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创建型--单例模式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7-13 23:44:28
...

什么是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一个类只允许创建一个实例对象。


# 单例模式的应用场景 ---- 1. 当一个类作用于全局时,可以把它设计为单例模式,避免了频繁的创建和销毁; 2. 一个班级只能有一个班主任(班主任类应该设计为单例模式); 3. Windows 是多进程多线程的,在操作一个文件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个进程或线程同时操作一个文件的现象,所以对文件的处理必须通过唯一的实例来进行;文件的处理类应该设计为单例模式; 4. 一些设备管理器常常被设计为单例模式,比如一个电脑有两台打印机,在输出的时候就要处理不能两台打印机打印同一个文件; 5. 要求生成唯一的***;***生成器应该被设计为单例模式;
# 单例模式的优缺点 ---- - 优点: - 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 - 避免资源的多重占用(比如写文件操作); - 缺点: - 没有接口,不能继承,与单一职责原则冲突; - 一个类应该只关心内部逻辑,而不关心外面怎么样来实例化;

单例模式如何实现


实现单例模式时,主要注意两点:

  • 构造函数是私有的, 禁止用户声明并定义实例;
  • 该类只有一个实例,声明为 static 特征;
  • 用户通过接口获取实例:使用 static 类成员函数,getInstance() 方法中需要使用同步锁 synchronized(Singleton class) 以防止多线程同时进入造成 instance 被多次实例化;
  • 禁止赋值和拷贝;

有缺陷的懒汉模式

懒汉模式(Lazy-Initialization) 的方法是直到使用时才实例化对象,也就说直到调用 get_instance() 方法的时候才 new 一个单例的对象。好处是如果被调用就不会占用内存。

#include <iostream>
// version1:
// with problems below:
// 1. thread is not safe
// 2. memory leak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构造函数私有化*/
    Singleton() { std::cout<<"constructor called!"<<std::endl; }
    
    /*禁止赋值和拷贝*/
    Singleton(Singleton&)=delete;
    Singleton& operator=(const Singleton&)=delete;
    
    /*静态成员*/
    static Singleton* m_instance_ptr;
public:
    ~Singleton() { std::cout<<"destructor called!"<<std::endl; }

    /*通过接口获取实例*/
    static Singleton* get_instance() {
        if(m_instance_ptr==nullptr)  
            m_instance_ptr = new Singleton;
        return m_instance_ptr;
    }
    void use() const { std::cout << "in use" << std::endl; }
};

/*类静态成员初始化*/
Singleton* Singleton::m_instance_ptr = nullptr;

int main(){
    Singleton* instance = Singleton::get_instance();
    Singleton* instance_2 = Singleton::get_instance();
    return 0;
}

运行结果:

constructor called!

可以看到,获取了两次类的实例,却只有一次类的构造函数被调用,表明只生成了唯一实例,这是个最基础版本的单例实现,他有哪些问题呢?

  1. 线程安全的问题:当多线程获取单例时有可能引发竞态条件:第一个线程在 if 中判断 m_instance_ptr 是空的,于是开始实例化单例; 同时第2个线程也尝试获取单例,这个时候判断 m_instance_ptr 还是空的,于是也开始实例化单例;这样就会实例化出两个对象,这就是线程安全问题的由来; 解决办法:加锁。
  2. 内存泄漏. 注意到类中只负责 new 出对象,却没有负责 delete 对象,因此只有构造函数被调用,析构函数却没有被调用;因此会导致内存泄漏。解决办法: 使用共享指针;

因此,这里提供一个改进的,线程安全的、使用智能指针的实现。


改进的懒汉模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 // shared_ptr
#include <mutex> // mutex

// version 2:
// with problems below fixed:
// 1. thread is safe now
// 2. memory doesn't leak

class Singleton{
public:
    typedef std::shared_ptr<Singleton> Ptr;
    ~Singleton() { std::cout<<"destructor called!"<<std::endl; }
    /*禁止复制和拷贝*/
    Singleton(Singleton&)=delete;
    Singleton& operator=(const Singleton&)=delete;
    
    static Ptr get_instance() {
        // "double checked lock"
        if(m_instance_ptr == nullptr){
            std::lock_guard<std::mutex> lk(m_mutex); // 加锁
            if(m_instance_ptr == nullptr) {
              m_instance_ptr = std::shared_ptr<Singleton>(new Singleton);
            }
        }
        return m_instance_ptr;
    }


private:
    Singleton() { std::cout<<"constructor called!"<<std::endl; }
    /*静态成员*/
    static Ptr m_instance_ptr;
    static std::mutex m_mutex;
};

// initialization static variables out of class
Singleton::Ptr Singleton::m_instance_ptr = nullptr;
std::mutex Singleton::m_mutex;

int main(){
    Singleton::Ptr instance = Singleton::get_instance();
    Singleton::Ptr instance2 = Singleton::get_instance();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发现确实只构造了一次实例,并且发生了析构

constructor called!
destructor called!

shared_ptrmutex 都是 C++11 的标准,以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 基于 shared_ptr, 用了 C++ 比较倡导的 RAII 思想,用对象管理资源。当 shared_ptr 析构的时候,new 出来的对象也会被 delete 掉。以此避免内存泄漏。
  • 加了锁,使用互斥量来达到线程安全。这里使用了两个 if 判断语句的技术称为 双检锁;好处是,只有判断指针为空的时候才加锁,避免每次调用 get_instance 的方法都加锁,锁的开销毕竟还是有点大的。

不足之处在于: 使用智能指针会要求用户也得使用智能指针,非必要不应该提出这种约束; 使用锁也有开销; 同时代码量也增多了,实现上我们希望越简单越好。
还有更加严重的问题,在某些平台(与编译器和指令集架构有关),双检锁会失效!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推荐的懒汉式单例(magic static ):局部静态变量

include <iostream>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ingleton() { std::cout<<"destructor called!"<<std::endl; }
    
    /*禁止复制和拷贝*/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delete;
    Singleton& operator=(const Singleton&)=delete;
    
    /*静态成员属性*/
    static Singleton& get_instance() {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 std::cout<<"constructor called!"<<std::endl;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ingleton& instance_1 = Singleton::get_instance();
    Singleton& instance_2 = Singleton::get_instance();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constructor called!
destructor called!

这种方法又叫做 Meyers’ SingletonMeyer’s 的单例, 是著名的写出《Effective C++》系列书籍的作者 Meyers 提出的。所用到的特性是在 C++11 标准中的 Magic Static 特性:

If control enters the declaration concurrently while the variable is being initialized, the concurrent execution shall wait for completion of the initialization.
如果当变量在初始化的时候,并发同时进入声明语句,并发线程将会阻塞等待初始化结束。

这样保证了并发线程在获取静态局部变量的时候一定是初始化过的,所以具有线程安全性。
C++ 静态变量的生存期是从声明到程序结束,这也是一种懒汉式。
这是最推荐的一种单例实现方式:

  • 通过局部静态变量的特性保证了线程安全 (C++11);
  • 不需要使用共享指针,代码简洁;
  • 注意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声明单例的引用 Single& 才能获取对象。

另外网上有人的实现返回指针而不是返回引用:

static Singleton* get_instance() {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这样做并不好,理由主要是无法避免用户使用 delete instance 导致对象被提前销毁。还是建议大家使用返回引用的方式。

源码链接在这里;


参考资料


  1. 参考网络资料,最源出处已经不可考,非常感谢;
相关标签: 单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