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正在创业的你,第一步走对了吗?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18 09:44:45
如果把一个创业过程按照行动划分为:计划阶段,开展执行阶段,成长突破阶段,这三个阶段合理的精力占比应该是5:3:2,甚至计划阶段应该占据超过50%的精力。...

文章来源:喋喋不休小姐 作者:瑞宁rita

创业者的创业想法,可能来源于一个创新的idea,来源于一个市场上未能优化的需求,或者去模仿现今市场上已有的项目。

但是,无论哪一种,大部分人在第一步就做错了。

创业者的创业idea,要么是从自身出发,认为自己需要则一定会有市场;要么是从周围的朋友出发,讲给朋友听,朋友们觉得不错,那就一定能做的下去。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你的朋友是在骗你;只是这些所谓的“好”,极有可能是一种伪需求。

伪需求也是一种需求,也会存在。

但是这个需求的市场范围极小;或者是这个需求本身仅仅是一种功能,无法支持产品形成商业模型,产品生命衰减的会非常快;又或者,被满足需求的用户并不是消费决策者,而决策者的需求和你要解决的需求并不一致。

如果把一个创业过程按照行动划分为:计划阶段,开展执行阶段,成长突破阶段,这三个阶段合理的精力占比应该是5:3:2,甚至计划阶段应该占据超过50%的精力。

——这就是创业者正确创业的第一步。

那么创业过程中的计划阶段,应该做什么样的计划和准备呢?

找准客户 / 用户

验证需求的真伪

所有的产品设计,创业项目,都应以客户/用户为核心,而不是以创业者自己为核心。

很多时候,创业者认为的用户需求,可能并不是用户真实的需求;创业者认为的目标用户,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决策者;创业者认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价值,可能用户并不会为此付款。

所以,创业者需要在每个阶段都要用科学的方式去面对用户,走出办公室和其交谈,观察他们使用产品或产品替代品的行为。

1. 用户是谁

1)谁会使用产品?他们是直接购买者吗?如果不是,那购买决策者谁?谁是产品购买或使用的影响者?

(意见领袖/kol/明星/……)

2)使用者,购买者的社会身份是什么?年龄,职业,爱好,生活范围,等等,用户特点。

(若使用者和购买者是不同的两类,那需要分别分析)

3)用户会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生活场景中,使用产品?又是在什么场景下,使用者会通过口碑获取产品信息?谁会愿意主动对产品进行口碑传播?

4)用户(使用者/购买者)的行为(网络行为)路径?

2. 用户需求

1)用户的需求是否是真实需求?用户的这个需求有多紧迫,用户愿意为满足这个需求而付款吗?

2)用户目前是用什么替代方案去满足他们的需求的?用户是否愿意为获取新价值而从替代方案中进行迁移?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

很多时候,产品的价值主张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在迁移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用户价值却为0或者是负数,用户依然不会使用新产品——这就是因为价值主张除了需要满足用户需求外,还需要超出用户预期。

这就好比“来往”打不过“微信“,除了价值主张外,市场类型的选择也是关键。

3)价值主张的普适性

产品的价值主张是否仅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是否具有普适性?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产品的价值主张是否具有延展性,是否有符合产品dna的拓展市场和增长空间?

大部分互联网产品都会进入一个误区,尤其是娱乐型、电商类、工具类产品,会认为自己的产品适用于每个人。比如每个人都有交友的需求,每个人都有消费娱乐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观点输出表达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购买和分享购物经验的需求……这样的认知会令产品找不准用户,浪费客户获取的费用,最终盈利不足以支撑产品继续运行。

交友娱乐表达购物等,确实是需求点,但这些是全人类共同的需求。

只有当产品价值满足的核心需求成为一类人最痛的痛点时,产品才能获得0到1的发展。

认清空间的类型

有需求代表着项目有成长空间

具备用户需求,并且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意味着这个项目具备成长或增长空间。

分为场景空间和任务空间两大类:

1. 场景空间

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用户产生的需求并没有被满足甚至没有被发现。

举个例子:在上下班高峰期打车困难——不说拥堵的情况,也会产生昂贵的车费;在确定的路线上,用户有尽快打到车且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车费的需求,车辆供应者也有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的需求。

所以,拼车和顺风车就满足这个需求,这就是在场景空间上的挖掘。

同样属于场景空间的需求还有共享单车,这是在地铁口到家门口(公司)的这个场景空间上的挖掘。路途太短不合适打车,但走起来又没有那么近。

2. 任务空间

产品或者项目承担着某个任务或职能。

比如麦当劳的奶昔,每天大部分的销量都来自于早上,且几乎全部购买者都是开车打包的用户。

用户在早上开车去上班的路上购买奶昔,是因为奶昔适合边开车边喝不脏手还方便,同时奶昔较稠能饱腹,也不会太快喝完,甚至还可以坚持到公司。

——承担起开车上班族的方便早餐功能,就是奶昔这个产品的任务空间。

如果想要让奶昔提升销量,只需要加大奶昔的浓稠度,让用户拿着走进公司,将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口碑传播。

用增长思维的方式设计和验证

从而获得可行的商业模式

随时保持一种思维方式:增长思维。

并不是只有成熟企业在突破瓶颈期的时候才需要增长,也不是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才需要用增长提效;在企业或产品在做初步设计时,就应该用增长思维去设计思考了。

增长思维体现在“增长设计”和“增长优化”两个部分。

“增长设计”是以转化为目的设计抓手,包含用户口碑传播,分享,网络效应,病毒传播效应。

1. 口碑传播的功能设计

这是很多创业者会忽略的点,甚至成熟产品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如何设计,但是往往用户比创业者能更快地找到其他有需求的目标用户。

用户对用户的推荐,因为具有信任背书而更容易被转化,并且用户有向别人分享产品的天然的动力。

所以,创业者只需要去设计功能或者文案,告诉用户在口碑传播时可以说什么,或者分享什么。

而这种设计是根本不需要花任何预算。

2. 分享设计

分享不仅仅是一种功能,当然口碑传播的实际行为是靠分享这个动作来实现的。

但是在设计分享上,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虑用户更愿意分享和自我相关,或者能够体现自己的生活品质、知识和思想,能够符合个人人设的内容。

比如用户利用软件唱了一首歌,拍个了视频,发布了旅行照片,等等。

用增长思维去设计时,比如用户利用app唱了一首歌,分享自己的歌曲到了微信,微信好友听到歌曲下载app后,会自动成为该用户的好友,并在软件中双方可以相互基于彼此发布的歌曲进行互动。

将好友关系迁移并沉淀在一个娱乐工具中,获得小群效应,是全民k歌保持几千万日活的重要原因。

3. 网络效应

平台型产品需要具备制造积极网络效应的能力。

因为平台用户数量的增长对用户所能创造的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称之为积极网络效应。

他会优于低价促销,甚至优于品牌效应(对于传播成本和效果的衡量),但是其快速带来的用户量,在没有完整的用户画像和匹配算法的支持下,会成为消极的网络效应。

在计划阶段,创业者就需要不断探寻,产品价值是如何打动用户的,如何在用户间主动被传播的……

这些都需要和用户面对面,融入到目标用户群中。

同时,观察和听取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时刻保持增长设计的想法,将观察到的线索设计为产品的某项功能。

增长思维的另一个体现是“增长优化”,这是以提效为目的进行数据拆分,并为每个数据的表现细节提供优化策略。

在创业的计划阶段,我们是没有那么多数据可以进行观察和拆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忽略对产品在增长上的探索——因为对这一部分的探索,可以为创业项目获得全面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1、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从哪里获取,获取成本

2、利用“最小可行性产品”探索有效的用户激活方式,用户的交互行为

3、每一种行为是否有扩展空间,哪些行为是具有网络效应,或是可持续性的

4、探索主流程上的aha moments

5、这些aha moments 有哪些是决定用户流失或留存的,分别进行扩展和优化

6、探索用户的付费行为,付费比率

7、或者创业产品是以接受广告展示来获取盈利的。那么,目标广告商在哪里,是否愿意为流量付费,多大的基础流量才会有机会吸引广告商

8、产品获取目标基础流量的时间和成本

9、分析产品所在的市场类型,是否能从产品价值差异上,找到可缩短目标基础流量的获取时间的办法

10、用户多长时间会使用一次产品,什么原因让用户想到使用产品,什么原因让用户放弃继续使用

11、根据创业产品的核心价值特点,产出数据衡量标准

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需要用dau、mau、七日留存来做数据考核的。

如果,产品的本身价值就是一个超低频需求,使用dau去作为目标,就不合适。

但是,如果创业者希望产品更具有商业价值,有更高的活跃度,那也需要在超低频的需求线上,加上相关,相似或者相辅助的其他需求点。

增长思维是在客户验证阶段最主要的思维方式。验证不光要得到产品的市场销售策略,营收策略,渠道策略等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到这个市场有多大,产品扩展边界在哪里,战略升级的方向,这些都是在创业的计划阶段需要做好准备的。

———————————————————————————

【万商云集,数字化应用服务平台,与4000万中小企业共成长,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感兴趣的请微信搜索“lanhaijiye”,关注万商云集】

相关标签: 创业 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