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程序员的职场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26 21:18:50
...
                                                                          #程序员的职场

让每个人都站在圆周上

  也就是所有员都一视同仁。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曾提出一个处理管理者与员工关系的“圆心理论”——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是在圆的周边,管理者在圆心,这就是说管理者和每个员工的距离都是等距离的。

  这种圆心距离是一种理想的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团队内部保持了相对的平衡,员工一旦没有这样的平衡,就会有种危机,担心自己是否明天会失宠。这种圆心理论就是让大家感觉到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机会,只有去努力,认真工作创造成绩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美学中有一个著名命题:“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相处太近,反而不好,就像两只刺猬在一起,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相安无事,当然也不可太远,否则就会没有温暖。

  要保持这种距离,对项目经理而言,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 不把员工当作倾谈对象。不要跟员工讲你的感情生活,讲你的家庭生活细节等。

  ● 不要和员工表达你的不满情绪,在员工面前,永远是积极的正面的形象。项目经理即使有千万个不满,也不要对员工说,而是与你的上级沟通。

  ● 不要对某位员工表现出不一样的关系。例如,不要每天固定跟某一位员工一起外出就餐。

  ● 项目经理言行要有“温度”,不可拒人于千里之外,显得不近人情。

  **每个人只能由内而外的改变**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程序员也一样,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项目经理要想找到一个觉得真正“好用”的人并不容易,如何对待程序员的缺点,是每一个项目经理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有些项目经理面对程序员的缺点时,会显得过于急躁,恨铁不成钢。有的程序员思维比较迟钝,什么问题都需要一次次反复沟通确认,项目经理批评他们:“你怎么理解能力怎么这么差!回去看看逻辑的书。”有的人做事慢手慢脚,怎么急也急不来,项目经理忍不住说:“怎么这么简单活也干不了,不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的人则什么事都要提出一堆质疑,项目经理要开骂了:“你怎么这么烦!好好想想吧,想过了再来问”。有的人与客户谈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项目经理急得直冒汗,强忍着怒火才没有当着客户的面发飙。

   项目经理着急可以理解,无非是希望通过批评的方式给员工施压,以给他们成长的动力。但最后却发现这样的方式无济于事。

   面对员工的缺点,很多管理者出于爱才、培养人才的目的,给予过多的提醒、教导、批评、甚至发脾气。其实一个人要改变自己都很困难,想要改变别人多半只是一种徒劳。

   联想一下父母对我们的教导。父母不厌其烦的教导我们各种知识、做人的道理,听多了以后就变成唠叨,对个人根本不能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因为别人的经验成不了自己的经验,一个人有经验必须要靠自己亲身经历去获得。当别人告诉你玫瑰花好美好香时,如果你没有亲见,你是不会有感觉的,只有你自己用眼睛看到它的鲜艳、用鼻子闻到它的芳香、用手触摸到它的湿润,你对玫瑰花的认识才能成为你自己的经验,内化为你自己的知识。

   大部分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挫折以后,才能真正的成长。每个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作为一个管理者,固然有提醒和教导的必要,但无需为此伤神。如果过于急躁,一心想快点把员工改造好,这只会让自己失去了耐心,进一步会导致员工也很厌烦,甚至故意避开项目经理,以免难堪。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要学会适当的容忍员工的错误,其实这样才是他们真正的给了他们成长的机会。

   再退一步讲,员工在公司其实只是打一份工,并不是来改造自己。项目经理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要求一个人改变,而只能是用好现在的他。合则继续,不合则分手,就这么简单。成长是一个人要获得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管理者的外在要求。

   美国作家弗格森有一句名言:“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项目经理不要再苦心孤诣的想要改变你的员工了,否则就可能像拔苗助长的故事中讲的那样,一番好意反倒害了别人。

   **让员工为目标干活**

   在一个具有超强个人魅力的项目经理的团队中,员工干活的动力很可能是来自项目经理的吸引力,也就是为项目经理而干活。如果换一个项目经理的话,员工的干劲就可能会一落千丈。这样的项目经理就好比是一块磁铁,员工就好比是被磁铁吸引的螺丝钉,现在把磁铁拿走了,螺丝钉们自然就会像一盘散沙。

   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要比团结在你一个企业家底下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

   马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他本人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但他更加重视目标的作用。从阿里巴巴创业之初,马云就定下了做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的目标,碰到千难万险也从不放弃。阿里巴巴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跟当初的目标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企业需要目标,一个项目同样需要目标。事实上,项目比企业更加具有目标性,一个项目组也正是因为要完成某一目标而成立的,在招标文件或者合同中往往也会明确写着这些目标。项目经理要做的,就是认真评估这些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细化,让目标代替项目经理,成为将员工吸引在一起的磁铁,将项目组紧紧团结在一起。

  **成就感是人的基本需求**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成就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一个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是出于人的本能,是一个要活下去的最基本要求,而后面三个层次需求,其实都是对成就感的追求。

  因此从一定程度来说,一个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成就感。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比出生时要完美一点”,并基于此,希望每个人都做到日日精进。从本质上来说,稻盛和夫追求的也是一种成就感。正是因为他每天都在进步,觉得离自己心中理想的境界又接近了一些,所以产生了愉快或成功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尚修禅也是在追求成就感,通过修禅,他的内心境界不断提高,对人、对生活、对社会、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升,由此内心获得一种愉悦的感觉。

   你可能认为他们是圣人,他们的成就普通人难以企及,其实圣人和普通人在内心情感上的差别是很小的。一个人的成就大小有差别,但成就感没有差别。

  我们再来看一个让无数家长感到头痛的例子,就是现在许多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这种状态是因为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打击,难以产生成就感,转而去寻求在虚拟世界中呼风唤雨带来的一种巨大成就感。

  再回头看看我们程序员。从外行的角度,其实编程工作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为什么程序员却能长时间端坐于电脑前,乐此不疲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程序员控制电脑、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

  反之,很多人因为没有成就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消积的看法,有些人甚至因此走上了绝路。在百度上查一下“高考失利自杀”,你会发现,仅仅因为没考上大学,每年都有很多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卫生部门在2003年9月10日“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我们在为这些逝去的生命感到扼腕叹息的时候,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就感对于每个人是何等的重要。

   可惜身在职场中,许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以为给员工高薪、高福利就可以留住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了,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实则不然。

  美国国际管理技术公司的著名培训师彭海利,在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授课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请学员按照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排列出一张单子。许多人将高薪排在第一位、参与感放在最后一位。此时彭海利却公布了一份来自企业员工的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承认员工的工作成就,参与感为第二,高薪则排在了第五位。

  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要注意保护好并培养程序员的这种成就感,他们只有获得成就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快乐工作”。  让每个人都站在圆周上

  也就是所有员都一视同仁。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曾提出一个处理管理者与员工关系的“圆心理论”——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是在圆的周边,管理者在圆心,这就是说管理者和每个员工的距离都是等距离的。

  这种圆心距离是一种理想的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团队内部保持了相对的平衡,员工一旦没有这样的平衡,就会有种危机,担心自己是否明天会失宠。这种圆心理论就是让大家感觉到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机会,只有去努力,认真工作创造成绩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美学中有一个著名命题:“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相处太近,反而不好,就像两只刺猬在一起,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相安无事,当然也不可太远,否则就会没有温暖。

  要保持这种距离,对项目经理而言,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 不把员工当作倾谈对象。不要跟员工讲你的感情生活,讲你的家庭生活细节等。

  ● 不要和员工表达你的不满情绪,在员工面前,永远是积极的正面的形象。项目经理即使有千万个不满,也不要对员工说,而是与你的上级沟通。

  ● 不要对某位员工表现出不一样的关系。例如,不要每天固定跟某一位员工一起外出就餐。

  ● 项目经理言行要有“温度”,不可拒人于千里之外,显得不近人情。

   **每个人只能由内而外的改变**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程序员也一样,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项目经理要想找到一个觉得真正“好用”的人并不容易,如何对待程序员的缺点,是每一个项目经理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有些项目经理面对程序员的缺点时,会显得过于急躁,恨铁不成钢。有的程序员思维比较迟钝,什么问题都需要一次次反复沟通确认,项目经理批评他们:“你怎么理解能力怎么这么差!回去看看逻辑的书。”有的人做事慢手慢脚,怎么急也急不来,项目经理忍不住说:“怎么这么简单活也干不了,不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的人则什么事都要提出一堆质疑,项目经理要开骂了:“你怎么这么烦!好好想想吧,想过了再来问”。有的人与客户谈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项目经理急得直冒汗,强忍着怒火才没有当着客户的面发飙。

   项目经理着急可以理解,无非是希望通过批评的方式给员工施压,以给他们成长的动力。但最后却发现这样的方式无济于事。

   面对员工的缺点,很多管理者出于爱才、培养人才的目的,给予过多的提醒、教导、批评、甚至发脾气。其实一个人要改变自己都很困难,想要改变别人多半只是一种徒劳。

   联想一下父母对我们的教导。父母不厌其烦的教导我们各种知识、做人的道理,听多了以后就变成唠叨,对个人根本不能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因为别人的经验成不了自己的经验,一个人有经验必须要靠自己亲身经历去获得。当别人告诉你玫瑰花好美好香时,如果你没有亲见,你是不会有感觉的,只有你自己用眼睛看到它的鲜艳、用鼻子闻到它的芳香、用手触摸到它的湿润,你对玫瑰花的认识才能成为你自己的经验,内化为你自己的知识。

   大部分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挫折以后,才能真正的成长。每个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作为一个管理者,固然有提醒和教导的必要,但无需为此伤神。如果过于急躁,一心想快点把员工改造好,这只会让自己失去了耐心,进一步会导致员工也很厌烦,甚至故意避开项目经理,以免难堪。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要学会适当的容忍员工的错误,其实这样才是他们真正的给了他们成长的机会。

   再退一步讲,员工在公司其实只是打一份工,并不是来改造自己。项目经理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要求一个人改变,而只能是用好现在的他。合则继续,不合则分手,就这么简单。成长是一个人要获得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管理者的外在要求。

   美国作家弗格森有一句名言:“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项目经理不要再苦心孤诣的想要改变你的员工了,否则就可能像拔苗助长的故事中讲的那样,一番好意反倒害了别人。

   **让员工为目标干活**

   在一个具有超强个人魅力的项目经理的团队中,员工干活的动力很可能是来自项目经理的吸引力,也就是为项目经理而干活。如果换一个项目经理的话,员工的干劲就可能会一落千丈。这样的项目经理就好比是一块磁铁,员工就好比是被磁铁吸引的螺丝钉,现在把磁铁拿走了,螺丝钉们自然就会像一盘散沙。

   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要比团结在你一个企业家底下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

   马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他本人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但他更加重视目标的作用。从阿里巴巴创业之初,马云就定下了做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的目标,碰到千难万险也从不放弃。阿里巴巴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跟当初的目标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企业需要目标,一个项目同样需要目标。事实上,项目比企业更加具有目标性,一个项目组也正是因为要完成某一目标而成立的,在招标文件或者合同中往往也会明确写着这些目标。项目经理要做的,就是认真评估这些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细化,让目标代替项目经理,成为将员工吸引在一起的磁铁,将项目组紧紧团结在一起。

  **成就感是人的基本需求**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成就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一个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是出于人的本能,是一个要活下去的最基本要求,而后面三个层次需求,其实都是对成就感的追求。

  因此从一定程度来说,一个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成就感。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比出生时要完美一点”,并基于此,希望每个人都做到日日精进。从本质上来说,稻盛和夫追求的也是一种成就感。正是因为他每天都在进步,觉得离自己心中理想的境界又接近了一些,所以产生了愉快或成功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尚修禅也是在追求成就感,通过修禅,他的内心境界不断提高,对人、对生活、对社会、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升,由此内心获得一种愉悦的感觉。

   你可能认为他们是圣人,他们的成就普通人难以企及,其实圣人和普通人在内心情感上的差别是很小的。一个人的成就大小有差别,但成就感没有差别。

  我们再来看一个让无数家长感到头痛的例子,就是现在许多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这种状态是因为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打击,难以产生成就感,转而去寻求在虚拟世界中呼风唤雨带来的一种巨大成就感。

  再回头看看我们程序员。从外行的角度,其实编程工作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为什么程序员却能长时间端坐于电脑前,乐此不疲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程序员控制电脑、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

  反之,很多人因为没有成就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消积的看法,有些人甚至因此走上了绝路。在百度上查一下“高考失利自杀”,你会发现,仅仅因为没考上大学,每年都有很多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卫生部门在2003年9月10日“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我们在为这些逝去的生命感到扼腕叹息的时候,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就感对于每个人是何等的重要。

   可惜身在职场中,许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以为给员工高薪、高福利就可以留住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了,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实则不然。

  美国国际管理技术公司的著名培训师彭海利,在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授课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请学员按照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排列出一张单子。许多人将高薪排在第一位、参与感放在最后一位。此时彭海利却公布了一份来自企业员工的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承认员工的工作成就,参与感为第二,高薪则排在了第五位。

  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要注意保护好并培养程序员的这种成就感,他们只有获得成就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快乐工作”。  让每个人都站在圆周上

  也就是所有员都一视同仁。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曾提出一个处理管理者与员工关系的“圆心理论”——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是在圆的周边,管理者在圆心,这就是说管理者和每个员工的距离都是等距离的。

  这种圆心距离是一种理想的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团队内部保持了相对的平衡,员工一旦没有这样的平衡,就会有种危机,担心自己是否明天会失宠。这种圆心理论就是让大家感觉到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机会,只有去努力,认真工作创造成绩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美学中有一个著名命题:“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相处太近,反而不好,就像两只刺猬在一起,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相安无事,当然也不可太远,否则就会没有温暖。

  要保持这种距离,对项目经理而言,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 不把员工当作倾谈对象。不要跟员工讲你的感情生活,讲你的家庭生活细节等。

  ● 不要和员工表达你的不满情绪,在员工面前,永远是积极的正面的形象。项目经理即使有千万个不满,也不要对员工说,而是与你的上级沟通。

  ● 不要对某位员工表现出不一样的关系。例如,不要每天固定跟某一位员工一起外出就餐。

  ● 项目经理言行要有“温度”,不可拒人于千里之外,显得不近人情。

   **每个人只能由内而外的改变**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程序员也一样,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项目经理要想找到一个觉得真正“好用”的人并不容易,如何对待程序员的缺点,是每一个项目经理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有些项目经理面对程序员的缺点时,会显得过于急躁,恨铁不成钢。有的程序员思维比较迟钝,什么问题都需要一次次反复沟通确认,项目经理批评他们:“你怎么理解能力怎么这么差!回去看看逻辑的书。”有的人做事慢手慢脚,怎么急也急不来,项目经理忍不住说:“怎么这么简单活也干不了,不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有的人则什么事都要提出一堆质疑,项目经理要开骂了:“你怎么这么烦!好好想想吧,想过了再来问”。有的人与客户谈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项目经理急得直冒汗,强忍着怒火才没有当着客户的面发飙。

   项目经理着急可以理解,无非是希望通过批评的方式给员工施压,以给他们成长的动力。但最后却发现这样的方式无济于事。

   面对员工的缺点,很多管理者出于爱才、培养人才的目的,给予过多的提醒、教导、批评、甚至发脾气。其实一个人要改变自己都很困难,想要改变别人多半只是一种徒劳。

   联想一下父母对我们的教导。父母不厌其烦的教导我们各种知识、做人的道理,听多了以后就变成唠叨,对个人根本不能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因为别人的经验成不了自己的经验,一个人有经验必须要靠自己亲身经历去获得。当别人告诉你玫瑰花好美好香时,如果你没有亲见,你是不会有感觉的,只有你自己用眼睛看到它的鲜艳、用鼻子闻到它的芳香、用手触摸到它的湿润,你对玫瑰花的认识才能成为你自己的经验,内化为你自己的知识。

   大部分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挫折以后,才能真正的成长。每个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作为一个管理者,固然有提醒和教导的必要,但无需为此伤神。如果过于急躁,一心想快点把员工改造好,这只会让自己失去了耐心,进一步会导致员工也很厌烦,甚至故意避开项目经理,以免难堪。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要学会适当的容忍员工的错误,其实这样才是他们真正的给了他们成长的机会。

   再退一步讲,员工在公司其实只是打一份工,并不是来改造自己。项目经理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要求一个人改变,而只能是用好现在的他。合则继续,不合则分手,就这么简单。成长是一个人要获得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管理者的外在要求。

   美国作家弗格森有一句名言:“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项目经理不要再苦心孤诣的想要改变你的员工了,否则就可能像拔苗助长的故事中讲的那样,一番好意反倒害了别人。

   **让员工为目标干活**

   在一个具有超强个人魅力的项目经理的团队中,员工干活的动力很可能是来自项目经理的吸引力,也就是为项目经理而干活。如果换一个项目经理的话,员工的干劲就可能会一落千丈。这样的项目经理就好比是一块磁铁,员工就好比是被磁铁吸引的螺丝钉,现在把磁铁拿走了,螺丝钉们自然就会像一盘散沙。

   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要比团结在你一个企业家底下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

   马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他本人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但他更加重视目标的作用。从阿里巴巴创业之初,马云就定下了做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的目标,碰到千难万险也从不放弃。阿里巴巴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跟当初的目标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企业需要目标,一个项目同样需要目标。事实上,项目比企业更加具有目标性,一个项目组也正是因为要完成某一目标而成立的,在招标文件或者合同中往往也会明确写着这些目标。项目经理要做的,就是认真评估这些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细化,让目标代替项目经理,成为将员工吸引在一起的磁铁,将项目组紧紧团结在一起。

  **成就感是人的基本需求**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成就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一个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是出于人的本能,是一个要活下去的最基本要求,而后面三个层次需求,其实都是对成就感的追求。

  因此从一定程度来说,一个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成就感。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是比出生时要完美一点”,并基于此,希望每个人都做到日日精进。从本质上来说,稻盛和夫追求的也是一种成就感。正是因为他每天都在进步,觉得离自己心中理想的境界又接近了一些,所以产生了愉快或成功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尚修禅也是在追求成就感,通过修禅,他的内心境界不断提高,对人、对生活、对社会、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升,由此内心获得一种愉悦的感觉。

   你可能认为他们是圣人,他们的成就普通人难以企及,其实圣人和普通人在内心情感上的差别是很小的。一个人的成就大小有差别,但成就感没有差别。

  我们再来看一个让无数家长感到头痛的例子,就是现在许多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这种状态是因为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打击,难以产生成就感,转而去寻求在虚拟世界中呼风唤雨带来的一种巨大成就感。

  再回头看看我们程序员。从外行的角度,其实编程工作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为什么程序员却能长时间端坐于电脑前,乐此不疲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程序员控制电脑、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

  反之,很多人因为没有成就感,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消积的看法,有些人甚至因此走上了绝路。在百度上查一下“高考失利自杀”,你会发现,仅仅因为没考上大学,每年都有很多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卫生部门在2003年9月10日“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我们在为这些逝去的生命感到扼腕叹息的时候,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就感对于每个人是何等的重要。

   可惜身在职场中,许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以为给员工高薪、高福利就可以留住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了,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实则不然。

  美国国际管理技术公司的著名培训师彭海利,在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授课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请学员按照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排列出一张单子。许多人将高薪排在第一位、参与感放在最后一位。此时彭海利却公布了一份来自企业员工的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承认员工的工作成就,参与感为第二,高薪则排在了第五位。

  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要注意保护好并培养程序员的这种成就感,他们只有获得成就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快乐工作”。
相关标签: 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