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后为什么会立一块无字碑 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立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这是郭沫若在广元黄泽寺的中心大殿两侧所题的楹联,意在赞颂武则天这位千古女皇的一生功绩。
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亲手提拔的张柬之等人经历了一番思想上的挣扎之后,毅然带领武士闯入了武则天的病房,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击杀,并且逼迫武则天传位给太子。而武则天愤怒于自己一手提拔的“自己人”叛变的同时,也只能无奈的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
随后的几个月,武周王朝的旗帜彻底落下,武氏诸王也被从李唐王朝的权力中心剔除了出去。而曾经被打压清洗的李唐君臣重新粉墨登场。每隔一段时间,李显和一众大臣就会向武则天问安,其讨论的内容也逐渐涉及武则天的评价以及丧葬规制等方面的问题。
最终,武则天亲口说出了李显和一众大臣想听到的话:“在先帝陵前给我立块碑,碑上无需刻字。”
那么,武则天死后,为什么要立无字碑呢?
关于其中的奥妙,历来有不少说法,但究竟是什么说法,恐怕已经无人得知。
一、无颜刻字之说
武则天死后,刚刚复辟成功的李唐王朝就迫不及待的颁布了武则天的“遗制”。因为李唐君臣不承认武则天皇帝地位的缘故,其“遗诏”只能被李唐君臣称为“遗制”。在所谓的“遗制”中,武则天留下了“自去帝号,做回‘则天大圣皇后’”、“祔庙”以及“归陵”的遗愿。
李唐君臣很快按照武则天的遗愿将其灵枢葬入高宗的乾陵,同时在司马道东侧为武则天立了一块无字碑。因为李唐君臣不承认武则天皇帝地位的缘故,有些人就认为李唐君臣对武则天其实是心存怨恨的,所以他们就认为武则天立下的无字碑是其“自认罪愆”的表现。
这种说法的依据多半是站在了李唐君臣的角度来看的。因为武则天篡夺了李唐的*,改为武周天下。而且武则天在位期间,为了巩固武氏王朝,肆意打压清洗李唐君臣,残忍虐杀唐氏子孙,重用酷吏等等。
不光如此,她在位期间对外丢失了安西四镇,对内生活也是荒淫无度,让人不齿。
所以,李唐君臣给武则天立无字碑,未尝没有认为武则天在位期间的罪行是“罄竹难书”的意思。更何况,在武则天的“遗愿”当中,她是要归陵,要与丈夫李治合葬的。
但李唐君臣将其合葬于乾陵之后,不管是称为皇帝也好,还是自去帝号复归皇后也好,碑上必然不好落笔。
于是,李唐君臣干脆就给武则天只立碑不刻字。此后,更是传出了武则天死后立无字碑的原因是她死前“自认为”罪愆深重,通过立无字碑来表达忏悔之意。久而久之,武则天立无字碑是“无言刻字”的说法就流传了起来。
然而事实上,是否是武则天死后,李唐君臣“故意”立碑不刻字,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罪孽罄竹难书”无言刻字的说法倒是有很多人赞同。
那么,除了这种说法之外,武则天死后的无字碑还有其他解读吗?
实际上,除了无言刻字的说法之外,还有一种“功绩高大,文字不能述”的自夸之说。
二、自夸之说
前一种关于武则天立无字碑的说法主要是从她一生的“过失”来说的,但其实武则天即位之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功绩是不可否认的。譬如,抑制豪门世家*,开创武举和殿试制度,通过这种方式让大量的寒门子弟进入了仕途。
另外,武则天在位期间还施行了大量鼓励农桑的政策,在兴修水利、减轻徭役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功绩。在用人方面,武则天做到了唯才是举,凡是地方*举荐的人才,武则天都虚心接纳、破格录用。
更何况,她能够以女性的身份登临皇帝之位,这千古唯一女皇的身份,无论怎么说,都是自古以来最大的“功绩”了。但是做到了这一点,武则天就有足够的资格“自夸自耀”。因此,即便篡夺了李唐的*,她这样的奇女子也绝不会以此为耻,反而会以此为荣。
更何况,她在位期间做出的功绩也让人无话可说,她并没有败掉李唐的*,更是做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程度。所以说,武则天死后立无字碑,未尝没有自认“功绩过大,文字不足以表述”的自夸之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自夸之说也就流传了开来。同样,如此说法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他们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就是一种“自夸”。
那么,除了以上两种褒贬分明的说法之外,还有其他说法吗?
事实上,除此以外,还真有一种“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的说法,这种说法对武则天自己来说可能有点“无奈”,但对于后人来说,这种说法可能会显得“客观”一点。
三、无奈或客观之说
武则天死后立无字碑的原因,有一个流传甚广,也受到普遍认同的说法就是“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的说法。因为无言刻字之说角度明显偏向李唐君臣,而自夸之说有明显偏向武则天的缘故,这种“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的说法,却是显得稍微“靠谱”了一点。
因为这种说法站在武则天的角度来看,是能说得过去的。毕竟,她能够以六十七岁的高龄当上皇帝,而且是千古第一位女帝,其功绩远非一般帝王能比,而且她在位期间着实做出了一番功绩。或许,她也认识到自己在晚年确实做出了一些“昏君”才能做出的荒唐事。
所以“无奈”之下,立碑不刻字的行为,未尝没有“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的想法。
而站在李唐君臣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很明显也是能说得过去的。因为李唐君臣在武则天去世之后是不承认武则天皇帝身份的,毕竟是武则天篡夺了李唐的*。
但武则天死后要求复归皇后并且与高宗合葬,再加上其在位期间确实有些功绩的缘故,让李唐君臣不好明显的赞颂,也不好明显的批判。所以武则天立无字碑的“遗制”未尝不正符合了李唐君臣的心意。
因此,不论站在哪一方的角度来看,“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的说法,都是站得住脚的。所以说,立无字碑的行为,不论武则天是“刻意”如此,还是“无奈”之下的一种举动,作为千古唯一女帝来说,在“不得不”将武周王朝交还给李唐子孙后,立下无字碑或许真的是她最恰当的选择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种说法却是流传的最广,也受到了普遍的赞同。当然,其中具体是否真的如同人们所想的那样,无字碑的奥秘是否真的如此,那我们就真的无法得知了。
结语:
在《岱史》以及《山东通志》中有过这样的记载,说是秦始皇在登顶泰山之后就曾经立过无字碑,用来表示一统六国的千古伟业。秦始皇认为自己功业无人能比,文字难以表述,于是只立碑不刻字。
那么从这一点来看的话,武则天立无字碑或许还真有这方面的意思。毕竟,秦始皇是第一个一统天下的皇帝,而武则天呢,却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武则天自比秦始皇,倒也说得过去。
那么,对于武则天立无字碑的说法,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资料:《岱史》、《山东通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