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百科

孝文帝为何将北魏都城迁往洛阳?为了实现统治中原的需要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5-15 18:30:24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五岁即位太和十四年亲政三十三岁驾崩,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为北魏以及古代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详细]...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五岁即位太和十四年亲政三十三岁驾崩,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为北魏以及古代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他是一位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集权改革,使北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大力发展。

孝文帝为何将北魏都城迁往洛阳?为了实现统治中原的需要

  尤其是发生在公元493-494年的北魏迁都运动,将北魏的政治中心迁往洛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北魏政权,同时也从大方向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如果从北魏民族发展的历史来讲,其实不断“向南迁徙”摆脱恶劣环境,其实既是拓跋鲜卑的历史传统,也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初衷。

  同时通过由平城迁都洛阳行动,也能够在一个程度上实现孝文帝拓跋宏的政治理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特别倾慕汉族文化,他希望通过迁都洛阳离中原文化更近一些,这其实对于鲜卑族政权“实行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从历史角度来看拓跋氏鲜卑政权,在不断强大的过程中从未离开过“南迁”这一基本国策。

  孝文帝曾对群臣说:“卿等或以朕无为移徙也 。昔平文皇帝弃背率土 ,昭成营居盛乐,太祖道武皇帝神武应天 ,迁居平城。朕虽虚寡,幸属胜残之运,故移宅中原,肇成皇宇。卿等当奉先君令德 ,光迹洪规” 。

  其实北魏孝文帝迁都与先辈的影响密不可分,在其迁都之前拓跋鲜卑就曾多次迁都。而离孝文帝最近的一次迁都,即公元39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成。

  这位皇帝在迁都之后大力实行改革,同时对汉文化也十分推崇而“仿汉制”也是其统治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其实是孝文帝迁都的政治考虑。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思想,除了受到民族迁徙习惯以及祖制的影响之外,其实让孝文帝拓跋宏下定决心迁都的原因,还有本国所处之地的恶劣环境。

孝文帝为何将北魏都城迁往洛阳?为了实现统治中原的需要

  南朝史载 :“土气寒凝 ,风砂恒起 ,六月雨雪。议迁都洛京。”,当地的恶劣环境不仅会影响人民的生活,而且还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

  公元495年四月,孝文帝“欲自泗入河,溯流还洛”遭遇群臣劝阻。孝文帝曰:“我以平城无漕运之路 ,故京邑民贫 。今迁都洛阳,欲通四方之运,而民犹惮河流之 险 ;故朕有此行, 所以开百姓之心也。”

  当时北魏的国都平城地理位置非常偏僻,而且当地多山、气温寒冷,不仅不适合发展农业,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北魏的经济产生了束缚和制约。同时,还要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粮问题,所以这也是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客观原因之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小时候由于北魏道武帝崇拜汉文化,所以他小的时候其实受过非常好的汉文化教育。在大量的汉文化典籍中,他了解到了汉文化的魅力以及实用性。

  所以他在当政之后在本国大力推展汉文化活动,其中让鲜卑族的贵族“改穿汉服”,就是孝文帝拓跋宏仰慕汉文化以及汉民族的一个重要表现。

  基于这个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其实也是为了能够离中原王朝更近一些,这样就可以学到更多汉文化。如果从政治因素角度来看,其实北魏孝文帝拥有比较完整的“大一统理想”,而这种思想其实也是他学习汉文化的结果。

  为了实现统治中原的需要,他将北魏的政治中心迁往洛阳,而洛阳曾经是很多中原王朝的国都,孝文帝也正是看中了洛阳的政治象征意义才会迁都到此。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政治意义

  洛阳位于古代中国的“中心”位置不仅四通八达,而且还曾长期作为很多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王权象征,《李宝附承子韶传》载: “洛阳九鼎旧所 ,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 ,莫尚于此”。据《冯熙传》载: “洛阳虽经破,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 至熙与常伯夫相继为州 ,废毁分用,大至颓落 ”。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洛阳之地确实是一个王朝应该据为国都的地方。

孝文帝为何将北魏都城迁往洛阳?为了实现统治中原的需要

  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遣兼侍中张彝、崔光,兼散骑常侍刘藻,巡方省察,问民疾苦,黜陟守宰,宣扬风化”。其实,孝文帝迁都洛阳也与自己的政治抱负有关系。

  孝文帝因为小时候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所以即位之后一直都有“和天下”的 观念。在他迁都洛阳之后曾以正统之君的姿态,不断祭奠历代汉族的皇帝以及忠臣。

  据《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十九年 )癸丑,幸小沛 ,遣使以太牢祭汉高祖庙。庚申,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

  这说明孝文帝虽然是鲜卑族,但他对汉族以及汉文化都具有非常深的感情,所以在迁都之后才会屡次巡幸古代中国的大好河山。北魏孝文帝之所以会在迁都后作出这些看似表面文章的事情,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华夏正统”身份,宣扬王化并表达其政治理想。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迁都洛阳以前,就在北魏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这些改革涉及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

  这其实也为迁都洛阳打下了坚固的基础,迁都到洛阳之后他为了进一步实行改革,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大手术”。

  比如,办公时需要说汉语并使用汉语批阅奏折,由他开始以及所有官员都必须穿汉服,同时为了让改革更加彻底,孝文帝还规定北魏朝廷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还通过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的方式让鲜卑人彻底汉化。

  僧渊复书曰 :“ (北方 )三光起重辉之照,庶物蒙再化之始。分氏定族,料甲乙之科;班官命爵 ,清九流之贯。礼俗之叙 ,粲然复兴;河洛之间 ,重隆周道……加以累叶重光 ,地兼四岳,士马强富 ,人神欣仰,道德仁义 ,民不能名……

  文士竞谋于庙堂,武夫效勇于疆埸,若论事势 ,此为实矣 。”这段记载充分反映出了但是北魏迁都后,政治、经济、文化皆一片繁荣景象。

孝文帝为何将北魏都城迁往洛阳?为了实现统治中原的需要

  四、结语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不论对本国还是古达中国历史,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通过迁都北魏由地处偏僻的平城来到了繁华的洛阳,不仅开阔了统治者的视野和胸襟,同时也让北魏摆脱了经济落后的局面。

  其实北魏孝文帝将国都迁至洛阳,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和天下”的政治抱负。

  他虽然是鲜卑族政权的统治者,但由于从小到大一直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所以逐渐在内心中能发出的“大一统”的思想。

  而这种思想的关键环节就是迁都洛阳,这样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中原文化和政治体系,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北魏逐渐摆脱“狄夷”的困扰,只有这样才能让北魏真正成为统一中原和天下的强国。

  但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在政治祥和的景象之下其实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鲜卑族的贵族并不支持迁都洛阳,虽然他们迫于皇权的压力不得不迁都,但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来都没有改变。

  这也为“皇族反叛”提供了口实。以太子元恂为首的鲜卑贵族们,趁孝文帝出巡之际秘密出奔平城。事发后废元恂为庶人,*于河阳无鼻城。但此子不思悔改故技重施,孝文帝为了国家利益赐其毒酒逼其自尽。这也不得不说是迁都洛阳之后的一个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