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达齐名的开国猛将,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明初多名将,而且大都出自朱元璋账下。在众多猛将中,有两位最为耀眼,一位是被封魏国公的徐达,另一位是鄂国公常遇春。
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二人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中,一主一副,相互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一时瑜亮”。二人又有所不同。徐达以谋略立身,常遇春则以武功扬名。
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从小习武,精于骑射,加之身材魁梧,力大过人,素有勇武之名。元末,社会矛盾激化,匪患、盗贼、起义,种种乱象,非止一端。常遇春先投绿林大盗刘聚,后又弃盗为良,跟了朱元璋。
不久,常遇春锋芒初露,在采石矶战役中,他冒着乱箭挥戈勇进,只身登岸杀敌,常遇春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之后,常遇春被委以重任,无论是大破陈友谅,还是鏖战衢州,抑或是攻取元大都,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武,立下了赫赫战功,连朱元璋都不住夸赞“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常遇春更是常常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
常遇春勇则勇矣,但有一个独特而又致命的嗜好,那就是杀降,连朱元璋都对他放心不下。
常遇春杀降至少可以追溯到池州之战。当时,常遇春率精兵万人,设伏于六泉口,与徐达合击大败陈友谅。陈友谅败走江州,陈军万人被斩首,三千人被生擒。对于生擒的三千人,常遇春言之凿凿“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徐达不同意,于是常遇春就夜里悄悄将过半的降卒给坑杀了。
此事之后,不到四年,常遇春围攻赣州城,很多人都担心常遇春会屠城。朱元璋为此专门叮嘱他一旦攻城切勿多杀人。可见,对于常遇春杀降,朱元璋是很不放心的。后来,常遇春攻克赣州后果然没有滥杀。不过民间也有说法,常遇春攻城久久不下,发怒要杀赣民百万,但朱元璋有叮嘱在先,只得杀了一个姓黄名百万的人了事。
这次屠城没有干成,常遇春攻打张士诚时,在平江(今苏州)却把屠城这件事做实了。根据杨循吉《吴中故语》记载:“常遇春以城久不破,怒曰‘城下之日,三岁小儿亦斩为三段’”;黄暐《蓬窗类记》也有类似记载:“城破日,常遇春入齐门,所过屠戮殆尽……徐达入阊门,不杀一人。至卧佛寺,两帅相遇,达始戒遇春勿杀”。
类似的屠城案例,还发生在江苏泰州,山东潍县、东昌,湖南湘潭等地。最为夸张的是湘潭,由于人数被屠过多,直接由州降为县。
关于常遇春屠城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话说,常遇春梦中想起幼时屈辱,便下令屠城。等他醒来,发现士兵都不在军中。问之,近伺回禀实情。常遇春大惊,忙命令收兵。但为时已晚,士兵已经大开杀戒20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常遇春嗜杀的一面。
历来都有“杀降不祥”说法,那些杀降的很少有善终的。洪武二年,常遇春率师南归时,行至柳河川,突然病卒,年仅四十岁。这或许只是一种巧合,但更多人的认为,这是对他杀降、屠城的一种诅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