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网络编程 socket tcp与udp协议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7-14 10:04:25
...

1.# ip 192.168.30.44
11000000 10101000 00011110 00101100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ip & 子网掩码

11000000 10101000 00011110 00000000
ip2网段: 192.168.30.0

ip1的网段和ip2的网段不同,不一样,所以不再同一个网段不能通信

案例二 改变子网掩码

ip 192.168.31.43

11000000 10101000 00011111 00101011

子网掩码 255.255.0.0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ip & 子网掩码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0 00000000
ip1的网段: 192.168.0.0

ip 192.168.30.44

11000000 10101000 00011110 00101100

子网掩码 255.255.0.0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ip & 子网掩码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0 00000000
ip2网段: 192.168.0.0

ip1的网段和ip2的网段完全相同,所以再同一个网段可以通信

ping 域名 可以查看网络是否通畅(顺便可以拿到ip)

(3)端口:某个程序与外界通讯的出口

通过ip+端口 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一台电脑的任何一个软件
端口的范围: 0 ~ 65535 形式: 192.168.2.1:8000

https://blog.csdn.net/qq_34646546/article/details/88545165 知名端口

自定义端口时,起8000以上

20 端口:FTP 文件传输协议(默认数据口)
21 端口:FTP 文件传输协议(控制)
22 端口:SSH 远程登录协议
23 端口:telnet(终端仿真协议),木马 Tiny Telnet Server 开放此端口
25 端口:SMTP 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用于发送邮件
80 端口:http,用于网页浏览,木马 Executor 开放此端口
443 端口:基于 TLS/SSL 的网页浏览端口,能提供加密和通过安全端口传输的另一种 HTTP
3306 端口:MySQL 开放此端口

### 3.osi 网络七层模型

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封装数据
依据不同的协议,封装对应格式的数据消息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加密传输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 [文件传输协议]
SMTP [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传输层:
封装端口
指定传输的协议(TCP协议/UDP协议)
网络层:
封装ip
版本ipv4 / ipv6

数据链路层:
封装mac地址
指定链路层的协议(arp协议(ip->mac)/rarp协议(mac->ip))

物理层:
打成数据包,变成二进制字节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 4.交换机与路由器

#交换机:对同一网段的不同机器之间进行数据转发的设备 [每一台机器和交换机相连,形成通信]
交换机从下到上拆2层,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可以找到mac
#路由器:对不同网段的不同机器之间进行数据转发的设备 [每一个局域网和路由器相连,形成通信]
路由器从下到上拆3层,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可以找到ip

arp协议 : 通过ip -> mac (arp地址解析协议)

“”“通过交换机的一次广播和一次单播找到对应的mac”""
电脑a先发送一个arp的广播包,把mac标记一个全FF-FF-FF-FF-FF-FF的广播地址
交换机接收到arp的广播包,从下到上进行拆包,拆2层,到数据链路层得到mac
发现mac是全F的广播地址,重新打包,交换机开始广播,所有连接在交换的设备都会收到arp广播包
各个主机开始拆包,对应FF广播地址可以跳过,继续向上找,发现ip不符合,直接舍弃
路由器允许从下到上拆三层,拆到ip,得到对应的网段
打开路由器的对照表 网关->网段,重新打包,找到对应的接口发送数据包
对应的交换机得到数据包,重新从下到上拆包,2层,发现全F,开始广播
数据库的主机接收到广播包,从下到上拆包,ip正确,符合自己的条件
数据库主机会把ip->mac的映射关系的数据发送回当前的交换机,
此时,交换机通过单播,把对应的ip和mac发送回原来请求的主机
数据在通过路由器,交换机发送回去
原主机在得到了ip 和 mac 之后,
重新把真实数据进行打包,从而完成发送

如果没有mac,主机一开始会发送arp请求包(发出找mac的请求)
各大主机在接受arp请求包的时候,都会去对照自己本机当中的arp解析表(ip->mac)
如果没有,这个arp得请求包舍弃,
如果有,会把自己的ip和mac封装在arp的响应包当中给交换机进行单播
在回来的过程中,所有相应的主机都会拿响应包中的数据更新自己的arp解析表,方便下次使用.

arp协议: 通过ip -> mac

###1. TCP/UDP协议

三次握手

SYN 创建连接
ACK 确认响应
FIN 断开连接

三次握手

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与服务端建立连接
服务端接受这个请求,并且响应与客户端建立连接的请求
(服务端的响应和请求是在一次发送当中完成的)
客户端接受服务端的请求之后,把消息在响应给服务端

接下来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发送数据了.
每发送一个数据出去,对应的主机都会有一个回执消息,确认数据的接受情况,
如果没有得到回执消息,该数据会重发一次,保证数据的完整.
不会一直不停的发下去,有时间最大允许周期.

四次挥手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请求消息,断开连接(代表客户端没有数据传输了)
服务端接受请求 , 发出响应
等到服务端所有数据收发完毕之后
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断开连接的请求
客户端接受请求 , 发出响应
等到2msl,最大报文生存时间之后
客户端与服务端彻底断开连接

2.socket

socket的意义:通络通信过程中,信息拼接的工具(中文:套接字)

开发中,一个端口只对一个程序生效,在测试时,允许端口重复捆绑 (开发时删掉)

在bind方法之前加上这句话,可以让一个端口重复使用

sk.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t.SO_REUSEADDR,1)
3.tcp基本语法

复制代码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1.创建一个socket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创建连接
sk.connect((‘127.0.0.1’,9000))

#3.发送数据(二进制字节流)
sk.send(“今天天气真好”.encode(‘utf-8’))

#4.关闭连接
sk.clos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服务端
‘’’
客户端和服务端在收发数据时
一发一收是一对,否则会导致数据异常
send 发送 recv接收
‘’’
import socket

#1.创建socket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绑定对应的ip和端口(注册网络,让其他主机能够找到)
‘’‘127.0.0.1 代表本地ip’’’
sk.bind((‘127.0.0.1’,9000))

#3.开启监听
sk.listen()

#4.创建三次握手
conn,addr = sk.accept()
print(conn,addr)
“”"
conn = <socket.socket fd=456, family=AddressFamily.AF_INET, type=SocketKind.SOCK_STREAM, proto=0, laddr=(‘127.0.0.1’, 9000), raddr=(‘127.0.0.1’, 61176)>
addr = (‘127.0.0.1’, 61176)
“”"

#5.收发数据(recv里面的参数单位是字节,代表一次最多接受多少数据)
res = conn.recv(1024)
print(res.decode(‘utf-8’))

#6.四次挥手
conn.close()

#7.退还端口
sk.close()
复制代码
4.tcp循环发消息

复制代码
####客户端

### tcp客户端

import socket

#1.创建socket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创建连接
sk.connect((‘127.0.0.1’,9000))

#3.发送数据
‘’’
res = sk.recv(1024) #一次接收最大字节1024
print(res)
‘’’
while True:
strvar = input(‘请输入内容’)
sk.send(strvar.encode(‘utf-8’))

res = sk.recv(1024)
if res == b'q':
    break
print(res.decode('utf-8'))

#4.关闭连接
sk.clos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服务端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1.创建socket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注册主机绑定ip及端口
sk.bind((‘127.0.0.1’,9000))

#3.监听
sk.listen()

#4.三次握手

conn,addr = sk.accept()

#5.接发收数据
‘’’
数据类型:二进制的字节流
b修饰的字符串 => 代表的是二进制的字节流
里面的字符必须是ascii编码中的字符,不能是中文,否则报错
‘’’
while True:
conn,addr = sk.accept()
while True:
res = conn.recv(1024)
print(res.decode(‘utf-8’))

    strvar = input('请输入内容')
    conn.send(strvar.encode('utf-8'))
    #退出
    if strvar == 'q':
        break

#6.四次挥手
conn.close()

#7.退还端口
sk.close()
复制代码
5.udp基本语法

复制代码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type = socket.SOCK_DGRAM => 返回udp协议对象

#1.创建udp对象
sk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

#2.发送数据
msg = ‘大妹纸,你好啊’
#sendto (二进制字节流,(ip,端口))
sk.sendto(msg.encode(‘utf-8’),(‘127.0.0.1’,9000))

#客户端接收服务端发过来的数据
msg,ser_addr = sk.recvfrom(1024)
print(msg.decode())
print(ser_addr)

#3.关闭连接
sk.clos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type = socket.SOCK_DGRAM => 返回udp协议对象

#1.创建对象
sk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

#2.绑定地址端口号
sk.bind((‘127.0.0.1’,9000))

#3.接收消息(udp作为服务端的时候,第一次一定是 接收消息)
msg,cli_addr = sk.recvfrom(1024)
print(msg.decode())
print(cli_addr) # (‘127.0.0.1’, 56184)

#服务端给客户端发消息
msg = ‘我是老爷们,我不好’
sk.sendto(msg.encode(),cli_addr)

#.关闭连接
sk.close()
复制代码
6.黏包

tcp协议在发送数据时,会出现黏包现象.

(1)数据粘包是因为在客户端/服务器端都会有一个数据缓冲区,
缓冲区用来临时保存数据,为了保证能够完整的接收到数据,因此缓冲区都会设置的比较大。
(2)在收发数据频繁时,由于tcp传输消息的无边界,不清楚应该截取多少长度
导致客户端/服务器端,都有可能把多条数据当成是一条数据进行截取,造成黏包

7.黏包出现的两种情况

复制代码
#黏包现象一:
在发送端,由于两个数据短,发送的时间隔较短,所以在发送端形成黏包
#黏包现象二:
在接收端,由于两个数据几乎同时被发送到对方的缓存中,所有在接收端形成了黏包
#总结:
发送端,包之间时间间隔短 或者 接收端,接受不及时, 就会黏包
核心是因为tcp对数据无边界截取,不会按照发送的顺序判断
复制代码
8.黏包对比:tcp和udp

复制代码
#tcp协议:
缺点:接收时数据之间无边界,有可能粘合几条数据成一条数据,造成黏包
优点:不限制数据包的大小,稳定传输不丢包

#udp协议:
优点:接收时候数据之间有边界,传输速度快,不黏包
缺点:限制数据包的大小(受带宽路由器等因素影响),传输不稳定,可能丢包

#tcp和udp对于数据包来说都可以进行拆包和解包,理论上来讲,无论多大都能分次发送
但是tcp一旦发送失败,对方无响应(对方无回执),tcp可以选择再发,直到对应响应完毕为止
而udp一旦发送失败,是不会询问对方是否有响应的,如果数据量过大,易丢包
复制代码
9.解决黏包的几种办法

复制代码

### 客户端

### 针对于tcp协议,会出现黏包现象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1.创建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创建连接
sk.connect((‘127.0.0.1’,9000))
time.sleep(0.1)

#处理收发数据逻辑
‘’’
res1 = sk.recv(1024)
res2 = sk.recv(1024)
print(res1)
print(res2)
‘’’
#先接收数据的总大小
res = sk.recv(1)
num = int(res.decode(‘utf-8’))
#接收num这么多的字节数
res1 = sk.recv(num) #第一次
res2 = sk.recv(1024) #第二次
print(res1)
print(res2)

#4.关闭连接
sk.clos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1.创建对象
sk = socket.socket()

把这句话写在bind之前,让一个端口绑定多个程序,可以重复使用(仅用在测试环节)

#sk.setsockopt(socket.SOL_SOCKET,socket.SO_REUSEADDR,1)

#2.注册主机绑定ip和端口
sk.bind((‘127.0.0.1’,9000))

#3.监听
sk.listen()

#4.三次握手
conn,addr = sk.accept()

#在发送真实数据之前,提前告诉接收端数据的大小
conn.send(‘5’.encode())

#处理收发数据逻辑
conn.send(‘hello’.encode()) #第一次发送
#time.sleep(0.1)
conn.send(’,world’.encode()) #第二次发送

#6.四次挥手
conn.close()

#7.退还端口
sk.clos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客户端

### 针对于tcp协议,会出现黏包现象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1.创建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创建连接
sk.connect((‘127.0.0.1’,9000))
time.sleep(0.1)

处理收发数据逻辑

‘’’
黏包的现象## 标题
res1 = sk.recv(1024)
res2 = sk.recv(1024)
print(res1)
print(res2)
‘’’
#先接收数据的总大小
res = sk.recv(8)
num = int(res.decode(‘utf-8’))
#接收num这么多的字节数
res1 = sk.recv(num)
res2 = sk.recv(1024)
print(res1)
print(res2)

#关闭连接
sk.clos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1.创建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注册主机绑定ip和端口
sk.bind((‘127.0.0.1’,9000))

#3.监听
sk.listen

#4.三次握手
conn,addr = sk.accept()

#5.接发收数据处理逻辑
conn.send(‘00000100’.encode()) #8字节

#处理收发数据逻辑
msg = ‘hello’ * 20
conn.send(msg.encode())
#time.sleep(0.1)
conn.send(’,world’.encode())

#6.四次挥手
conn.close()

#7.退还端口
sk.clos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 客户端 用struct解决

### 针对于tcp协议,会出现黏包现象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import struct

#1.创建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创建连接
sk.connect((‘127.0.0.1’,9000))

#处理收发数据逻辑
#接受第一次发送过来的数据(数据的大小)
n = sk.recv(4) #都会压缩成4个字节来接收
tup = struct.unpack(“i”,n) #unpack解包,'i’表示整型int,返回元组
print(tup) #(24,)
n = tup[0]
print(n)

#第二次接收的真实的数据
res1 = sk.recv(n)
print(res1.decode())

#第三次接收的真实的数据
res2 = sk.recv(1024)
print(res2.decode())

#关闭连接
sk.clos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uct

#1.创建对象
sk = socket.socket()

#2.注册主机绑定ip和端口
sk.bind((‘127.0.0.1’,9000))

#3.监听
sk.listen()

#4三次握手
conn,addr = sk.accept()

#5.处理收发数据逻辑
strvar = input(‘请输入’)
msg = strvar.encode()
length = len(msg)

#第一次把长度先发送过去
res = struct.pack(‘i’,length)
conn.send(res)

#第二次在发送真实数据
conn.send(msg)

#第三次在发送一个数据
conn.send(’,world’.encode())

#6.四次挥手
conn.close()

#7.退还端口
sk.close()
复制代码
10.struct用法(解决黏包)

复制代码
import struct
‘’’
pack:
把任意长度的数字转化成具有4个字节的固定长度的字节流

unpack:
把4个字节值恢复成原本的数字,返回是元组
‘’’

#i => int 要转化的当前数据是整型
‘’‘pack的数值范围不是无限的,上限大概在21个亿左右,不要超过这个值’’’
res = struct.pack(‘i’,999999999)
res = struct.pack(“i”,1234343433)
res = struct.pack(“i”,2100000011)
print(res)
print(len(res))

#i => 把对应的数据转换成int,最后返回元组
tup = struct.unpack(‘i’,res)
print(tup[0]) ## (2100000011,)

‘’’
解决黏包场景:
应用场景在实时通讯时,需要阅读此次发的消息是什么
不需要黏包解决场景
下载或者上传文件的时候,最后要把包都结合在一起,黏包无所谓
‘’’## 标题

相关标签: s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