉后主刘禅。比如在魏灭蜀之战中,刘禅派出的将领,大部分都是竭尽全力,很难像靖难之役中,出现这么多叛变和倒戈的情况。
三、建文帝的削藩策略出现致命失误
对于靖难之役来说,和清除初期的三藩之乱一样,起因都是削藩和撤藩。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应该先裁撤其他藩王。建文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对此,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显然是齐泰的削藩顺序比较合理,也即擒贼先擒王,先拿*最强,也最有反叛意图的燕王开刀。这个时候,燕王有两个选择,要么束手就擒,要么起兵*。不过,因为建文帝先动的是燕王,而不输削除其他藩王,所以燕王的起兵行为很可能遭到孤立,其他藩王也很难站到朝廷这一边。
与此相对应的是,建文帝按照黄子澄的计划,先后废除五位亲王,然后再对燕王动手。但是,这个时候,燕王朱棣已经是有所准备了,毕竟有其他藩王的前车之鉴。反之,如果燕王朱棣没有这些前车之鉴,很可能不会拼死一搏,即便*,也不会获得一定的准备时间。更为关键的是,先废除其他没有*意图的藩王,只会导致明朝藩王大部分站到朱棣这一边或者保持中立,这自然是对建文帝朱允炆不利的局面。综上,就建文帝的三个致命失误,只有少犯一个,靖难之役的走向都会发生发生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Maven 工具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