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杜预一句话被骂了千年之久 杜预到底说了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西晋杜预,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历史上,西晋王朝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完成统一,虽然国运不长,比隋朝还是长一点的。可是西晋的名声很差劲,远不如隋朝。
西晋几个皇帝不争气,上层社会炫富、攀比成风,文人喜欢清谈,故弄玄虚,“八王之乱”闹了好几年,最终引来“五胡乱华”,以致“神州陆沉”,差点葬送了中原文明。所以西晋被人骂是情有可原的。
当然,西晋好歹也是那么大个国家,能人还是很多的。名将羊祜生前遇到了劲敌东吴陆抗,未能灭掉吴国(他留下了平吴方略)。陆抗死后,文臣杜预全力推动伐吴,晋国终于荡平东南。
文武全才
杜预,京兆人,出自官宦世家。博学多识,痴迷于经学,为《春秋左传》作注,还写了《春秋释例》等著作,被后人奉为圭臬;精通音律,也有著作传世。光这些就足以名垂青史了,而他还是一代军事家,为西晋伐吴献计献策,并担任镇南大将军,指挥西线部队作战。
羊祜死后,主张伐吴的大臣只剩下杜预和张华,晋武帝司马炎的态度不坚决,杜预三番几次上奏,才说服司马炎,将伐吴提上议事日程。
在灭吴之战中,杜预的指挥堪称算无遗策。其文韬武略直追诸葛武侯,在明朝之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只有杜预一个人。
说起来,东吴自从陆抗死后,军界人才凋零,所以才被晋军摧枯拉朽一般灭掉。
好比杜预接替羊祜,担任镇南大将军时,派精兵突袭东吴西陵督张政。张政倒不是草包,名头也不小,但疏于防范,吃了败仗。而东吴国主孙皓是个奇葩,喜怒无常,精神也有问题,喜欢用酷刑杀人,自己在旁边看得很兴奋。所以张政不敢如实上报战况。
杜预则派人告诉孙皓,斩获了多少吴军。孙皓大怒,临阵换帅,犯了兵家大忌,随后西线战场一败涂地。
晋国平定东南后,杜预功劳第一,晋封当阳县侯,食邑加封到9600户,其子杜耽也获封亭侯,父子俩加起来也是万户侯了。
一句话落下骂名
杜预既是学术界巨头,又以军功扬名天下,确实很少见。不过,他只因说过一句话,被后世文人骂了一千多年。
那是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晋国还没有伐吴),杨皇后病逝,在太子服丧的礼制上,杜预和其他大臣意见不一。
按惯例,太子应该服丧三年,穿三年的丧服。杜预说:“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同齐、斩,既葬除服,谅闇以居,心丧终制。”意思是,让太子葬礼上哭完,就可以脱去丧服,保持三年的“心丧”,即三年内注意言行举止就可以了。
杜预引经据典,说(商)高宗武丁就是这样服丧的,连周公都认同。这种事在古代朝廷是个大问题,而杜预是西晋经学界的泰斗,虽然有许多人不服,却辩不过他。所以他一锤定音,形成了皇帝继承人的服丧制度。如南朝宋年间为此发生争论时,还有人搬出杜预的原话。
儒家的服丧礼制很复杂,不容易搞懂搞懂。杜预把“谅闇”解释成“心丧”,而多数古代学者认为那是服丧时居住的草庐,“有梁无柱,茅下垂地”。在西晋和后世朝代,都有很多学者指责杜预为迎合晋武帝的意图,故意曲解经义,是狡辩。
好比《资治通鉴》里讲到杜预这段历史时,司马光点评说,杜预巧舌如簧,却搞错了概念,而西晋的学者陈逵讲得对,但他的话没分量。
司马光的点评比较温和。后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夫之就没那么客气了,他说,杜预想让太子缩短服丧期,信口开河,哪里像个儒者,简直是“野人之言”。晋武帝却采纳他的意见,严重破坏了礼教。
王夫之认为,只把礼义放在心里,却不付诸行动,是荒谬的。他举例说,如果一个人声称敬爱父亲,却不尽孝道,这符合人子之礼吗?声称敬爱兄长,却敢和兄长打架,抢东西吃,这符合兄弟之礼吗?
总之,王夫之很生气,指责杜预不仁、传播“歪理邪说”,贻害不浅。
结语:古代极重礼教,杜预作为经学泰斗,讲话不严谨,被后世儒者指责是难免的。然而,儒家毕竟有太多的繁文缛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一些东西被淘汰,是早晚的事。
参考文献:《晋书》、《资治通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