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IT编程

C/C++的8种排序算法及实现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25 12:33:47
首先说下稳定排序和非稳定排序,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 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我们就说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就是非稳定的。 几个基本常见的...

首先说下稳定排序和非稳定排序,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

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我们就说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就是非稳定的。

几个基本常见的排序,插入排序(包括直接插入,希尔插入,折半插入等),交换排序(包括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简单选择,堆排序,树形排序等),归并排序,基数排序(多关键字,链式基数)。

1.直接插入排序(稳定排序)

简单的说就是将序列分为有序序列和无序序列。每一趟排序都是将无序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插入有序序列中。R[1… i-1] <- R[i…n] , 每次取R[i]插入到R[1… i-1]中。

步骤如下:

1> 在R[1 … i-1]中找到R[i]的插入位置k (0

2> 将R[k … i-1]均后移一位,K位置上插入R[i]

改进版:

1>在R[1 … i-1]中将R[i]从右向左一一比较,R[j] >R[i],则R[j]后移一位(j = i-1开始)

2>如果R[j] <=R[i],则j+1 为R[i]的插入位置

实现如下(包括测试):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insert_sort(int a[],int len)

{

int i=0,j=0,temp=0;

for(i=1;i=0&&temp

2.希尔排序(不稳定排序)

希尔排序算法是先将要排序的一组数按照某个增量d分成若干组,对每组中的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在用更小的增量来进行再次分组,并给每个分组重新排序,直到增量为1时,整个要排序的数被分成一组,排序结束。

形象点说,例如[R1 ,R2 , R3, R4,R5,R6,R7,R8],先增量d =len/2 =4 ,则先分成[R1 R5] ,[R2 R6] ,[R3 R7] ,[R4 R8]四组,进行组内排序;再d=d/2 =2,分成[R1 R3 R5R7] 和 [R2 R4 R6 R8]两组,组内排序;再d=d/2=1,整个数组只剩一个大的分组[R1 , R2 , R3, R4,R5,R6,R7,R8],组内排序。全部结束。

实现如下(包括测试):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hell_sort(int a[],int len)

{

int d,i,j,temp;

for(d=len/2;d>0;d=d/2)

{

for(i=d;i=0&&temp<a[j];j-=d) {="" a[j+d]="a[j];" }="" void="" print_array(int="" a[],int="" len)="" for(int="" i="0;i

3.冒泡排序(稳定排序)

冒泡排序也叫起泡排序,顾名思义,就是每一趟,从左到右,两两比较,大的(小的)后移,最后最轻的气泡到最后的位置R[i],为最大或最小值,然后下一趟,选出次大的到R[i-1],以此,到最后R[1],至此全部有序。(按照递增递减都可以)

实现如下:

/*a[0]..从a[0]最小开始 */

void bubble_sort(int a[],int len){

  inti,j,temp;  

for(i=0;i=i;j--){

 if(a[j+1]=i;j--){

 if(a[j+1]


4.快速排序(不稳定排序)

快速排序是一种划分交换排序,采用的是分治法的策略。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1.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数作为基准数

2.分区过程,将比这个数大的数全放到它的右边,小于或等于它的数全放到它的左边。

3.再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下面借助这篇文章的步骤描述,就会很好理解快速排序每一趟到底怎么走的:

来源:http://blog.csdn.net/liuchen1206/article/details/6954074

以一个数组作为示例,取区间第一个数为基准数(pivot)

0

1

2

3

4

5

6

7

8

9

72

6

57

88

60

42

83

73

48

85

初始时,i = 0; j =9; X = a[i] = 72

由于已经将a[0]中的数保存到X中,可以理解成在数组a[0]上挖了个坑,可以将其它数据填充到这来。

从j开始向前找一个比X小或等于X的数。当j=8,符合条件,将a[8]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a[0]中。a[0]=a[8];i++;这样一个坑a[0]就被搞定了,但又形成了一个新坑a[8],这怎么办了?简单,再找数字来填a[8]这个坑。这次从i开始向后找一个大于X的数,当i=3,符合条件,将a[3]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中a[8]=a[3];j--;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88

60

42

83

73

88

85

i = 3; j =7; X=72

再重复上面的步骤,先从后向前找,再从前向后找

从j开始向前找,当j=5,符合条件,将a[5]挖出填到上一个坑中,a[3] = a[5]; i++;

从i开始向后找,当i=5时,由于i==j退出。

此时,i = j = 5,而a[5]刚好又是上次挖的坑,因此将X填入a[5]。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42

60

72

83

73

88

85

可以看出a[5]前面的数字都小于它,a[5]后面的数字都大于它。因此再对a[0…4]和a[6…9]这二个子区间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了。a[5]已经确定好位置。后面每一趟也是。

 

 

对挖坑填数进行总结

1.i =L; j = R; 将基准数挖出形成第一个坑a[i]。

2.j--由后向前找比它小的数,找到后挖出此数填前一个坑a[i]中。

3.i++由前向后找比它大的数,找到后也挖出此数填到前一个坑a[j]中。

4.再重复执行2,3二步,直到i==j,将基准数填入a[i]中。

 

 

具体实现如下(测试不重复,在前面的代码上加个函数,都测试过):

/*这里的low和high是数组的头和尾的下标*/

void quick_sort(int a[],int low,int high)

{

  int i,j,pivot;

 if(low=pivot)

   j--;

 if(i

 

5.直接选择排序(不稳定排序)

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每一次从待排序的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顺序的放在有序的序列的最后,直至全部记录排序完毕。

而直接选择排序就是n条记录经过n-1次后,直接得到有序记录。

实现如下:

void select_sort(int a[],int len)

{

 inti,j,min,k; //min保存最小数,k记录最小数的位置

 for(i=0;i

 

6.堆排序(不稳定排序)

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方法,它的特点是:在排序过程中,将A[n]看成是一棵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利用完全二叉树中双亲节点和孩子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当前无序区中选择关键字最大(或最小)的元素。

堆的定义如下:n个关键字序列A[n]成为堆,当且仅当该序列满足:
①L(i) <= L(2i)且L(i) <= L(2i+1) 或者 ②L(i) >=L(2i)且L(i) >= L(2i+1) 其中i属于[1, n/2]。

满足第①种情况的堆称为小根堆(小顶堆),满足第②种情况的堆称为大根堆(大顶堆)。

如上的小根堆或大根堆,输出堆顶的最小(大)值之后,使得剩下的n-1个元素的序列重新建成一个新的堆,则又得到n个数中的次小(大)值,如此反复,最后得到的有序序列,这个过程就是堆排序。

代码实现: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 

 

void HeapAdjust(int a[],int i) 

{ 

    int left = 2*i+1;//左孩子节点 

    int right = 2*i + 2;//右孩子节点 

    int max = 0;//暂存最大元素下标 

    if(left <=heapsize  && a[left] >a[i]) 

        max = left;

     else

              max = i;

    if(right <= heapsize&& a[right] > a[max]) 

        max = right; 

    if(max != i)//表明当前的父节点并不是最大的 

    { 

       swap(&a[i],&a[max]); 

        HeapAdjust(a,max);//有交换就要递归把子树也整成最大堆 

    } 

} 

 

void BuildHeap(int a[],int len) 

{ 

     int i = 0;

     heapsize = len;

    for( i = len/ 2;i >=0;i--)//非叶节点最大下标为/2 

    { 

        HeapAdjust(a,i); 

    } 

} 

 

//堆排序对要排序的序列有个要求就是下标是从1开始到size的,而并非常用的0~size-1 

void heap_sort(int a[],int len) 

{ 

     int i;

    BuildHeap(a,len-1);//先建立初始的最大堆 

    for( i = len-1;i >=1;i--) 

    { 

       swap(&a[0],&a[i]);//把最大的元素放到最后面 

        heapsize--;//不再包括最大的元素 

        HeapAdjust(a,0); 

    } 

    //至此数组就已经从小到大排好序了, 

    //如果要从大到小输出,则倒着输出就行了; 

    //而如果要将序列从大到小排序,则应建立最小堆。 

}  

7.归并排序(稳定排序)

归并是指将若干个已排序的子文件合并成一个有序的文件。常见的归并排序有两路归并排序。

归并操作的基本步骤如下:
1.申请两个与已经排序序列相同大小的空间,并将两个序列拷贝其中;
2.设定最初位置分别为两个已经拷贝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比较两个序列元素的大小,依次选择相对小的元素放到原始序列;
3.重复2直到某一拷贝序列全部放入原始序列,将另一个序列剩下的所有元素直接复制到原始序列尾。

设归并排序的当前区间是R[low..high],三个步骤分别是:
1.分解:将当前区间一分为二,即求分裂点
2.求解:递归地对两个子区间R[low..mid]和R[mid+1..high]进行归并排序;
3.组合:将已排序的两个子区间R[low..mid]和R[mid+1..high]归并为一个有序的区间R[low..high]。
递归的终结条件:子区间长度为1(一个记录自然有序)。

代码实现:

void Merge(int *a, int p, int q, int r)  

{  

    int n1 = q-p+1;  

    int n2 = r-q;  

    int *L = new int[n1+1];  

    int *R = new int[n2+1];  

    int i, j, k;  

      

    for (i=0; i

8. 基数排序(可靠排序)

http://blog.csdn.net/u012580566/article/details/47702955

实现如下:

int maxbit(int data[], int n)   

{  

    int d = 1; //保存最大的位数  

    int p = 10;  

    for(int i = 0; i < n; ++i)  

    {  

        while(data[i] >= p)  

        {  

            p *= 10;  

            ++d;  

        }  

    }  

    return d;  

}  

void radixsort(int data[], int n) //基数排序  

{  

    int d = maxbit(data, n);  

    int tmp[n];  

    int count[10]; //计数器  

    int i, j, k;  

    int radix = 1;  

    for(i = 1; i <= d; i++) //进行d次排序  

    {  

        for(j = 0; j < 10; j++)  

            count[j] = 0; //每次分配前清空计数器  

        for(j = 0; j < n; j++)  

        {  

            k = (data[j] / radix) % 10; //统计每个桶中的记录数  

            count[k]++;  

        }  

        for(j = 1; j < 10; j++)  

            count[j] = count[j - 1] + count[j]; //将tmp中的位置依次分配给每个桶  

        for(j = n - 1; j >= 0; j--) //将所有桶中记录依次收集到tmp中  

        {  

            k = (data[j] / radix) % 10;  

            tmp[count[k] - 1] = data[j];  

            count[k]--;  

        }  

        for(j = 0; j < n; j++) //将临时数组的内容复制到data中  

            data[j] = tmp[j];  

        radix = radix * 10;  

    }  

}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