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忘记李刚,一步一步跟我学Struts2 —— Struts2配置详解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17 20:09:59
...
专栏地址:http://www.iteye.com/wiki/struts2/1386-detailed-configuration-in-struts2

本篇文章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Struts2的配置文件的结构、配置文件的各个节点和每个节点中元素的使用方式。

总揽

Struts2的配置文件是以XML的形式出现的。不过它的XML的语义比较简单,下面是我抽取了位于struts2-core-2.0.14.jar内部的struts-default.xml的片段:

<struts>
    <bean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ObjectFactory" name="xwork" />
    <bean type="com.opensymphony.xwork2.ObjectFactory" name="struts" class="org.apache.struts2.impl.StrutsObjectFactory" />

    <bean type="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ProxyFactory" name="xwork"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DefaultActionProxyFactory"/>
    <bean type="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ProxyFactory" name="struts" class="org.apache.struts2.impl.StrutsActionProxyFactory"/>
    
    <!-- 省略了其他的bean节点的定义 -->

    <!--  Only have static injections -->
    <bean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ObjectFactory" static="true" />
    <bean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util.XWorkConverter" static="true" />
    
     <!-- 省略了其他的静态注入的定义 -->
  
    <package name="struts-default" abstract="true">
        <result-types>
            <result-type name="chain"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ChainResult"/>
            <result-type name="dispatcher" class="org.apache.struts2.dispatcher.ServletDispatcherResult" default="true"/>
            <result-type name="redirect" class="org.apache.struts2.dispatcher.ServletRedirectResult"/>

            <!-- 省略了其他的ResultType的定义 -->
 
        </result-types>

        <interceptors>
            <interceptor name="autowiring"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spring.interceptor.ActionAutowiringInterceptor"/>
            <interceptor name="params"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ParametersInterceptor"/>

            <!-- 省略了其他的Interceptor的定义 -->

            <!-- Basic stack -->
            <interceptor-stack name="basicStack">
                <interceptor-ref name="exception"/>
                <interceptor-ref name="servletConfig"/>
                <interceptor-ref name="prepare"/>
                <interceptor-ref name="checkbox"/>
                <interceptor-ref name="params"/>
                <interceptor-ref name="conversionError"/>
            </interceptor-stack>

            <!-- A complete stack with all the common interceptors in place.
                 Generally, this stack should be the one you use, though it
                 may do more than you need. Also, the ordering can be
                 switched around (ex: if you wish to have your servlet-related
                 objects applied before prepare() is called, you'd need to move
                 servlet-config interceptor up.

                 This stack also excludes from the normal validation and workflow
                 the method names input, back, and cancel. These typically are
                 associated with requests that should not be validated.
                 -->
            <interceptor-stack name="defaultStack">
                <interceptor-ref name="exception"/>
                <interceptor-ref name="alias"/>
                <interceptor-ref name="servletConfig"/>
                <interceptor-ref name="prepare"/>
                <interceptor-ref name="i18n"/>
                <interceptor-ref name="chain"/>
                <interceptor-ref name="debugging"/>
                <interceptor-ref name="profiling"/>
                <interceptor-ref name="scopedModelDriven"/>
                <interceptor-ref name="modelDriven"/>
                <interceptor-ref name="fileUpload"/>
                <interceptor-ref name="checkbox"/>
                <interceptor-ref name="staticParams"/>
                <interceptor-ref name="params">
                  <param name="excludeParams">dojo\..*</param>
                </interceptor-ref>
                <interceptor-ref name="conversionError"/>
                <interceptor-ref name="validation">
                    <param name="excludeMethods">input,back,cancel,browse</param>
                </interceptor-ref>
                <interceptor-ref name="workflow">
                    <param name="excludeMethods">input,back,cancel,browse</param>
                </interceptor-ref>
            </interceptor-stack>

            <!-- 省略了其他的interceptor-stack节点的定义 -->

       </interceptors>

        <default-interceptor-ref name="defaultStack"/>

    </package>

</struts>


在这个配置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Struts2的XML自身所支持的节点和子节点并不是很多,大致来说,这些节点可以分成基本配置定义Runtime配置定义

基本配置定义

基本配置定义,主要是针对在Struts2内部所使用的各种元素的声明。这些声明往往规定了Struts2内部的一些行为特征。

例如,配置文件中的<bean>节点,被用于定义Struts2中所使用的接口和实现类,通过Struts2内部实现的IoC,你就可以在不同的实现类之间进行切换。

再例如,配置文件中的<result-type>节点和<interceptor>节点。他们用于定义Struts2中所支持的所有的Result类型和拦截器,这些定义和声明,将在Runtime的配置定义中被引用。

我之所以把配置文件中的这些节点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种类,是因为这些节点是不可省略的,也是无法简化的。所以,如果我们试图在Struts2中简化配置,我们就需要在Runtime配置定义中下功夫,而这些基本配置定义,我们可以认为是Runtime配置定义的基础。

Runtime配置定义

Runtime配置定义,主要指的的是对Struts2运行过程中,具体的某个Action的行为的指定。这些指定主要通过<package>节点中的<action>节点来完成。

仔细翻阅<action>节点,我们可以发现,它是URL与Action之间沟通的桥梁,也就是说,它定义了URL与Action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它还指定了Action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包括Action执行的时候使用什么样的拦截器、Action执行完毕后,转向到什么样的Result等等。

Runtime配置定义是可以简化的,Struts2中提供了很多种简化配置的方式,这个在之后的文章中会详细提到。

模块化管理配置文件

一旦项目变得很大,项目中同时也并不采取什么简化配置的措施,那么在默认情况下,配置文件就会变得很大而不易于维护。这个时候,对于配置文件的模块化管理的需求就显现出来。Struts2提供了两种方式对配置文件进行模块化管理。

plugin机制

Struts2有plugin的机制,有关plugin的具体的知识,请参考我的另外一篇专栏文章:《深入plugin》 ——  http://www.iteye.com/wiki/struts2/1333-deep-into-plugin。在这里,我也就不详细介绍了。

在每个plugin中,都会有一个叫做struts-plugin.xml的配置文件,这个配置文件的格式与struts-default.xml的格式是相同的。可以在其中做出任何的Struts2的定义和配置。我们知道,Struts2的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是按照以下的顺序来:

Struts2 Referece 写道
1. struts-default.xml (bundled in the Core JAR)
2. struts-plugin.xml (as many as can be found in other JARs)
3. struts.xml (provided by your application)


所以,struts-plugin.xml中的配置的效果实际上与struts-default.xml的效果是相同的。这样,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plugin,就等于将Struts2的配置,按照plugin的功能不同而分开了。从而起到了配置文件模块化管理的效果。

使用include节点

plugin中的配置文件,实际上是位于classpath的JAR包中的,那么我们在项目中,如何对一个庞大的配置文件进行拆分呢?在Struts2中,可以使用include节点对所有的Struts2配置文件进行拆分和模块化管理。例如:
<struts>

    <include file="struts-default.xml"/>
    <include file="web/struts-config.xml"/>
    <include file="web/struts-action.xml"/>
	
</struts>

其中,file所指定的文件是相对于classpath的相对目录中的文件。而每个配置文件的格式与struts-default.xml的格式也是相同的。

通过include节点,我们就可以对一个比较大的配置文件按照功能和模块进行拆分,这在一个大型的团队开发中,是相当有意义的。

简单的IoC

在基本配置定义中,有两个很常用的节点:<bean>和<constant>。在系统启动的时候,Struts2会根据配置文件中这些<bean>和<constant>节点的定义进行加载,并初始化成为Struts2的默认行为。这种初始化的行为,非常类似于Spring中的依赖注入(IoC),从而使得你不再需要担心这些对象在运行时的创建和销毁,所有的工作都由Struts2内部的机制实现。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Struts2是如何实现IoC的。

Struts2 Reference 写道
Internally, the framework uses its own dependency injection container that is very similar to Google Guice (both were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Bob Lee)


这是来自于Struts2的Reference对它自身的IoC的描述。如果熟悉Guice的朋友一定知道,Guice的实现使用了Annotation的方式进行,而整个依赖注入的实现,是通过一个内部的容器类进行的。Struts2的依赖注入,与Guice的机制完全一致。根据注入的内容的不同,Struts2的IoC可以对容器中的对象的依赖关系进行管理,也可以注入一些静态变量。

bean注入

对于bean的注入,对应于XML中的bean的节点声明。我把其中的机制分成了3个部分:

1. 容器中对象的声明

<bean class="com.opensymphony.xwork2.ObjectFactory" name="xwork" />
<bean type="com.opensymphony.xwork2.ObjectFactory" name="struts" class="org.apache.struts2.impl.StrutsObjectFactory" />


这点没什么好说的,在struts.xml中,你可以为某个接口声明它所对应的实现类。

name属性

你可以声明多个实现类,使用name属性进行区分。在注入的时候,将使用这个属性的值作为接口实现类的选择。

required属性

你还可以通过required属性,来指定是否在运行时必不可少的注入。如果reqired被设置成false,那么当不存在相应的接口定义时,注入将被忽略。

static属性

在XML的定义中,还可以使用static属性。如果static属性被设置成true,那么注入将针对bean中的static方法和static属性进行。

2. 在代码中使用Annotation进行注入

@Inject("xwork")
protected ObjectFactory objectFactory;

public LightURLUnknownHandler(@Inject ObjectFactory objectFactory) {
    this.objectFactory = objectFactory;
}

@Inject
public void setObjectFactory(ObjectFactory factory) {
    this.objectFactory = factory;
}

@Inject(required=false)
public void setUnknownHandler(UnknownHandler handler) {
    this.unknownHandler = handler;
}


在代码中,使用@Inject这样一个Annotation进行对象依赖注入。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Inject这个Annotation,可以作用在属性上,也可以作用在方法上,甚至可以作用在方法的参数上。

在默认情况下,如果@Inject不指定value,那么XML配置定义中的name="default"或者name=""的实现类定义将被注入。

那么,在struts-default.xml中,Struts2到底选择了那些实现类,作为Struts2或者XWork内部接口的默认实现类呢?默认情况下,struts-default.xml中定义的bean的name="struts"的将被作为默认的接口实现类被注入。这些默认行为,是由org.apache.struts2.config.BeanSelectionProvider所决定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这个类的源码。

3. 内部的Container机制完成一切背后工作

上面看到的,是现象。在内部,Struts2通过一个Container来实现所有的注入机制。

public interface Container extends Serializable {

  /**
   * Default dependency name.
   */
  String DEFAULT_NAME = "default";

  /**
   * Injects dependencies into the fields and methods of an existing object.
   */
  void inject(Object o);

  /**
   * Creates and injects a new instance of type {@code implementation}.
   */
  <T> T inject(Class<T> implementation);

  /**
   * Gets an instance of the given dependency which was declared in
   * {@link com.opensymphony.xwork2.inject.ContainerBuilder}.
   */
  <T> T getInstance(Class<T> type, String name);

  /**
   * Convenience method.&nbsp;Equivalent to {@code getInstance(type,
   * DEFAULT_NAME)}.
   */
  <T> T getInstance(Class<T> type);
  
  /**
   * Gets a set of all registered names for the given type
   * @param type The instance type
   * @return A set of registered names
   */
  Set<String> getInstanceNames(Class<?> type);

  /**
   * Sets the scope strategy for the current thread.
   */
  void setScopeStrategy(Scope.Strategy scopeStrategy);

  /**
   * Removes the scope strategy for the current thread.
   */
  void removeScopeStrategy();
}


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这个Container的实现类就会工作,把XML中定义的内容进行注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探寻这个接口的实现类:com.opensymphony.xwork2.inject.ContainerImpl。

静态变量(Constant)的注入

@Inject这个Annotation不仅能够对接口的实现类进行注入,也能够对静态变量进行注入。

有关静态变量的声明和注入,在我的另外一篇专栏文章中已经详细阐述:《深入plugin》 ——  http://www.iteye.com/wiki/struts2/1333-deep-into-plugin。在这里,我也就不详细介绍了。

package节点详解

package节点是整个配置的核心部分。每个package,从语义上讲,其实代表了每一个独立的模块。在这个模块中,你可以定义隶属于这个模块的行为方式,而与其他的模块没有关系。所以,每个package都有独立的interceptor、result-type和action的定义,绝大多数的Runtime配置定义都是通过package节点实现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讨论一下package中的属性和子节点。

基本属性

1. name

name属性为每个package设置一个唯一的标识,这个标识在所有的package定义中不能重复。

2. abstract

标识这个package的定义是一个抽象定义,也就是允许他仅包含声明式的定义,而不需要在package定义中包含action的定义。

3. extends

通过使用extends,你可以指定本package继承另外一个package的所有的配置。当某个package继承了另外一个package的所有配置,那么你就无需对父package中已经声明过的配置定义做再次的定义。

同时,如果重复定义父package中已声明过的配置定义,那么这些重复定义声明将覆盖父package中的相关定义。

4. namespace

Struts2 Reference 写道
The namespace attribute subdivides action configurations into logical modules, each with its own identifying prefix. Namespaces avoid conflicts between action names. Each namespace can have its own "menu" or "help" action, each with its own implementation.


这段来自Struts2的Reference的引用,基本上阐明了namespace的作用:对于action配置进行逻辑划分。

如果我们不为package节点指定namespace,Struts2默认使用一个空字符串作为默认的namespace。当然,也可以使用"/"等字符串来表示namespace。

Struts2在根据URL进行寻址的时候,使用以下的步骤:

1) 根据URL进行Namespace和ActionName的计算

2) 根据计算的得到的Namespace和ActionName查找package节点中相应配置

3) 如果查找失败,则查找Namespace为空,ActionName为整个URL的配置

有关上述3点的详细信息,请参考Struts2的Reference:http://struts.apache.org/2.0.14/docs/namespace-configuration.html

result-types节点

在result-types节点中,我们可以声明在本package中所支持的Result类型。这些Result类型,将在action节点中被引用到。

interceptors节点

在interceptors节点中有两类节点:<interceptor>和<interceptor-stack>。这两个节点都用于声明拦截器。前者的作用,是真正定义一个拦截器。而后者则通过引用已经定义的拦截器,指定他们的执行顺序。

当我们在试图在Action中引用拦截器时,我们实际上是为某个Action指定需要执行哪些拦截器,并且为这些拦截器指定执行顺序。所以Action所引用的,是某个<interceptor-stack>中的定义。

缺省配置指向

为了简化配置,我们可以在package节点中指定本package内的缺省配置指向。这可以通过<default-interceptor-ref>、<default-action-ref>、<global-results>等子节点来完成。

action节点

action节点是所有的Runtime配置的核心内容。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指定URL与Action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在action节点中你也可以指定action执行时的相关配置,例如action所引用的interceptor等。

参考文档

上面所有的内容,实际上我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概括和归纳,至于每个节点语义和每个节点中具体属性的使用,我认为还是需要参考Struts2的Reference,因为Reference的讲解比任何教程都来的详细和正确,所以希望大家在了解了这些配置的基本分类之后,重新阅读Struts2的Reference的相关章节,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Struts2配置文件的方方面面:http://struts.apache.org/2.0.14/docs/configuration-elemen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