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学习笔记Day03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6-10 14:51:13
...

1.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对象序列化是一个用于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字节流的过程,可以将其保存到磁盘文件中或通过网络发送到任何其他程序;从字节流创建对象的相反的过程称为反序列化。而创建的字节流是与平台无关的,在一个平台上序列化的对象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反序列化

如何使Java类可序列化?
通过实现java.io.Serializable接口,可以在Java类中启用可序列化。它是一个标记接口,意味着它不包含任何方法或字段,仅用于标识可序列化的语义。

Transient 关键字
transient修饰符仅适用于变量,不适用于方法和类。在序列化时,如果我们不想序列化特定变量以满足安全约束,那么我们应该将该变量声明为transient。执行序列化时,JVM会忽略transient变量的原始值并将默认值保存到文件中。因此,transient意味着不要序列化

Transient 与 Static
静态变量不是对象状态的一部分,是类对象状态的一部分,因此它不参与序列化。所以将静态变量声明为transient变量是没有用处的。

Final 与 Transient
final变量将直接通过值参与序列化,所以将final变量声明为transient变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主要有两种用途
把对象的字节序列永久地保存到磁盘上。(持久化对象)
可以将Java对象以字节序列的方式在网络中传输。(网络传输对象)

2.flush方法的作用

与在网络硬件中缓存一样,流还可以在软件中得到缓存,即直接在Java代码中缓存。这可以通过BufferedOutputStream或BufferedWriter 链接到底层流上来实现。因此,在写完数据时,flush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笔记Day03
上图中WEB服务器通过输出流向客户端响应了一个300字节的信息,但是,这时的输出流有一个1024字节的缓冲区。所以,输出流就一直等着WEB服务器继续向客户端响应信 息,当WEB服务器的响应信息把输出流中的缓冲区填满时,这时,输出流才向WEB客户端响应消息。

为了解决这种尴尬的局面,flush()方法出现了。flush()方法可以强迫输出流(或缓冲的流)发送数据,即使此时缓冲区还没有填满,以此来打破这种死锁的状态。

当我们使用输出流发送数据时,当数据不能填满输出流的缓冲区时,这时,数据就会被存储在输出流的缓冲区中。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调用关闭(close)输出流,存储在输出流的缓冲区中的数据就会丢失。所以说,关闭(close)输出流时,应先刷新(flush)缓冲区的输出流,话句话说就是:“迫使所有缓冲的输出数据被写出到底层输出流中”。

3.线程和进程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一个任务就是一个进程(Process),比如打开一个浏览器就是启动一个浏览器进程,打开一个记事本就启动了一个记事本进程,打开两个记事本就启动了两个记事本进程,打开一个Word就启动了一个Word进程。

有些进程还不止同时干一件事,比如Word,它可以同时进行打字、拼写检查、打印等事情。在一个进程内部,要同时干多件事,就需要同时运行多个“子任务”,我们把进程内的这些“子任务”称为线程(Thread)。线程是最小的执行单元。如何调度进程和线程,完全由操作系统决定,程序自己不能决定什么时候执行,执行多长时间。

由于每个进程至少要干一件事,所以,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当然,像Word这种复杂的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多个线程可以同时执行,多线程的执行方式和多进程是一样的,也是由操作系统在多个线程之间快速切换,让每个线程都短暂地交替运行,看起来就像同时执行一样。当然,真正地同时执行多线程需要多核CPU才可能实现

CPU资源分配给进程,同一个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所有资源。
CPU分配给线程,即真正在处理器运行的是线程。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协作同步,不同进程的线程间要利用消息通信的办法实现同步。

多任务的实现有3种方式
多进程模式;
多线程模式;
多进程+多线程模式。

4.线程池

  1. 线程池的概念:

       线程池就是首先创建一些线程,它们的集合称为线程池。使用线程池可以很好地提高性能,线程池在系统**启动时即创建大量空闲的线程**,程序将一个任务传给线程池,线程池就会启动一条线程来执行这个任务,**执行结束以后,该线程并不会死亡,而是再次返回线程池中成为空闲状态,等待执行下一个任务**。
    
  2. 线程池的工作机制

      2.1 在线程池的编程模式下,**任务是提交给整个线程池**,而不是直接提交给某个线程,线程池在拿到任务后,就在内部**寻找是否有空闲的线程**,如果有,则将任务交给某个空闲的线程。
    
      2.1 一个线程同时只能执行一个任务,但可以同时向一个线程池提交多个任务。
    
  3. 使用线程池的原因:

     多线程运行时间,系统不断的启动和关闭新线程,成本非常高,会过度消耗系统资源,以及过渡切换线程的危险,从而可能导致系统资源的崩溃。这时,线程池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具体的4种常用的线程池实现如下:(返回值都是ExecutorService,ExecutorService是Java提供的用于管理线程池的类。该类的两个作用:控制线程数量重用线程
1 Executors.newCacheThreadPool()可缓存线程池,先查看池中有没有以前建立的线程,如果有,就直接使用。如果没有,就建一个新的线程加入池中,缓存型池子通常用于执行一些生存期很短的异步型任务。
2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int n):创建一个可重用固定个数的线程池,以共享的*队列方式来运行这些线程。
3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n):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支持定时及周期性任务执行。
4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线程池,它只会用唯一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保证所有任务按照指定顺序(FIFO, LIFO, 优先级)执行。

5.Thread类的常见方法

1.run方法
如果从构造方法中传入Runnable的实现类,target就不为空,调用target的run方法,如果继承了Thread类,就重写了run方法,这是就调用了子类中的run方法了 。所以,run()方法是不需要用户来调用的。当通过start()方法启动一个线程之后,一旦线程获得了CPU执行时间,便进入run()方法体去执行具体的任务。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重写run()方法的效果:
直接重写:直接继承Thread类并重写run()方法;
间接重写:通过Thread构造函数传入Runnable对象 (注意,实际上重写的是 Runnable对象 的run() 方法)。
2.start方法
start() 用来启动一个线程,当调用该方法后,相应线程就会进入就绪状态,该线程中的run()方法会在某个时机被调用。
3.sleep方法
调用sleep方法相当于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该方法有如下两条特征: 如果调用了sleep方法,必须捕获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或者将该异常向上层抛出; sleep方法不会释放该线程所拥有的资源(例如:锁),也就是说如果当前线程持有对某个对象的锁,则即使调用sleep方法,其他线程也无法访问这个对象。
4.join 方法
  当前线程调用其他线程的join方法,会阻塞当前线程,直到其他线程执行完毕,才会进入就绪状态。
join方法是被Synchronized关键字所修饰,访问时,需要获得其他线程对象的锁,如果有两个线程同时调用另外一个线程的join方法,会有一个线程成功得到锁,而另外一个则必须等待,进入阻塞状态,而在得到锁之后,才会执行join方法。
join()方法是通过wait()方法 (Object 提供的方法) 实现的。当 millis == 0 时,会进入 while(isAlive()) 循环,并且只要子线程是活的,宿主线程就不停的等待。 join方法同样会让线程交出CPU执行权限; join方法会让线程释放对一个对象持有的锁
5.yield 方法
  调用 yield()方法会让当前线程交出CPU资源,让CPU去执行其他的线程。但是,yield()不能控制具体的交出CPU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yield()方法只能让拥有相同优先级的线程有获取 CPU 执行时间的机会;调用yield()方法并不会让线程进入阻塞状态,而是让线程重回就绪状态,它只需要等待重新得到 CPU 的执行, 它同样不会释放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