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被嫌弃的“网红品牌”,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21 15:41:43
编辑导语:以一次性消费为代价的网红模式的爆红,带来的利润是可观的,但也是短暂的。...

要想长久、持续地给企业带来收益,必须要打造品牌的持续影响力。品牌该如何找到破局点,让网红产品走向长红?本文将从几个案例中做出总结,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


被嫌弃的“网红品牌”,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现在问你最喜欢哪个品牌的脏脏包?你能直接回答出来吗?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

这是因为脏脏包这样的网红产品,还没有摆脱以一次性消费为代价的网红模式。它们从产业端来说有一定的生命力,前期通过口味及食用方式猎奇,可以短期内迅速聚拢年轻用户的注意力,但它只是单纯地获取了更多关注,而非品牌信任。

因为缺少文化传承,产品创新速度跟不上,消费者对它们的热情会迅速消退;再加上这类产品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做,就看谁的投入大,速度快,没有技术壁垒也就没有品牌壁垒,因此他们无法在产品同质化状态中突围,生命周期也不会长久,行业里常用活不过18个月来形容它们。

不只是脏脏包,即使是营销玩得很6的钟薛高,在复制网红产品的道路上也是一度惨遭滑铁卢。

钟薛高去年推出的水饺品牌“理象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名字很浪漫的理象国,价位却很现实,市场定价在40-100元,一颗水饺的价格在3元左右,与“厄瓜多尔粉钻”雪糕的套路一样,都是希望通过“天价”吸引消费者眼球,但理象国并没有达到同样的效果。


被嫌弃的“网红品牌”,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理象国的热度高开低走,不仅未取得当年钟薛高的影响力,产品销量也平平无奇。目前,理象国旗舰店月销量在2到2000不等。毫无疑问,这对一款速食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成绩。

同样的“处境”,在上半年又上演了一遍。2021年3月底,钟薛高进军家庭糕点甜食品类,发布两款名为“杏余年”和“芝玫龙荔”的新品,被称为“钟薛高的糕”。虽然谐音梗玩的溜,但销量却“六”不起来。

每盒容量280g,价格在65至70元左右的钟薛高的糕,销量暗淡,上市一月左右,销量仍未过千。目前,在钟薛高天猫旗舰店已经查找不到这两款产品。

为什么大多数网红产品总是红得快,死得快?总是难以打破短命的魔咒?

我认为,大多数存在的原因都有这几个问题:

1、噱头大于产品

商业品牌来说,产品、服务、体验缺一不可,三者有一项短板,品牌都难以长久发展。

但对于网红产品,大多数的顾客评价都是产品一般,价格昂贵,卖的都是噱头,割的是韭菜。

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提到:“群体总是处于低理性思考的状态,他们所使用的论证与能影响他们的论证都非常低级,只能通过类推的方式才能将其视为理性思考”。

消费者会因为品牌站在聚光灯下而选择了它,也会因为产品口碑影响,而放弃了它。

2、追求爆红,把营销当做一切

大多数情况下,高昂的前期成本投入和巨大的风险让很多品牌无法承受,怎样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盈利成了很多老板最关注的问题。而营销因为可以在短期内带来大量的流量,就成了老板们的救命稻草。

一时间,做抖音,高价请网红,花大钱在各大知名平台刷屏。很多品牌把营销做到了极致,也当成了品牌的全部。

仿佛只要做好营销,产品如何都不成问题。

但营销是术,产品是道。术可以解决短期的销售问题与效率问题,道才可以解决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好的营销可以让品牌红极一时,但好的产品才会让品牌成为百年老店。

3、爆红后“裸奔”,管理缺位

通过一款产品一夜爆红的品牌一般基础不牢,面临团队、产品不够成熟、不会精细化运营,相当于“裸奔”。如果不能沉下心来打磨产品,规范化管理,补齐短板,势必是不能长久的。

所以,“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的这句名言,印证着曾经喧嚣的网红品牌的处境:曾经在涨潮的时候有多飘,在落潮的时候就被扒光了底裤,惨淡收场。何况在互联网打破信息传播壁垒的今天,一个网红品牌的崛起,后面千千万万个同质化品牌站起来,几乎0成本将你的这套打法复制出来。

同样是网红品牌出身,我们再来看那些从营销大户到修炼内功,如何从烟花式的“偶像派”走向常青树式的“实力派”的太二酸菜鱼是如何活下来的?

相关数据显示,从2020年开始,九毛九90%以上的经营利润都是由太二酸菜鱼贡献的。


被嫌弃的“网红品牌”,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与很多餐饮企业不同的是,太二酸菜鱼菜品只有酸菜鱼这一道主菜。太二是怎么凭借这一道简单的酸菜鱼成功登顶餐饮品牌的呢?

首先,它剃去了部分顾客群。每家门店都会遵守三条店规,其中第一条便是“不接待 4 人以上”用餐,店内也只设有 2 人桌、4 人桌。人数降低后,社交属性也降低了,客人多数吃完就走。


被嫌弃的“网红品牌”,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其次,它剃去了多余的服务。通过线上点单、自助服务等方式,服务员只需要在必须出现的地方出现,降低了人员、培训成本。

不过,不做多余服务,不等于不做用餐体验。太二是唯一一家为所有桌配备充电插座、充电线的餐厅,对于 90 后而言非常友好。

另外,太二内部设有顾客体验主管一岗,负责改善顾客的体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比如“杯子大小、颜色等,会给顾客一种什么感受”。

最后,是减去了多余菜品,店里只有一种味道可选择,只用一种鱼,只有一种辣度,不加辣也不减辣,鱼每天到店,固定鱼量,卖完就提前结束营业。太二用一种卖薯片的方式卖酸菜鱼,让订货、备料、烹饪等多个环节都变得简洁、高效、标准化。

做完减法后,我们会发现太二是一家“纯吃饭”的餐厅,它不商务、轻社交,核心壁垒就是产品及稳定生产产品的能力。

太二的成功,给到我们最好的启示就是:在追求场景化、社交化、附加值的当下,这种“去场景”、着眼于“卖饭”这一核心目的的品牌,大受市场欢迎,是比品牌本身更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现象。

在极致单品的基础上讲好一个品牌故事,才能发挥营销最大的价值。

针对以上几个案例,网红产品走向长红,品牌该如何找到破局点,我们来做个小总结:

第一,核心产品打造,一把手不要做站在岸边的人。

奈雪的茶中,我最喜欢的一款产品是“霸气橙子”——用两个新奇士橙,一个切片,一个榨汁,再配上两种柠檬。茶底选取来自两个不同产地的茉莉毛尖,加上新鲜茉莉花,口感层次非常丰富。


被嫌弃的“网红品牌”,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这款爆款产品的背后,却是凝聚着奈雪创始人一颗‘一杯好茶,一个软欧包,在奈雪遇到特别美好’的心。

在奈雪,除了创始人的身份,彭心将自己定义为首席产品研发官和首席产品经理,彭心深度参与到产品研发之中,为研发新品,她曾从早上试到凌晨,喝了40多杯产品,喝到吐了依然坚持,去寻找那种“恰到好处”的感觉。

几乎每个产品,她都参与研发、迭代和命名。她还会去看微博上每一个消费者关于产品的反馈,每一家门店的空间设计都要亲自去跟。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为企业做咨询,我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多数企业的一把手,你问他产品,多数都是全然不知,要问下面的人。他们会说,我不管产品,只管整体的方向。

还有如今我们熟悉的戴森,在设计吸尘器上,戴森可以说历经人生跌宕起伏。

在做第5台吸尘器模型的时候,他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

第2627台模型的时候,没钱了;第3727台模型的时候,还要他老婆帮忙赚钱养家,甚至把房子给卖掉……

4年的时间里,戴森一共经历了5270次失败,终于在第5271次原型实验后,才制作出戴森一代吸尘器——全球首款「不采用集尘袋」的吸尘器产品。

极致的追求,孕育极致的作品。詹姆斯·戴森被称为“家电界的乔布斯”,不仅是因为他桀骜的个性,更重要的是他和乔布斯一样,对产品细节和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目前戴森全球超过8000名员工,每年将10-15%的销售收入用于技术研发,拥有3000多项专利和超过500项发明,因此它也多次被权威媒体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

虽然詹姆斯·戴森已经60多岁了,作为跻身福布斯富豪榜的企业家,他仍然坚持每天下午去总部的实验室寻找灵感。即使没力气操纵车床了,他每天仍然要逐一认真地检查各个产品的设计模型。

这种习惯从他开始设计第一台戴森吸尘器时就养成了,他不想戒掉这种习惯,因为其中包含了戴森产品成功的道理——持之以恒、耐心、决心以及对技术的极致要求。

同理,如果大家想了解品牌怎么穿越生命周期的话,可以研究一下国外的品牌。你会发现欧洲日本一些百年老店,老板几乎每天都在店里,他的父亲、祖父自开店起就是这样,亲自制作产品。

这些百年企业的长存,不是营销的成功,而是产品的成功,是持续性专注在产品研发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积累,是常年累积的持久拉锯战。

这就是企业一把手对产品和设计的重视程度,不管企业做多大,企业一把手如果不重视推动产品的研发,结果就会有很多差别。

不跳下水,就学不会游泳。关于产品打造,不要做“站在岸边”的人。一把手必须全心全意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因为最终决策产品走向市场的是企业的一把手。

第二,在产品之外,还要关注用户体验、复购率。

先说用户体验。

有多少人是冲着海底捞好吃去吃的?我相信很少,毕竟在口味上可替代的火锅品牌太多。但海底捞的既能做“网红”,又能“长红”,无非是在标准化的口味下,将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

其次,提升复购。

比起争夺消费者的关注,获取高频复购才是品牌要挑战的战场。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尝鲜、猎奇的心理购买你,但当决定复购时,一定会回归理性消费,而品质、服务等方面,就成了决策关键。

第三,持续创新,创造新价值。

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点像恋人,当蜜月期过后很容易会产生审美疲劳,这个时候如果品牌方不能够主动产生一些变化,便无法“唤醒对方的兴趣”,随着时间以及其他更能引起兴趣的竞争对手的出现,消费者与品牌分手,便在所难免。

以茶行业为例,茶饮是低决策周期的消费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持续的感官刺激很重要,要一直吸引用户,就要着重打造新鲜感。

而喜茶将自己定义为「灵感之茶」,正是因为它不断尝试新变化、不断为品牌提供新鲜感,而其灵感的打造贯穿于多方面,如:空间上的形象变换、产品的迭代更新、独特的社交运营等。


被嫌弃的“网红品牌”,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比如,在产品研发上,除了固定产品外,根据季节、节日上新,喜茶仅去年就推出了240多款新品,同时还在「ip 文创+定制零食+茶叶茶具」狠下功夫,推出100多件周边产品。

这种推新品的方式,是持续的品牌唤醒能力,可以有效撩动消费者尝鲜的心理,对于模仿者来说,就是一道无法横跨的壁垒。

所以,品牌不要盲目地将精力投入到营销设计之中,而是先把心思放在产品的更新迭代和差异化之上,并努力学习目标用户们喜欢的文化和语言体系,从而占据年轻人的内心。

第四,沉淀品牌,建立用户情感关联。

在三顿半的超即溶小罐子产品出现以前,中国的咖啡市场,其实没有一个可以让“小白用户”自行玩起来的咖啡品牌。

无论是雀巢咖啡这种古典品牌,还是永璞咖啡这种2014年诞生的精品咖啡,他们都把宣传集中在咖啡的“质量、口感”上,在产品研发方面追求媲美“现磨咖啡”的体验感。

由此,几百亿的咖啡市场上空,如同出现一个真空地带——“玩”(场景需求)。

三顿半除了口味外,用户在传播过程中有2个关键因素——“颜值”+“diy”。

不少消费者还会将包装盒用来diy,做成花盆或者钥匙扣。除了用包装盒diy,“超即溶精品速溶咖啡”在口味上也可以*diy。

比如在3号咖啡中加入苏打水或者零度可口可乐,口味就变成氮气冷萃,加入豆浆口味就变成了豆奶拿铁。消费者可以在咖啡中加入不同温度的不同液体,化身“咖啡调配师”。

品牌通过赋予用户“玩”的理由,让搭配变得“理所应当”。

还有最典型的就是三顿半的“返航计划”,用户将空罐子送到线下城市活动点作为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品牌周边奖励。用奖品增强和消费者的互动,通过环保回收的理念输出品牌价值。


被嫌弃的“网红品牌”,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通过三顿半的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学习什么?做品牌,就是做心智,顺着消费者心智大潮:

产品内容化:产品自带内容基因,让用户自发性分享给品牌带来大量的自来水传播。

年轻化:卖产品,更卖生活。

流行符号化:好玩,会玩,带着消费者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